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抢抓机遇 统筹发展 扎实推进国际商贸名城建设

发布时间:2009-02-18 09:3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加强软硬件建设确保市场持续繁荣  龚品忠代表:现在义乌市场硬件建设日新月异,在国内堪称一流,但软件建设仍显滞后,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建议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让客户进货更方便;商城集团可成立中介机构,并建立经营户和客户双方承诺机制,以现金或摊位经营权作信用保证,让客户放心进货、经营户放心销货;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可定期推出知识产权信息公告;商城集团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推介服务能力,促进买卖兴旺,同时带领商家走出义乌,走向全国。  黄昌文、陈蓉进、吕三明代表:专业街是义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市场的有益补充。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在确保主体市场繁荣的前提下,积极扶持专业街发展,培育义乌市场新兴产业与增长点。一是要加强规划,将专业街培育发展纳入到义乌市场整个发展体系中,完善市场发展格局;二是要充分挖掘资源,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培育扶持,使之壮大;三是要加快部分专业街基础设施的改造步伐,使专业街市容市貌不断优化;四是鼓励专业街的经营户与外商开展贸易合作,吸引外资来义经商创业;五是要加快篁园市场等市场的改造步伐,并以此来带动市场周边专业街的兴旺。  李慧玲代表:义乌国际商贸城强大的集聚功能,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良的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议采取三条措施:一是积极开展培训,提高广大经营户电子商务的知识水平;二是建立实体商位与网络商铺双管齐下的运行方式,开拓新市场;三是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更多的经营户利用电子网络平台开展商务贸易。  优化金融环境促进银企良性互动  翁荣弟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要新增贷款150亿元以上,希望金融机构执行好、落实好,对一些有市场前景、计划扩大投资的潜力型企业,要从快、从简落实信贷政策,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建议创新对银行信贷投放的考核机制,对各银行的考核评比(如存贷比)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布,强化社会监督,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外,银行要优化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信贷“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秦黄娣代表:银企良性互动是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必走之路,解决贷款难是帮助企业突破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因此建议采取以下六条措施:一是银行适当提高抵押贷款比例,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力度;二是银行开辟应收账款现金流抵押担保形式的贷款,创新企业股权出资新方式,开拓企业融资新空间,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三是专门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四是政府出台针对银行的多种激励考核机制,调动银行积极性;五是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步伐,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发展乡村旅游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吴光清等代表:上溪镇和城西街道相邻,两地旅游资源丰富,群众交往也很频繁,但两地交通不太便利。建议修建从黄山至城西石门塘至雪峰路延伸的道路,形成旅游环线,并沿途新建景点,充实旅游项目。另外,上溪镇的萧皇岩景区设施陈旧,规划落后,交通不便,目前状况已不利于景点的发展壮大,可否对该景区进行全面规划,政府加大投入,充分挖掘景点的各种旅游资源。  王新田等代表:双林风景区开发不仅是佛堂镇范围的事,也是义乌全市人民的事。2003年曾制定过双林开发规划,但没有实施。建议政府重视双林旅游风景区开发,选派精兵强将,组成建设班子,制定出更先进、更科学的规划,并尽早上马开工,争取与佛堂古镇开发同步进行。  骆加裕代表:大陈旅游资源开发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明显,但近年来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原因是缺少旅游开发项目的投资主体和资金。希望尽快启动大陈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旅游发展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于连宝代表: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的狭窄和不稳定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虽然目前村级建设项目均有市财政补助,但仍有一些村无法支付自筹部分的资金,致使许多项目无法上马或项目结束后无法支付工程款。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采取资金补助、项目扶持、部门帮扶、企业结对等措施,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加强对农民科技知识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加强与院校专家、科技人员对接,着力提高村民思想素质和劳动技能,促进农民增收;对集体经济薄弱的新农村建设达标项目,应降低标准和提高补助力度,减少村集体支出。  鲍荣建代表:在农业农村工作上,着力点还是要着重放在农民的增收上来。要依托工业、商贸业的发展和日益加快的城乡一体化步伐,创新模式,打破常规,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如苏溪的月白塘村,突破宅基地不能改变用途的界限,通过旧村改造,建造标准厂房用于出租,这样就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市边远山村也可以由政府主导,采用类似的改造模式。  屠国斌代表:在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与核心所在,开辟和挖掘农民增收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可以从产业增收方面做一些文章,根据农户自身条件,鼓励引导农民自己发展一些小产业,逐步带动周边农户就业,拉动更大范围的农民增收。  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陈小明等代表:近几年来,义乌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部分山区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还比较滞后,存在着外围新屋林立、村内破旧不堪的现象,群众对于加快空心村改造的愿望非常强烈。建议加大财政补助力度,特别是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下放用地规模审核权、旧村改造规划权、区块规划审批权等权限到镇一级,切实简化办事程序;放宽用地规模等规划指标,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使山区农村成为有“一村一品”的生态型农村。  王跃庭等代表:目前,全市有四分之一的农村进行了旧村改造,四分之三还没有实施。这些未改造的农村破旧、落后,有损义乌整体形象。近几年,不少农村都在实施穿衣戴帽工程、排污工程、自来水工程等,政府每年都需投入大量资金,这样做可以改变农村某些方面的落后状况,但往往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建议加快全市各地旧村改造步伐,督促各村制定计划,限期完成旧村改造任务。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村制宜规划实施旧村改造,创新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切忌千篇一律。  杨鸣代表:近几年,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广大群众想通过旧村改造来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心情相当迫切,但由于土地指标等原因,使一些有条件的村和农民无法尽快实现这一愿望,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度。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从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出发,加大规划设计、政策处理协调等保障力度,重点是土地指标的倾斜和落实。  何占奇代表:近年来,我市以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各项民生工程的开展,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是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目前将对大陈、苏溪区域的污水处理工程进行管网建设和延伸,希望相关镇村进一步重视工程建设,多管齐下做好衔接,提高认识给予更多支持配合,为污水处理工程尽快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骆贤亮代表:要致富先修路。针对当前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建议强化对贫困山区通村公路的建设,加大资金补助力度。相对而言,山村道路在地形等方面有特殊性,大部分工程资金都用于土石方、路基和政策处理,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关公路建设的资金补助比例,尽量减轻山区农村的资金负担。  树信心抓机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周晓光代表: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感触很深。建议从八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义乌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从中挖掘新的发展机遇,振奋精神,坚定发展信心;二是下大力气创新市场经营模式,创造条件,着力争取和培育国际化“自由贸易区”,提升市场档次;三是鼓励支持企业走出义乌、走出国门,开辟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四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放水养鱼”,让企业轻装上阵;五是多渠道、多形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六是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产业升级;七是要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强化服务,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八是深化人才战略,提升义乌企业管理层次。  翁荣弟代表:上市不仅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义乌已经有一批企业具有上市基础,且有上市积极性。建议:一是要出台完善相关激励政策,积极培育企业做强做大,创造上市条件;二是要加强指导,帮助待上市企业规范管理;三是要建立企业上市服务机构,加强有关专业知识培训服务。  鲍荣建等代表:针对苏溪等地工业结构现状,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更加重视义乌工业园区平台的打造,在体制、机制上给予进一步支持,将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作为义东北工业经济的集聚区,依托工业园区做强做大工业产业,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发展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  发展交通事业方便群众出行  吴爱君代表:当前出租车管理中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随意拼车、超速行驶、违章调头等,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破坏了城市形象。建议强化对出租车驾驶员的素质教育;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出台相关制度、政策,加大对出租车违规行为的处罚惩治力度;加大巡查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净化交通营运市场。  赵兰珍代表:目前部分镇村通往市区和各大客运车站的线路比较少,时间间隔比较长,给外来务工人员出行造成不便。建议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人员集中区域的公交线路。另外,现在出行火车票、汽车票难买,特别是春运期间,车票需求量大,建议向上级铁路部门争取更多的义乌始发列车,或设立外来务工人员专列,或争取更多途经列车的车票,为外来人员到义乌就业创造更多便利。  发展商贸零售业壮大现代服务业  厉文海代表:义乌要建设国际商贸名城,除了支持和发展国际商贸城这个市场龙头外,也要下大力气把现代服务业、商贸零售业发展起来。义乌的城区面积已经达到近100平方公里,但适合商贸零售业发展的物业设施偏少;同时商业设施的开发权属问题,到底由谁来开发,要尽快予以明确。另外,要处理好扶持引进国际商业品牌企业与培育本土商业企业的关系。引进国际品牌商业企业的目的,也是为了做强本地商业企业,实现互促共荣。(陈金花 石晓平 方星梁 陈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