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11-427353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数据管理中心

  • 成文日期:

    2011-06-3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08-05-09 15: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十一五”时期是义乌市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于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兴商建市”战略,建设文化大市,打造“平安义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步伐,意义十分重大。根据《中共义乌市委关于制定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

从国际看,“十一五”时期国际经贸合作将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趋势更加明显,这有利于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步伐。同时,国际贸易争端和外贸出口不稳定因素有增加趋势,对我市推进市场升级,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国内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将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形成新的经济热点,这有利于我市发挥市场和产业优势,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从资源要素趋紧和发展空间受限的情况判断,需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要素供给整合能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从省内看,随着杭州湾大桥、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甬金高速和金丽温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浙中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将显著提升义乌的区位条件和在区域中的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辐射范围、加速优势产业发展。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城市和区域竞争,争先创优压力增大,需要义乌强化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双赢多赢发展。

专栏1  “十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十五”目标

2005年完成情况

备注

绝对值

年均增长(%)

绝对值

年均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

207.9

12

300.1

15.3

 

三次产业结构

4.3:50.7:45

 

2.9:46.2:50.9

 

 

人均生产总值(元)

30000

12

43804

14.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76.9

12

138

25.9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73

15

11.76

54.2

 

出口(亿美元)

2.14

15

10.92

58.7

 

财政收入(亿元)

20.3

18

35.03

31.5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0

15

19.6

32.9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4

 

0.5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400

8

19010

12.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6400

5

7735

9.1

 

市场成交额(亿元)

320

8.5

389

12.7

 

存款余额(亿元)

322

12

586.15

26.4

 

贷款余额(亿元)

189

14

355.78

39.6

 

从市内看,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2004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列第15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省县级市首位,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期末,GDP超过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4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9%,完成财政收入3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010元和7735元。国际化战略深入实施,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国际商贸城区块建设初具规模,义乌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全国重要的商贸会展中心,商贸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贸工联动”战略深入实施,形成了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工业经济素质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功能日臻完善。制订并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县(市)级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明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公共财政、水权交易等各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平安义乌”、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义乌经验”受到广泛的关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城市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推进城乡一体化难度加大,生态市建设任务艰巨。三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居民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四是经济国际化层次不高,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亟待加强。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八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化带动战略,增强商贸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国际化水平,建设文化大市,打造“平安义乌”,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快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步伐,力争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走在前列,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总体要求,义乌市“十一五”时期要“强化一个定位、深化一个战略、把握五项原则”。

强化一个定位:国际性商贸城市。围绕国际性商贸城市定位,优化城市布局,整合城市发展空间,实现各功能区块间的合理分工和协作。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城市运营理念。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深化一个战略:国际化带动战略。“兴商建市”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义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战略。国际化带动战略是新时期“兴商建市”战略的发展和深化,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是我市积极响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强化商贸竞争优势,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坚持国际化带动战略,以市场国际化为导向,带动小商品制造与研发的国际化,带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带动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总体上提升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把握五项原则: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树立强烈的科学发展意识,集中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自有品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资源和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高效益、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继续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

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继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发展,高标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发挥义乌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营造支持和鼓励人们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关心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发展民主,健全法治,注重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为加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国际性商贸城市雏形。

根据总体目标,“十一五”期末,我市要在“综合实力、市场发展、国际化发展、城乡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制度创新、生态建设、社会和谐”等八个方面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保持领先位置。

综合实力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确保达到550亿元,争取达到6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确保达到9500美元,争取达到10000美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到2010年财政总收入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亿元;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更大进展,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经济中心城市。

专栏2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属性

2005

预计

2010

目标

年 均增速%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预期性

300.1

550

12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户籍)

预期性

43804

76200

12

3

城市化水平

%

预期性

60

65

 

4

财政收入(总/地方)

亿元

导向性

35.03/19.6

60/33

12

5

外贸进出口(进口/出口)

亿美元

导向性

0.84/10.92

2.5/22

25/15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导向性

128.9

227

12

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预期性

138

245

12

8

商品市场销售总额

亿元

预期性

388.9

626

10

9

商品市场销售总额中企业销售比重

%

导向性

47.6

55

 

10

工业总产值

亿元

预期性

593

1000

12

1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预期性

50.9

55

 

12

全社会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

预期性

86

90

 

13

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

约束性

4.3

5

 

14

城镇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

%

约束性

45.08

90

 

15

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

%

约束性

97

100

 

16

基尼系数

 

导向性

 

0.3-0.4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导向性

19010

30000

10

1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导向性

7735

12000

10

19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预期性

9.2

12

5.5

20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

%

约束性

100

100

 

2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

预期性

88

95

 

22

万元GDP综合能耗

吨标

准煤

预期性

 

0.60

 

市场发展领先。市场规模、功能、档次不断提高,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力争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以上。市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努力把义乌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展示中心、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

国际化发展领先。对内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达到新水平,经济外向度、城市开放度、多元文化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商品市场外向度达60%以上。政府涉外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实现经济贸易国际化和服务功能国际化,成为在全球有较高知名度的商贸会展城市。

城乡统筹领先。城市规划建设高标准新水平,城市功能完善健全,到2010年中心城区基本形成100平方公里框架,城市化率达65%,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共享城市文明,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

社会事业发展领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教育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科技强市,全面建设文化大市,提升发展软实力。现代文明风尚不断普及,居民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制度创新领先。深化投融资、金融、公共财政等体制改革,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推进行政管理、项目审批、事业单位等体制改革和市场治理机制建设,基本形成与国际化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优势。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生态建设领先。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创建成为适宜创业和人居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和谐领先。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统筹的社保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5%。社会应急机制较为健全,治安状况良好,公共安全情况明显好转,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和谐。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围绕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目标,按照服务业更旺、制造业更强,农业更优的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在“三二一”层次上良性发展,产业竞争由低档次数量型向高档次效益型转变,继续保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一)提升商贸业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完善商贸业发展规划布局。按照“划行归市,集聚发展”的原则,明确市场功能定位,优化城市商业中心和国际商贸城区块的布局,进一步完善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相配套,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坚持“服务市场,同步发展”的原则,认真编制市场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规划,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坚持“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化、信用化”的发展方向,按照适度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合理规划布局专业街,努力把国际商贸城建设成为全球交易成本最低、信用最好、信息最灵、手段最新、服务最佳的国际贸易平台,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和展示中心。改造提升宾王市场、篁园市场、农贸城、汽车城等专业市场,加快建设物资市场、木材市场,合理调整布局,提升专业市场的档次和水平。

专栏3  八大专业市场功能区划

1.国际商贸城:培育成国际性小商品的流通中心

2.宾王市场:培育成服装和纺织品区域批发中心

3.篁园市场: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引进新的行业

4.农贸城:培育成国内大型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5.生产资料市场:培育成省内较大的区域性生产资料市场

6.家电市场:规划推进电气设备专业市场的建设

7.通信市场:逐步提升市场管理服务水平

8.汽车城:培育成浙江中部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市场

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境内外制造业基地的对接,积极吸引国内外品牌商品在义乌设立销售窗口,提升市场商品档次,巩固义乌市场在批发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加快全球采购平台建设,密切与国际经济组织、商协会的联系,大力引进国内外采购集团、外贸机构、连锁超市落户义乌采购商品,扩大市场辐射范围。积极导入现代商业技术与理念,创新经营方式,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经营方式,积极融入国际采购和分销网络,健全完善市场连锁配送网络,构建面向世界、协作密切的市场网络体系,巩固一级批发市场地位,增强对终端市场的控制能力。强化海关、检验检疫、出入境、涉外司法等市场服务功能,增强市场支撑力。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培育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建立完善统一、协调、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经营主体素质,建设“信用市场”,促进义乌市场持续健康繁荣。 

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把服务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来抓。引导各类服务业向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实力的服务企业和较强影响力的服务品牌,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使服务业成为义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适应会展国际化的需要,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义博会”的国际性展会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会展城市、知名会展机构的合作,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性展会和国家级、国际级品牌会议,逐步向国际会展城市迈进。壮大现代物流经济,以甬金和金丽温高速公路建成为契机,加强与沿海港口合作,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海运集团和船代、货代企业,推进义乌市场与全球货物运输主流网络接轨。加快国际商务中心规划建设,完善仓储、货运场站、国际物流中心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船运和航空货运、仓储、货代、配送、包装、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和高效运行的物流网,建成区域性物流枢纽中心。积极发展购物旅游,依托国际商贸城4A级购物旅游景区,加快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推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壮大全国旅游商品交易会。加快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提升休闲观光旅游档次,提高星级饭店接待、服务、管理水平,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壮大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提升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培育信息、科教、中介、社区、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专栏4  服务业发展重点

十大重点领域:

1.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做大现代批发业

2.以适应消费升级为方向,拓展商业零售业

3.以“义博会”为依托,提升会展业
           4.以购物旅游为重点,提升旅游业
           5.以“大通关”建设重点为契机,做强现代物流业
           6.以涵盖全市的宽带网络为基础,推动信息服务业
           7.以功能提升为切入点,壮大金融服务业
           8.以持续健康稳定为基础,推进房地产业
           9.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提升中介服务业
           10.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发展公共服务业
           三大功能区

1.综合服务区:以绣湖广场为中心呈扇形状向外延伸的核心零售业服务区;以国际商贸城为中心、宾王路以北区域的福田中央商务区;以梅湖为中心的江东新区。

2.现代物流区:主要由福田物流功能区和国际物流功能区组成。

3.旅游休闲区:国际商贸城购物旅游,华溪森林公园等都市观光休闲、特色农业、人文旅游。

五条主要服务产业带

1.城中路零售业带

2.稠州路商务贸易带

3.江滨路娱乐休闲带

4.江东路文教体带

5.西城路商贸物流带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面实施义西南和义东北两大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浙江省义乌经济开发区、义东北经济开发区和各镇街工业功能区的扩容、整合、提升,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区域优势和资金优势,构筑国际小商品制造中心。打造纺织、工艺品、机电、饰品、拉链、化妆品等“九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块状经济向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国际性产业集群的转型。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力争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基地。加大扶优扶强力度,重点扶持做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到2010年力争培育出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0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继续做好工业项目储备,推进工业项目公开招选制度,在制定产业导向目录的基础上,优先发展具备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一批传统优势行业。

专栏5  重点培育发展的九大产业集群

序号

产业集群

发展方向和重点

1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装备技术、先进制造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

2

纺织产业集群

袜业、针织品、服装、毛纺、织带、刺绣、花边

3

工艺品产业集群

仿生植物、毛绒、水晶、编织品、相框、相册、玩具类工艺品

4

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

特种农业的有机和无公害栽培、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保健品制造

5

机电产业集群

机电一体化设备、模具、五金工具、金属钢结构件制造

6

饰品产业集群

加强对产品坯件的工艺和产品镀涂膜后道工艺的研究和开发

7

拉链产业集群

尼龙、注塑、隐形、双开、防水、防火等规格的拉链和拉链头

8

化妆品产业集群

膏霜、芳香类和彩妆类化妆品、香料、香精制造等

9

文体用品产业集群

学生文具、包装用品、体育用品、印刷包装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扶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用地政策,引导企业创立研发中心,增加研发投入。实现自主创新的重点突破,继续深入开展“百对千”活动,充分利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转化,努力在主要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创新成果,打造小商品研发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带动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针织、毛纺、轻工等传统产业。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实施质量立市和品牌强市战略。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鼓励企业自创品牌和行业联合创牌,加强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培育引进,加快创新成果运用,努力实现由复制模仿、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产品和行业品牌,打造品牌大市。积极开展优势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创建工作,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进行生产,争取到2010年,建立一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为国家级小商品行业的重要中心。

 (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继续加大农业投入。以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深入实施农业企业化行动,加快推进农用地依法有序流转,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化“以商强农”战略,积极鼓励工商业主投资开发现代农业,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合作组织。稳定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标准覆盖率。实施农业放心工程,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争取义乌有更多的农产品上品牌、成名牌。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标准建设义亭-佛堂优质米、城郊蔬菜、上溪马铃薯、义西南糖果蔗、江东-义东黄花梨、大陈-赤岸有机茶等一批绿色特色种植基地,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争取在农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上有较大突破,开发一批名特优农产品。逐步推广设施栽培、生态养殖、立体种养等现代农业模式。鼓励畜禽集中生态养殖。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和专业大户“走出去”,建立异地优质农产品基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专栏6  农业四大重点发展方向及六个措施

四大重点发展方向:

1.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3.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成果

4.实施一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六个措施:

1.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2.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4.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农业新技术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6.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确保农业安全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标准农田、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等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机装备等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引导农业走集约型、生态型、节约型发展道路。加快农业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扑灭铲除有害植物。积极推行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

以优化城市功能为核心,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优化城乡开发格局,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强化城市空间布局。围绕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目标,高标准修编城市系统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按照“一体两翼”发展要求,

专栏7 实施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

 

产业政策

人口政策

资源环境政策

公共投资导向

优化开发区域

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一般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控制人口快速扩张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严控建设用地增量

强化资源环境保护投入

重点开发区域

提高配套能力,加快产业集聚

鼓励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加快人口集聚

控制环境污染,适当扩大建设用地增量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限制开发区域

加快产业迁移,鼓励异地开发,适度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人口向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转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实行生态补偿,加强人口转业、就业培训

禁止开发区域

适度发展生态型产业

加大人口转移力度

强制性保护,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加大生态补偿额度

积极完善主城区政治、商贸、文化、物流、居住和服务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结合城镇改造、产业集聚和新农村建设,加速两个副城区各组团间的相互融合和设施共建共享,强化产业和居住功能。根据市域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与潜力,加快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确定不同区域发展导向和开发重点,完善市域空间建设管理协调机制,提高空间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强化主城区核心作用。合理布局主城区八大分区功能,促进空间形态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提升城市品位。中心区以商务、商业、行政、办公为主,加快城市空间整合,改善城市交通,优化交通秩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国际商贸城以商业、贸易、商务、物流仓储为主,预留市场发展空间,优化市场与城市其他功能的协调布局,强化国际商贸城景观环境建设,加快国际化形象塑造。江东以体育、文化和居住为主,结合义乌江综合整治,塑造滨水景观,推进村庄向城市社区转型。北苑以居住、商业、商务办公和工业为主,重点关注区内用地的优化整合和城市景观的塑造。后宅以对外交通、工业和居住为主,加速汽车特色市场形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社区建设。城西以居住、对外交通、物流和综合服务为主,加快空间布局结构调整,合理设置物流用地,建设生产资料专业市场。稠江以工业、居住和综合服务为主,完善配套功能,改造整合原浙赣铁路沿线用地。廿三里以居住和综合服务为主,适度发展工业,优化产业空间,塑造滨江景观,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建设完善副城区。以现状镇为基础,加快副城区城镇功能调整,促进城市组团互动发展。义东北副城区含苏溪和大陈两大组团,苏溪加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强化与大陈组团联系,重视城市功能建设,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型;大陈加强城市空间优化,关注荒坡地综合利用,相对集聚发展。义西南副城区含佛堂、义亭、上溪和赤岸等四大组团,佛堂实施跨江发展,加强古镇保护,加快新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上溪加强特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社区;义亭加强重要区域性交通设施的用地控制,加快集镇改造,整合城市空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赤岸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适度发展农业、旅游等生态产业。

(二)突出商贸特性,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和创新功能,强化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科学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环境优美、适合人居的生态城市。加快国际商贸城配套设施、商务文化基础设施、铁路新客货运场站、民航机场、铁路旧线改造、义乌江景观带、主城区天然气供气管网、城乡供水管网、城乡污水处理管网等项目建设,加强地下管网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序利用和开发地下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构建便捷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干线道路网建设,重点建设与杭金衢、甬金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构建义乌至沪甬温等港口的便捷通道。加快建设到周边县市的快速路网,强化浙中城市群内部联系,全面推进03、37、20省道和稠佛公路改造等工程。加大主城区干线道路网建设力度,提高中心城区交通的便捷性,力争建成南北快速通道中心城区段、商博大桥等项目。完善铁路新客站和新货场功能,抓好铁路新客站、新货站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完成义乌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积极申报开放航空口岸,适时开通地区及国际航班,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度。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切实加强公交线路规划与城市道路网规划间的衔接,优化中心城区客运场站和换乘枢纽站布局,建成福田客运中心和城西客运中心,建设高效率、人性化、无障碍的交通体系和“公交优先”的运行体系。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筑物停车泊位配建率,缓解停车难矛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适应信息社会要求,加快城市信息化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综合管理能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等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品位。突出商贸个性,加强对义乌商业文化的宣传和研究,提升城市文化内涵。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在全市社区布局规划基础上,科学编制社区详细规划。积极开展主城区新社区建设,提倡高层公寓和水平房安置,配套完善市政道路、环卫设施、供电、供水、绿化,使改造后的社区成为城市的亮点,社区的精品,并纳入城市范畴,实行城市化统一管理。启动和实施副城区村庄和城郊区村庄的新社区建设。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整合行政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社区,以“成熟一批、改造一批”的方式进行建设。按照“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就近的城镇规划开发以水平房为主的安居小区,积极推进边缘山区村庄的异地奔小康工程,让更多的山区群众下山安居创业。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大力开展村庄整治示范村建设和整镇整街整治工作,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市所有农村都完成村庄整治任务。

专栏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1.推广设施农业、精确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2.因地制宜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3.中心镇、中心村培育工程

4.农村综合改革

5.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

6.农民健康工程

7.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8.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

9.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坚持以城带乡,大力开展市域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城市、集镇公共服务资源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农村饮用水、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深入开展“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和拓宽农民增收的稳固渠道。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和素质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深化“市场带百村”活动,发展来料加工,积极培育农村来料加工业。发挥农村自然生态优势,规范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力争到2010年全社会从事二、三产业人员比重达到90%以上。

四、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做强外贸,做精外资,做大外经,做优服务,不断扩大市场的国际辐射力和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

(一)扩大小商品外贸出口,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提高外贸出口质量和效益。积极引导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促使外贸出口从量的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变,引导义乌市场整体品牌从“价廉物美”向“品多质好”转型。加强外贸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出口名牌,提升义乌出口产品层次。深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鼓励企业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与吸收创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进一步规范外贸秩序。设立外贸出口协调组织,建立完善外贸促进服务体系和各类非关税壁垒的预警、应对机制,实行部门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努力化解或规避外贸风险。加大对异地和境外驻义办事机构的日常监管,建立失信公示制度,加大对非法转让核销单的查处力度,规范小商品出口秩序。积极开展外贸实用知识培训,引导和规范市场经营户经营行为,鼓励采用信用证等支付方式,降低外贸交易风险。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引导义乌加工贸易从低附加值加工型向中高附加值生产型转变,从贴牌(OEM)生产向贴牌、设计研发(ODM)、自有品牌(OBM)并行发展。利用义乌市场国际化平台,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优化,实现由加工制造为主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咨询为一体的方向转型。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坚持市场多元化策略,继续扩大出口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占比,扩大在东盟、拉美、非洲等市场的份额,促进外贸市场多元化,增强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全球布局物流配送中心、产品分拨中心、物流仓储、采购网络等国际营销网络,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强化涉外管理服务功能。争取成为涉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试验区。争取在涉外管理机构设置、涉外管理权限、国际仲裁机构引进及认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义乌经济国际化提供有效的保障。支持建立专业、综合相结合的国际性商会组织,形成民间多边甄别和声誉(惩罚)机制。积极争取口岸和出口加工区建设,畅通国际渠道。增强政府国际公关能力。支持引进、建立与国际商贸惯例相接轨的民间仲裁机构,推进外经贸和国际合作机构的整合,提升外经贸功能,促进商贸国际化发展。

(二)创新招商引资载体,提升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

拓展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资投向展示展销、物流配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设立采购、物流和营销中心,丰富市场内涵,加快市场转型,推动制造业发展。利用外资完善城市功能,吸引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商贸物流、会展旅游、金融服务、法律会计、商务咨询、研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现代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利用外资促进产业升级。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我市特色优势行业的关键技术,注重对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吸引跨国公司来义乌设立服务外包基地、培训基地、生产配套基地和研发中心,促进义乌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集聚。

提高利用外资工作水平。推广创新“以外引外”、“以民引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以各类宣传推介等经贸活动为平台,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外商的引资。实行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积极鼓励外商并购民营企业股权,由内资企业嫁接为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促进对外合作发展

努力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跟踪联系,探索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机制。加强与我国驻外使领馆的联系,获取目标投资国的商务信息,强化外经合作信息服务。鼓励我市自主品牌出口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进行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行业认证,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

高水平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积极搭建与长三角地区交流合作的平台,建立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加强与上海在直接融资、招商引资、国际航运、科技合作、信息服务、人才支持等领域的网络渠道和对接机制建设,促进义乌开放水平的提升。充分利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港等区域资源,加速义乌融入长三角经济区。

推进浙中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义乌市场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实现功能分工与特色优势互补。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推进包括金华、义乌等城市在内的浙中城市群高等级路网、信息网、生态修复与污染防治网,以及产业集群、精品旅游线路等建设,促进义乌城市功能从贸易物流中心向区域性的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创业中心延伸。

五、建设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加快生态市建设,强化区域资源和环境支撑,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要素资源支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科学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开发低丘缓坡、开展土地与农居点整理和土地复垦等形式,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保障土地供给。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新增用地的前置控制和事后监督,盘活各类闲置土地。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提高建设用地效率。严格限制毁田烧砖,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

增强水资源开发能力。积极开发水资源,重点推进八岭坑、石门坑、里新塘、南王店水库新建,以及巧溪、枫坑、湖里塘等水库和山塘扩容加固工程,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各类水库安全等级。规划建设水涧、乔溪坑引水工程和南山坑水库提水工程。扩建第三、佛堂、大陈水厂,规划建设上溪、苏溪、义亭水厂,到“十一五”期末新增33.5万吨/日的供水能力。积极利用过境水资源,

专栏9  水利建设七大工程

1.防洪工程

2.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3.城乡供水工程

4.节水工程

5.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

6.水务管理信息网络及防汛指挥系统工程

7.水文事业

缓解市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低品质水厂,改造供水管网,逐步实施双管分质供水工程。加强双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研究。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突破城乡供水管网建设界限,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按照城市防洪标准,加快义乌江城市防洪堤和绿化工程建设,增强城市防洪能力。继续实施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形成配套完善的防洪排涝河道体系。

优化能源保障网络。适时推进500千伏商城变建设,着力打好网架基础,在负荷密度大的主城区,适度超前、合理选择、有序推进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形成以义乌500千伏丹溪变和500千伏商城变为支撑的220千伏骨干环网,提高电网受电、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加快引入天然气,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的多气源供给。建设天然气接收门站、第一储配站,改造江滨、城西、江东三座气化站为液化气/空气混气站,加快主城区、中心镇及近郊镇的燃气管道建设,主城区基本形成天然气供气网络。

专栏10  能源发展规划

序号

能源种类

2005

2010

年均增幅(%)

1

能源供应量(万吨标煤)

204.13

409.8

15

2

煤炭(万吨)

86

126.4

8

3

成品油(万吨)

26

45.8

12

4

电量(亿KWH)

30

72.3

16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本地电话网局所建设和网络结构优化,加快网络智能化改造,逐步实现数据网和PSDN网的融合。全面推进城市宽带光纤接入,构建覆盖全市域的宽带城域网。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为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过渡做好准备。强化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居民基础数据库、社区宽带网和小区局域网等建设,建立社区网站和便民呼叫中心,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加快有线电视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重点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积极实施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出抓好节约用电,重点推动高耗电行业、主要用电企业节电技术改造,提高用电效率。加强节水工作,对重点用水企业实施定额管理,抓好高耗水、高废水排放企业节约用水,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与产品,建设节水型企业。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工业企业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企业用地产出效率。

扎实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以提高工业“三废”综合回收利用率为目标,提高重点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制定实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研究出台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资源循环利用产品与技术,促进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新兴行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重点抓好废旧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废旧轮胎、废旧农膜和包装物等废弃资源回收利用。

努力实现区域工业生态化与企业生产清洁化。在区域、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开展工业循环经济工作。根据产业发展的特点,整合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合理延长工业产业链;以生态化改造为目标,建设共有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发展生态型工业,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循环化。抓好循环经济园区试点,重点抓好义乌经济开发区、北苑工业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工业区循环经济模式。引导企业按照生态市建设目标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抓好试点企业示范和分步推进实施计划,鼓励企业研究循环经济生产流程,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循环经济生产技术和设备,建立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模式。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生态城市生态村镇建设。深入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积极推动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加强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建设,实施立体绿化,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加强山区生态保护,创建一批生态示范村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实施“生态公益林、绿色通道、自然保护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等四大林业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相质量。

专栏11  义乌江流域“碧水行动”目标

1.2005年12月31日前,义乌江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控制。主要江段水质控制在V类以内。

2.2007年6月30日前,义乌江流域水质明显好转。主要江段水质控制在IV类水以内。

3.2009年6月30日前,义乌江流域水质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要求。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以义乌江和八都水库、岩口水库、巧溪水库、柏峰水库、长堰水库为重点,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确保水源安全和水环境改善。实施“沃土工程”和“禁养区限养区工程”,控制农业污染面源。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第二、第三、第四、大陈、佛堂、上溪和赤岸等七座分厂,到“十一五”期末形成42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加大企业截污纳管工作力度,继续抓好污染企业的限期治理和长效管理,控制新增污染源。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强化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建设。加大防治大气噪声、光、辐射、固体废弃物及热污染的力度,巩固扩大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提倡供热、供气、制冷三联供。加快农村“小五化”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生态环境修复。调整矿山布局,推进交通干道两侧和城区周边废弃矿山的复绿工作。

完善生态保障机制。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完善环境准入、环境淘汰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体系,加大生态建设投入,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及国际组织贷款、国债等生态项目支持,优化生态环境。对丘陵山区镇村实行特殊的考核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提高生态保护积极性。

六、建设文化大市,增强城市软实力

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义乌精神。以文化充实内涵,以文化提升形象,以文化凝聚人心,全面建设和巩固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卫生强市和体育强市,初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构筑与国际性商贸城市相适应的文化服务体系。

(一)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弘扬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为导向,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义乌精神,充分挖掘培育义乌商业特色文化,提升“义乌经验”,保持全市人民团结实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力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深化学习型城市和“信用义乌”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本地人与外来创业人员的文化交流与认同,努力塑造创新、诚信、宽容、开放、文明的新义乌人。

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新图书馆、博物馆、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音乐厅、电影超市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清真寺、教堂和其它国际文化设施,满足不同宗教信仰的文化需求。普及镇街文化中心(东海明珠工程)和社区(村)、企业文体活动阵地,健全中心城区、镇街、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网络。繁荣丰富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农村文化活动。实施文化创作精品战略,挖掘义乌历史和现实题材,创作一批具有义乌特色的文化艺术成果。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加强文物、历史文化村镇和重要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行业,不断增加义乌文化产品的数量。巩固和发展图书、年画挂历以及书画等交易市场,提升娱乐业、演艺业、体育健身业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和印刷业,重点培育发展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发展一批设施先进、经营有序的文化经营文明单位,扶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二)突出素质教育和均衡发展,再创教育新优势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学前幼儿入学率、高中段升学率达99%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实现100%。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办好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义乌急需实用人才。加强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特殊教育、老年人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建成市民大学、镇街社区学院和社区(村)教育中心,构建覆盖全市的终身教育体系。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到2010年,90%的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省标准化学校、示范学校的在校生率90%以上。全面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轮训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优化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专栏12  教育发展重点任务

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1.全面普及高中段和学前三年教育

2.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3.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1.深入实施第三轮学校布局调整

2.实施农村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

3.实施民工子弟学校发展计划

推进教育体制创新

1.深化学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把农村基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深入实施第三轮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增加优质教育供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保障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加大扶贫助学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困难学生资助扩面、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等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积极实施民工子弟学校发展计划,把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加强民工子弟学校规范办学的管理和扶持,妥善有序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就学问题。

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教育教学模式和招生评价制度改革,引导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继续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和制订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加大教育国际化和对外交流开放力度,鼓励学校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

(三)改善医疗卫生服务,高标准建设卫生强市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以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核心,强化政府保障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和妇幼卫生保健水平、卫生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农民健康、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建设、健康社区建设等工程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努力防治艾滋病、鼠疫、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传染病。

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加强对农村卫生事业的监管和服务,健全以市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为骨干,镇街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点的医疗服务网络。完成国际商贸城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留验站、传染病医院和镇街中心卫生院等标准化建设,提高中心医院等大型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专栏13  卫生强市建设重点

1.提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和妇幼卫生保健水平、卫生信息化水平。

2.推进农民健康、卫生安全、公共卫生建设、健康社区建设等六项工程。

3.完成国际商贸城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留验站、传染病医院和镇街中心卫生院等标准化建设。

4.培育一批名医名科名院,建设一批设备优良、技术先进的生化实验室,建成几所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民营医院。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科教兴卫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名医名科名院,建设一批设备优良、技术先进的生化实验室,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管理水平。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方向,探索创新公共医疗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积极稳妥推进部分公立医疗机构产权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建成几所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民营医院。

(四)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强市建设

构筑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5%以上。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技术中介服务体系、技术市场体系等创新载体。建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20家,建成一批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幅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专栏14  科技强市建设重点

1.建成市级以上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20家。

2.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过120亿元。

3.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支持机制,人才的激励机制,制度和组织创新机制。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积极引导和强势推动,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运用,支撑先进小商品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大力提升企业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引导企业综合运用专利、技术秘密等手段全方位地保护自主创新成果。到“十一五”期末,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达到14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超过1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12%以上。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高水平推进义乌科技创业园建设,强化孵化器功能,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完善科技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支持机制,人才的激励机制,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专利战略。加大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五)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全力打造人才强市

 加快人才开发和集聚。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构建与国际性商贸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资源支撑体系。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加大中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外向型商贸人才。建立特聘专家制度,向国内外招聘专家型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完善人才流动政策,鼓励高级人才的调入和柔性流动,成为区域性的人才高地。

营造良好用人环境。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选拔任用、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打破部门、地区、单位间人才壁垒,为人才队伍营造宽松、和谐、宜人的社会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创业的分配多元化机制,树立以人为本和提倡竞争的创新价值观,营造人才发展的创新文化和激发潜能的创业环境。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六)突出全民健身,努力建设体育强市

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市游泳馆、绣湖体育馆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学校、农村体育设施。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巩固提高乒乓球、武术、田径、篮球等传统优势项目,积极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在普及群众体育运动的基础上,通过业余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优秀体育运动人才。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地,积极构建和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优势体育场馆资源,积极申办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七、打造“平安义乌”,增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平安义乌”、“法治义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女工生育保险政策体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发展企业年金,支持商业保险,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覆盖城乡、“五险合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扩大保险覆盖面。依法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加快建立社保基金多渠道筹集机制,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对“双农独女户”社会养老的政策倾斜。扩大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无助病人医疗救助体系。

专栏15  完善社会和谐促进机制

1.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机制

2.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

3.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4.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机制

5.基层民主自治机制

6.社会组织表达诉求与自律管理机制

7.公共安全监管与社会危机应急处置机制

8.社会舆论汇集和分析机制

9.公正执法监督机制

10.法律服务和援助机制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完善医疗、住房困难、残疾人救助、突发性灾害救助、就学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长效救助机制。推广城乡特困人员大病医疗救助机制,把更多弱势群体纳入社会保障安全网。完善市级救助中心和镇街帮扶救助所建设,加大社区、村级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建设力度,加快形成三级联动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扶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工商实体、民间团体反哺社会的机制。

构建灵活多元的就业体系。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外来人员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形式多样的就业推介活动。加强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和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就业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机制,构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引导和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就业体系,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劳动维权机制建设,切实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强化人口资源管理服务,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严格计划生育政策,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化宣传教育,转变居民婚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十一五”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全市户籍人口控制在72.2万以内。加强市、镇街、社区三级计划生育指导站、服务站、服务室建设。严格生育全过程管理,重视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管理。继续推进“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和育龄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

加强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健全市、镇街、社区三级流动人口管理组织网络,逐步将外来人员纳入全市公共服务体系,逐步为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外来人员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加强外来人员法制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教育,提供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培训和文体活动参与平台,丰富外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外来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支持发展企业工会组织,强化工会在维护外来人员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境外人员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涉外管理和服务水平。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社会化老龄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养老资金筹集与老年服务多元化。加快城乡集中养老场所建设,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受益面,逐步提高奖励扶持水平。发展老龄服务产业,改进和强化社区老龄服务功能,提倡社会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三)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社会化机制。发挥基层组织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规范依法信访秩序,重视预防、化解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性群体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构、职能和力量建设,重点抓好“两所一庭”建设,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和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涉外诈骗等经济犯罪活动。积极争取设立与国际性商贸城市相适应的涉外治安机构和管理权限,强化涉外治安管理。

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系统。加大生产、交通、食品、药品、生态等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加大气象事业投入,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快救援队伍整合,建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网络,提高专业救助技能和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和健全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突出加强对外商、外来人员的安全保障。建立危机应急预警的社会宣传教育体系,加强公民安全教育,增强危机意识。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合理划分消防责任区,统一布局各类消防设施,建成江东消防站。完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交易仓储区的防火设施建设和监管。加强防空、平时防灾救灾一体建设。加快灾害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城乡应急储备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畅通的信息网络,提高灾害防范和赈灾能力。完善地质灾害监管体系,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加强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拓宽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推进依法治市。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开展审判和检察工作。认真贯彻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方面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和国防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逐步建设执法规范、权责统一、诚实守信、高效便民的法治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不断提升依法管理各项社会事业的水平。

深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各项制度,培养公众参与意识,规范参与行为。深化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完善城乡社区的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保障城市社区和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利。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理工作,加强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加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制度和队伍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疏导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八、深化体制改革,创优发展环境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接轨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加快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拓宽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营造良好软环境。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科学行政能力。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变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内部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依法规范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强化政府规划意识,增强战略引导和平衡协调能力。树立效率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提供优质的承诺制服务能力。强化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突出政府在涉外商贸服务、管理领域的电子政务建设。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部门的责任和职能。依法设立政府机构,明确职能,合理确定编制。积极探索简化管理架构的有效形式,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制度,深化公务员职务消费改革,促进职务消费货币化。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全面树立正确政绩观。理顺行政管理体制,加快镇街机构改革,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加快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市、镇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综合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防范财政风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加大对“三农”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保证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资金。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消除体制性障碍,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激活民间投资。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完善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绩效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引导市场机制和民间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公用事业投资领域,加快城市公交、给排水、城市环卫等领域的现代运营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打破行政性垄断,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三)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

重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设。创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建立重大决策的群众听证会制度,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

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规范发展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依照法律法规和行业协会章程的规定有序开展商会、行业协会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服务会员、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监督、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等作用。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为行业会员提供政策、市场预警、反倾销诉讼等服务。简化审批程序,扩大授权范围,为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国际交流提供便利。培育发展外向型中介机构,鼓励到国外拓展业务,加快义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村级政务公开,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合理二元体制。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开展农村住宅产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等改革,探索允许进入市场交易的机制。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和完善“村有、镇存、民管”管理模式。

 

《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是承前启后、引领全市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规划纲要》,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要按照《规划纲要》,配套实施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要强化规划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逐步实现投资调控由项目审批向规划审批的转变。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提出预测、预警意见。如遇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不可预见因素,及时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

全市人民要加强使命感、自豪感、紧迫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同心同德、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加快义乌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