330782000000/2007-205451
无
无
2007-09-2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07-09-29 15:3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05年3月29日在义乌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义乌市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资源要素的严重制约和罕见的自然灾害等困难,全市人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义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齐心协力,攻坚破难,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进程稳步推进。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完成财政收入29.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7.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82.8亿元,贷款余额306.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87.8亿元和46.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6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3%和13.4%。商贸业持续繁荣发展。国际商贸城二期一阶段建成开业,稳妥实施市场行业布局调整,促进了市场的持续发展与繁荣。全年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324.9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26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7.5%。会展业和购物旅游快速发展。成功举办了2004义博会等18个专业性展会,展会整体质量和影响力明显提高。全年来义购物旅游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8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64%。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4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工业用电量15.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启动技改项目118项,其中2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完成技改投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40%;新组建企业研发中心21家,新获授权专利812件,被列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新增金华市级以上著名商标32只、名牌产品11个、知名商号10家,其中获中国名牌产品2个;新增股份有限公司2家和上市公司1家。现代农业得到新发展。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免征农业税、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等十项扶农政策,直接增加“三农”投资1.2亿元以上。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2.2亿斤,比上年增长25.9%。完成绿化造林9630亩。农业企业化行动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畜禽养殖布局小区化。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瓜果业、花卉苗木业、畜禽养殖业等三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积极开展“市场带百村”活动,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强化财政运行机制改革,基本建立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公共财政框架。深化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制度改革,全年完成政府采购280次,完成工程招投标项目413项551个标的,节约了大量政府财政资金。深化联托运行业改革,实现了由“门槛式”向“全面开放”转变,积极稳妥建立了“政府引导、自主经营、市场运作、依法管理”的货运市场运行新机制。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义乌农村合作银行挂牌开业。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启动了以员工聘用制为核心的公立医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外交流与协作日趋扩大。全年入境外商有来自179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5%,申请出国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人次比上年增长86%;在义外企常驻代表机构新增205家,义乌企业到境外设立分公司新增10家,外商在义金融机构设立账户新增1275户;义乌机场吞吐外籍旅客人数占总吞吐量的41.8%。小商品外贸出口增长迅速。新增自营出口企业166家,完成自营出口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海关义乌办事处成为全国首个日出口超1000个标准集装箱的内陆海关。义博会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2004义博会共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2312名外商、72个境外商务采购团参会采购,经贸洽谈成交额74.3亿元,比上届增长19.5%,其中外贸成交额5.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6.2%。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2项,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6%。2004年市场外向度、经济外向度都得到了新的提高。
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切实完善城乡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已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完成了交通、排水、广告、消防等四个专项规划的前期工作。城乡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城市规模不断扩展。新增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横锦水库引水、机场路拓宽改造一期、江滨绿廊主题公园一期、金义东南线一期、丹溪大桥、6座110千伏变电所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甬金高速公路义乌段、民航扩建、铁路移线、铁路义乌新客站等工程进展顺利。新增城市道路75公里,新增城市绿地630万平方米,新建公路63.5公里,改造公路95公里,新增变电容量33万千伏安,新增蓄水容量300万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比上年增长37.5%和36.5%。设立了南航义乌航空运输基地,民航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比上年增长46.5%和27.5%。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创建工作,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完成了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制定出台城乡一体化配套政策意见,86个社区详规编制和421个村测绘工作已经完成。大力开展旧村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8个村完成旧村改造,58个村正在有序展开,80个村完成环境整治。大陈和佛堂的第一期下山脱贫小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600名滩坑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选村定点工作基本完成。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千方百计缓解要素制约。面对五十年一遇的大旱,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建设应急供水工程,实行跨区域调度供水,不失时机地开展人工增雨,督促横锦水库引水工程限时完工,采取分时段降压供水等节流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用水问题;坚持让电于民,通过科学调度,鼓励和补助企业自备发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得到基本保证;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规范用地制度,严格企业退出机制,充分盘活土地存量,有19家企业共650.6亩工业用地因未及时开发而收回,新建标准厂房25.8万平方米,尽量满足中小企业用地需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年拨付科技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5936万元,拨付外贸发展资金5733万元,积极推进银企合作,鼓励各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指标,加快出口退税速度,全年办理出口退税15.3亿元,其中2003年底前陈欠退税8.7亿元、2004年出口退税6.6亿元,做到“老帐还清、新帐不欠”,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清理整顿各类收费,先后取消收费项目128个,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1500万元。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制定出台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及党纪政务处分办法》,对全市2278家“三合一”企业开展了3次地毯式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完成整改“三合一”企业2219家,其中关停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605家,基本做到了居住、生产、仓储相分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了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积极实施“药品放心工程”,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积极采取“堵、防、管”等措施,确保禽流感在我市零发生,取得了抵御禽流感的阶段性胜利。积极开展“碧水行动”,严格限制和治理污染企业,环境质量得到新的改善。扎实开展第三轮审批制度改革,365便民服务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建立农村指导员制度,切实加强对效能建设的检查和监督,政府机关效能有了新提高。
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努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5409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净增4037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净增15364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加快,全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959人,11036名被征地农民已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积极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9万余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孤寡老人供养率达到85%,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达100%,募集慈善资金1.2亿元,救助了542户困难群众。教育事业继续得到较快发展。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100%、99.9%和97%,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上线率达92%。稠江、后宅、北苑等一批中小学新校舍建成投入使用,教育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妥善解决外来人口中适龄儿童入学,共接纳学生14837人,其中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11名外籍学生。大力推进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义乌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组建了15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初步建立起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网络系统。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室的改造和建设,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大力开展“医疗质量年”、“科技兴医128工程”等活动,医疗水平得到新提高。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农村卫生室100%实行了药品统一配送。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周优秀组织奖”,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全国女足锦标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高水平体育赛事。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展会文化、广场文化、农村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计生符合率达98.5%,新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探索工会维权新办法,走出了一条以维权中心为龙头、以联动机制为纽带、以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工会维权新路子。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在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事业有了新进步。荣获了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开展了第一次经济普查。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圆满完成了征兵工作任务,国防教育、后备力量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广大民兵、武警和驻义部队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政府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关决议。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职能。全年共办复人代会议案、代表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600件,办结率达100%。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等工作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扎实开展,全民法律意识普遍提高。切实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全面开展了重大决策法律审查和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废止了24个文件,废除了28个文件中的相关条款内容,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年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8起,办结75起。基层民主继续扩大,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切实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领导下访约访,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认真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全面开展“平安义乌”创建活动,持续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组织开展治安大巡查和重点村整治活动。坚决有力地打击各类刑事和经济犯罪,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完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强化审计监督,促进规范了财经纪律。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各界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义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义乌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以发展提升为主题,扎实推进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
各位代表,2005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十五”计划、加快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的关键一年。着眼2005年的发展,我们拥有诸多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国内外宏观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看,当前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国际贸易继续扩大;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发展的上升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总体向好的格局不会改变;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八八战略”和“平安浙江”建设,良好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市已积累了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体制优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薄弱环节有所加强,发展环境有所改善。这些都为今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困难和问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外贸出口遭遇国际贸易壁垒限制增多,保护知识产权压力加大;在中央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土地管理和信贷政策进一步趋紧,去年一批重点工程因缺少土地指标而暂缓,城乡一体化进程受到较大影响;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经济素质和产业层次总体偏低,资源要素的制约越来越大,农民增收的基础仍然脆弱,建设“平安义乌”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的成效不够明显,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不高,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还不够及时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矛盾和问题,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这不仅是适应当前以集约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发展期的要求,而且事关义乌今后一个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争先占优,不仅需要“快增长”,尤其需要“好发展”。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快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一定要坚持清醒、自信、有作为,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做到发展的意识一刻也不能忘,拼抢的干劲一步也不能松,有效的投入一分也不能少,合理的速度一点也不能慢,努力实现在提升中夯实基础,在提升中苦练内功,在提升中积蓄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崭新的平台。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发展提升为主题,以确保市场长盛不衰为核心,以国际化和工业化为重点,着力提高产业竞争能力、提高外向拓展能力、提高城乡统筹能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和谐发展能力,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扎扎实实推进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进程。
建议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以上,外贸自营出口比上年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市城镇净增就业岗位1万个。
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新的一年工作中,务必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干好新一年,务必坚持集约发展。要以宏观调控为契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真正把经济增长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从根本上缓解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干好新一年,务必坚持改革开放。要坚定不移地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注重用世界的眼光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
干好新一年,务必坚持统筹协调。要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切实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欠发达地区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干好新一年,务必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三、突出集约发展,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按照“商贸业更旺、制造业更强、农业更优”的要求,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度化,努力实现义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平稳较快增长。
─围绕市场繁荣,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国际商贸城二期及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二期一阶段市场的有序运行和二期二阶段市场在2005年9月建成。加强市场招商。强化国际商贸城对外宣传与推介,充分发挥商贸业对外开放带来的商机和市场行业布局调整带来的机遇,准确把握市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小商品制造业到义乌直销,大力引进国内外采购商、连锁超市、外资机构来义采购商品,培育发展境外商馆和国内精品馆,充实扩大经营主体,提升市场商品档次,确保市场稳定与整体繁荣。切实强化市场管理。适应行业经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合理调整市场内部结构,完善市场内部设施,有序引导市场内部的人流和物流。坚持“以场为主、先场后街、场街结合、互促共荣”的原则,强化对专业街的调控和监管,规范专业街的设置、招商等行为。切实完善和严格执行市场商位管理办法,规范商位转租和转让行为,强化对商位租金价格的调控,努力降低商务成本。加快市场信息化步伐,大力推广电子监控技术、商品流程自动化管理、计算机网络交易系统,进一步提升数字市场功能。深入开展“信用市场”建设,建立部门联合征信平台,健全市场主体守信、自律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市场经营者的素质和经营水平。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市场商品准入条件,抓住源头治理,严把市场关口,强化假冒伪劣举报奖励,严厉打击假冒、仿冒、侵权行为,建立市场主体退出机制,规范市场交易的合同化管理,切实维护经营者和商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树立和提升市场的良好形象。大力发展会展产业。坚持以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为导向,加强与香港、法兰克福、广州等国内外知名会展城市联系,大力引进知名展览机构,重视引进国家级、国际性会议,努力提升“以义博会为龙头、全国性展会为支撑、专业性展会相配套”的会展业层次。今年要力争举办义博会、五金博览会、日用百货博览会等各类展会30个以上。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优化整合旅游线点资源,充分发挥购物旅游中心带动作用,扩大购物旅游商位范围,改善购物旅游环境,加强与境外旅游机构的合作,努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坚持辐射与配送同步,完善联托运经营机制,稳步引进现代物流企业,规范国际货代运输管理,健全海外物流配送体系,逐步推动义乌市场与全球主流网络的接轨。加快引进跨国零售超市,大力培育咨询机构、广告传媒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和产业特色,重视引进各类企业总部,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围绕产业升级,做强壮大制造业。坚持集约化、科技化、品牌化,加快产业、产品、技术、企业结构的提升,形成工业经济新亮点,努力实现外延扩展向内涵增长转变。一是积极优化有限资源的配置。完善工业用地政策,在符合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克服资源短缺困难,努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二是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抓紧编制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及时制订相关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大力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优势明显、市场关联度大的产业和产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向“两头”延伸,拉长产业链。三是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深入实施名牌战略,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从产品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争创各级品牌,扩大品牌群体,实现产品从价格竞争优势向差异性竞争优势转变,提高品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四是积极优化规模结构。继续下大力气培育扶持规模企业,加大对五十强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巩固主导行业的基础上,眼光向外,积极拓展新兴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育以规模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通过引入社会资金、技术入股、强强联合等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积极扶持优势企业多渠道上市,努力实现企业上市新突破。五是积极优化产业提升平台。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块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优势行业和新兴行业集约、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厂房,制定建立标准厂房租赁管理规定,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六是积极优化技术结构。进一步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上规模、有实力企业,要在继续高度重视提高装备设备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在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机构,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对中小企业,重点要抓好装备、工艺水平的提高,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与技术单位的合作,主动寻求技术依托。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构筑科技创业平台。
围绕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统筹和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和完善早稻、旱粮、冬季开发农业等各项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今年2.1亿斤以上粮食总产量,鼓励粮食经营主体与外地建立粮食购销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粮源基地,切实加强粮食收储,确保粮食市场稳定。深入实施农业企业化行动。按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加大农用土地流转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抓紧做好特色农业种植带规划、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产品安全体系规划,重点推进畜牧产业向企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转变。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带动力强、发展速度快、科技含量高、品牌响、出口多的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若干能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坚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安全生态、优质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新增生猪饲养、蔬菜生产等10个省级无公害基地。扩大农业保险承保面,增加农业保险金额度,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完成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加强地力培育,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市场大市、经济和体制优势,鼓励多形式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开展“市场带百村”,积极推动“农家乐”等农村旅游业发展,拓展就业致富门路。深入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培训,要在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下山移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同时,切实加强务工农民、专业大户和后备劳动力培训,今年要完成2.5万人次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和1万人以上的转移目标,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致富能力。
四、突出接轨国际,努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抓住全球经济日趋融合的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努力为义乌的发展拓空间、增后劲。
注重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既要继续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发展,更要在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出口效益上下功夫。要下功夫壮大外贸出口主体。完善和运用好支持外贸出口的政策,重点支持生产性企业出口和外贸流通企业收购、代理本地产品出口,鼓励供货出口生产企业申报进出口权,引导和推动无法获权的小规模工业企业实行代理出口,培育一批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出口企业,构建以义乌市场、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强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对外贸易格局。要下功夫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继续巩固中东、欧美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东欧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积极开拓印度、非洲、南美等新出口市场。紧抓CEPA实施机遇,加强与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抢占新的市场空间。积极支持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要下功夫发展加工贸易。充分利用市场、设备和人力资源优势,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多形式组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培训,普及加工贸易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着力于形成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的良好氛围。要下功夫防范外贸风险。切实整顿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加强境内外企业驻义商务代表处的管理与服务,切实保护市场经营户和出口企业利益。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加强对企业的协调管理,防止企业低价竞销。继续推进“大通关”建设,努力争取设立义乌空港口岸,加强涉外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外贸促进体系。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加强对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形成快速反应的贸易应对机制。
努力提高选商选资质量。在宏观环境偏紧的情况下,要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真正把招商引资从纯粹“引资金”转向“引产业、引技术”,发挥外资项目对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来。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领域,加快从制造业招商为主向二、三产业招商并重为主转变,从以面上招商为主向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开展选择性招商转变。认真组织好境外重点地区投资促进活动,严防引进“假外资”和无好项目主体的外资,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成效。积极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和国际营销网络。积极吸引世界500强、著名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以并购、参股等方式参与本地企业的改组改造。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总部,充分发挥其“溢出效应”,加速区域技术进步和各种高级要素的形成,推动义乌产业升级、管理升级。
切实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密切与国际友好城市间的经贸、文化交往,加强与商务部、外交部驻外机构和各国驻华大使馆、驻上海总领事馆和境外各类经济组织的联系,扩大对外宣传,积极举办各种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活动。加强国际商贸城外事服务中心窗口建设,为广大企业和经营户“走出去”提供优质服务。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加强与“长三角”各大城市在港口、物流、信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山海协作工程”。加强与义乌经贸往来密切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提升“义乌论坛”内涵,促进共同发展。
五、突出城乡统筹,加速城乡的融合与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增强统筹建设意识,优化城乡发展框架,充分发挥城市和农村的比较优势,提升区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
注重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突出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理念,结合铁路移线工程实施,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继续抓好全市社区详细规划编制和村庄测绘工作。加大规划市场开放力度,健全设计竞争机制,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和空间管治制度,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稳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有保有压、有序建设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义乌段、甬金高速公路义乌段、北门街区块改造、机场航站区扩建、阳光大道、机场路拓宽改造二期、500千伏丹溪变、巧溪水库除险扩容、第五中学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区域承载能力。
注重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稳步开展城乡一体化行动。扎实推进旧村改造,争取新启动10个村旧村改造,积极探索以水平套房、高层公寓模式引导农户建房,努力在提升档次上下功夫。有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计划启动70个村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年”活动,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立村级垃圾清扫收集队伍和镇街垃圾清运队伍,推行村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健全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实施“千库保安”、“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体系建设,今年要完成千库保安工程15座,建设清水河道31公里,改善农村饮用水人口5万人以上。认真抓好异地奔小康工程和滩坑水电站、巧溪水库的移民安置工作。全面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和境内县道硬面化,加强道路养护,确保道路畅通。积极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推进现代流通业态向农村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分割,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多层次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度,加速人口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份化政策,寻找撤村建居新途径,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按照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络化的要求,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发挥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促进社区公共资源整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注重改善城乡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建立经常性的创建考评制度,健全市民教育机制,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努力创建一批文明镇、卫生镇和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区停车场尤其是立体停车场建设,通过设施建设、流量控制、交通管理等有效措施,确保城市交通有序畅通。深化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全面开展乱设摊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丢乱扔、非法营运、废土营运等六大专项整治,加快推进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继续抓好生态市建设,全面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加大城区内河治理力度,启动4个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积极培育城镇公共绿地,提高村庄绿化档次,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全面启动53万亩生态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稳步推进殡葬制度改革,抓好以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的坟墓整治工作。大力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强化工业污染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一批节能、节水、垃圾发电、清洁生产等领域的项目,切实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继续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六、突出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坚持改革为先,用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激活经济主体,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新世纪发展的客观趋势,认真抓好一批重大课题研究,着力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努力提高“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会公共事业。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行综合预算管理制度和部门预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坚持量入而出,控制基本建设规模,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效益。从严控制镇街负债规模,强化项目源头控管,建立偿债机制,有效规避财政风险。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资机构建设,健全出资人制度,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责任制,推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进财政性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扶持办法,加快扶持政策从扶持量的扩张向促进内涵提升转变,变分散扶持为综合扶持,变扶持投入为扶持研发,提高政府的政策效益。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面完成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便民、科学的原则,加强365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调整优化服务项目,加大授权力度,确保项目一次性告知、二次性办结。强化基层服务站建设,继续推进网上并联审批,不断完善365便民服务工作体系。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职工聘用制。
切实培育规范要素市场。强化土地资源的保护、保障、挖潜和节约,优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的用地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企业盘活用地存量,挖掘用地潜力,通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解决新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城乡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着手解决农村住房特困户的建房问题,科学合理制定土地出让计划,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充分发挥部分镇街的环境优势,努力抓好生态住宅区的规划,力争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抓紧编制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城乡供水规划,以价格杠杆调节用水行为,推行中水回用,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继续加快电网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加强负荷预测和控制,强化有序用电管理,切实稳定供用电秩序。以人才市场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人才代理制度,完善人才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国内外人才协作机制,加大对技工型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抓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改善外来人员的创业条件,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健全外来人员的公共卫生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妥善解决其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创业环境。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加快组建稠州银行步伐,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支持信托、证券、保险、租赁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千方百计增加信贷有效投入。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依法加强对中介组织的规范管理,推动各类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各类企业和市场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修订完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政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妥推进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的扩面,加大各项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大力推广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制度,继续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清理工作,积极探索并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向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过渡、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继续扎实推进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进一步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基础教育的资助范围。继续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加大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和残疾人安居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
七、突出和谐发展,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全力打造“平安义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课程改革实验,稳妥实施高中招生改革,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根据规划逐步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加快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工商学院办学水平,促进各类各级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中小学教师在校际、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建立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深化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加快创办市民大学,做好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和示范工作,推进镇街社区教育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工作。认真实施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和加强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继续加大镇街中心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共卫生投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深化卫生管办分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技队伍建设,强化对医疗机构的行业监管,努力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丰富文艺作品创作,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大力支持社会文化,积极培育体育、旅游、传媒、印刷等文化产业,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文化基础设施一期、镇街东海明珠工程建设,完成黄山八面厅、古月桥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主体维修工程,做好佛堂古镇和赤岸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相关保护工作。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认真组织好第八届全民健身节,承办好全国女足锦标赛,争取多举办高水平的重大体育赛事,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大力实施“名记、名编”工程,努力打造精品力作,加快数字电视建设和推广,不断提高新闻出版水平。进一步发展档案事业。继续抓好第一次经济普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开展新生人口性别比整治,促进性别比平衡。认真开展全市人口抽样调查。切实做好维护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发展老龄、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
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挖掘“义乌精神”和市场文化的内涵,扎实开展商业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研究,做好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广泛开展以“建文明城市、展商城魅力”为主题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理想信念、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深化“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办好第十四届农村文化节、广场文化周、第十四届曲艺小品汇演等文艺展演和群文活动,创新文化下乡长效机制,不断扩大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和群众的参与率。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密切与人大的联系,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和决定,自觉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坚持重大问题与政协协商,主动听取政协的意见与建议,认真研究采纳政协重大调研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政协参政议政成果的吸收、转化和落实。建立健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及各人民团体意见的制度。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努力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完善责任与权力相统一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基层民主,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城乡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
切实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发布制度,完善重大具体行政行为备案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大力开展“四五”普法教育,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积极做好“四五”普法考核验收。强化新一届村委人员培训,提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强警,力争完成城区治安电子监控一期建设,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以盗窃、“两抢”为主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坚决打击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涉外诈骗等经济犯罪,切实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大力宣传国务院信访条例和省信访条例,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力争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继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快实施“万村放心店”工程,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十分重视预防和化解突发性群体事件,努力使公共突发事件、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国家安全工作。大力支持驻义部队建设,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多形式开展新形势下的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建设人民防空体系,不断加强人民武装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完善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追求既快又好地发展,努力加强薄弱环节,努力做好政府该做的事情。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加强对广大公务员的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为基层提供服务,通过一桩桩、一件件扎扎实实的工作,充满感情、千方百计、全力以赴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求,加强督查和绩效考核;进一步精简会议、减少文件,切实解决一些部门存在的办事拖拉扯皮、工作效率低下问题。进一步加大行政监察力度,纠正和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机制,加强会计核算中心、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效能监察投诉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努力实现勤政廉政。
各位代表,新一年展现新气象。我们要以新的精神、新的面貌、新的干劲,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新一年工作之中。让我们在中共义乌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