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002609522T/2005-232299
办公室
2005-12-08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09-04-14 09:3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05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人本水利、生态水利、法治水利,在工程建设、防汛防旱、水务执法、水利经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现将2005年主要工作成效和2006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05年水务工作主要成效 (一)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既定目标 巧溪水库除险扩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巧溪水库集雨面积43.12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033万方,集雨面积大而库容偏少,且大坝存在病险,通过除险扩容后总库容可达到3000万方以上,可新增库容约2000万方,概算投资1.34亿元。工程于2005年1月30日动工建设,到目前止,该工程导流洞、发电洞开挖已完成;进出口明渠已完成砼衬砌;大坝土方开挖已基本完成;溢洪道工程正在进行山体开挖;移民安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移民安置点已确定在苏溪镇湾头下村,移民政策制定已基本完成。 枫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枫坑水库集雨面积17平方公里,引水面积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383万方,正常库容仅278万方,每年弃水超过1000万方,除险扩容后库容可达1500万方左右,可新增库容1200万方以上,概算投资1.7亿元。枫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于解决义西南地区中长期发展用水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工程已完成了地质勘查、大坝安全技术认定、立项报批、水资源论证等前期工作。 八岭坑水库、水涧引水工程前期工作按计划展开。八岭坑水库,集水面积4平方公里,设计库容300万方, 年可供水量670万方;水涧引水工程,引浦阳江流域5.77 平方公里水量入长堰水库库区,进行有效调节利用,可增加供水量290万方。该两项工程现已完成地形测量测绘和地质野外钻探、地质报告编写等工作,已进入立项报批阶段。 双江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可研已取得初步成果。该工程已完成正式可研报告的送审第二稿,市政府已组织进行了审查。双江水利枢纽工程规划规模为水深4米,水域面积3.5~4.5平方公里,库容1500万方左右。建设双江水利枢纽工程,对于充分开发利用义乌境内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景观,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推动义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双管分质供水工程可研工作已达到了可研编制的深度。该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第一、第二稿,基本达到了可研工作的深度,现正在根据新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第二稿的修改、完善工作。双管分质供水工程的建设内容是分别在廿三里江北村和佛堂下崇山村地界建设取水口及低品质水厂,再单独建一套配水管网,将经处理后的义乌江水输送至义东北工业园区和义乌经济开发区,主要供给要求较低的工业用水及城市杂用水,作为城市饮用水供水系统的有机补充,以弥补义乌市优质水资源的紧缺,初步规划供水规模为每日20万吨。 中江桥拆除重建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50%以上。基于城市防洪规划和义乌江旅游开发通航需要,市政府决定拆除旧桥重建中江桥,改建工程由我局负责实施。新建的中江桥将建于原中江桥上游15米处,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为V型连续梁结构,桥宽17.5米,总长195米,概算总投资2000万元。该工程完成了政策处理、工程立项、桥位方案论证、桥型结构方案确定和初步设计审查等工作,于2005年4月12日开工建设,到目前为止,桥台桩浇筑、桥墩浇筑已完成,预制梁板浇筑已完成34块,整个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 (二)四大工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千库保安工程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2005年我市共安排实施千库保安工程36座,其中续建11座,新建8座,前期准备17座。到目前止,续建的11座千库保安工程已有6座完工,2座正在建设,3座已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新建的8座千库保安工程已全部完成安全鉴定,其中5座已完成初步设计,1座已经动工建设,2座进入招标阶段;前期准备的17座水库中完成地质勘探4座,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的3座,正在编制安全技术认定报告7座。 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共安排新建、续建项目25项,35.6公里。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大陈江春林桥上段,赤岸镇吴溪、龙溪、环溪,苏溪镇东青溪等21项工程,长32公里。 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稳步实施。2005年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共安排38项,其中水源工程18处,管道65公里,总投资2650万元。目前全部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2005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共安排71项。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项目已建成,已进入竣工验收、拨款阶段。 (三)防汛防旱防台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我局坚持“以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按不漏过一座山塘水库,不漏过一处病险的原则,在汛前、汛中,组织各镇街、局各科室站所对全市山塘水库、江堤、水闸进行了三轮大规模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病险隐患。针对100余座存在各种病险的山塘水库,分别提出了整改意见,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入汛后,我局及时报请市政府印发了2005年防汛防旱防台工作若干意见,并进一步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我局组织对全市小(二)型以上水库的巡查责任人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安排人员对全市水利工程安全情况再次进行了抽查,对发现的病险隐患,以市防汛指挥部通知书下达至有关责任单位,限期完成。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了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了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畅通,实现了自动实时测报。防汛各项措施得力,准备扎实有效,确保了全市安全度汛。 今年是近几年来防台抗台任务最艰巨的年份,我市总共遭受了5次台风的外围影响或正面袭击,分别是5号台风“海棠”、9号台风“麦莎”、13号台风“泰利”、15号台风“卡努”和19号台风“龙王”,其中“麦莎”、“卡努”对我市影响较大。在防台抗台过程中,市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决策果断,各镇街、有关部门和单位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有关防台抗台工作的指示,发扬了不怕艰苦、连续作战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做好防台抗台各项工作,认真落实防台抗台措施,夜以继日奋战在防台抗台第一线,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夺取了防台抗台工作的重大胜利。 (四)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得到加强 为确保工程优良、资金安全,我局大力加强了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职责及建设程序的通知》、《义乌市水利水电工程验收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工作程序上、管理力度上加以完善、强化。其中《关于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职责及建设程序的通知》理清了水务局、财政局、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职责,明确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及各环节牵头、参与单位,从项目申请开始到工程初选、工程设计、可研、设计审查、确定工程实施计划、立项、编制工程预算、标的稽核、工程招投标、委托监理、质监、工程开工、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决算、工程拨款等各个环节都作了详细规定,做到了职责明确,程序规范。 (五)水利规划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5年,我市大力加强了水利规划的编制工作。《义乌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义乌市水土保持规划》、《义乌市低丘红壤开发利用规划》、《义乌市渔业发展规划》、《义乌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规划》、《义乌市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工程规划》、《义乌市水利事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义乌市地下水资源调查及开采规划》等一批水利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审查。《义乌市城市防洪规划》、《义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义乌市水利工程总体规划》等已经启动,并已完成初稿编制和审查。 (六)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义乌市是省水利厅确定的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我局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了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2005年我局分两批下达计划用水指标,对全市主要工业用水户和非居民用水户的用水指标进行核定、下达,并与计划用水单位签订计划用水责任书,按季考核用水量,基本实现了对全市工业及其他非居民用水单位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二是积极推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已在中水回灌城南河项目中进行试点,利用市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灌冲洗城南河。三是开展了“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对岩口水库、长堰水库、八都水库等灌区的近1万米干渠进行了防渗衬砌。四是编制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启动了《义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五是启动了水价调整工作,现已完成听证程序。 (七)水务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 我局切实加强水务执法工作,大力开展了违法占用水域执法、违法取水执法、非法采砂和渔政执法为重点的执法活动。2005年,全市共查处违法占用水域案件10起,违法取水案件12起,非法采砂案件11起(有14艘采砂船被搬出义乌江),渔事违法案件12起,调处水事纠纷5起,受理渔业污染案件24起。通过强化执法,有力维护了我市水事、渔事的正常秩序,进一步树立了水务部门的权威,水务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八)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一是大力加强了水库水资源的保护,积极推行清洁养殖理念,实施水域养殖许可制度,禁止在供水水库进行投料养殖,确保了供水水库水资源不受污染。今年共发放水域养殖许可证1100余本,其中规定每个镇街1/3的水域必须清洁养殖,不准投料饲养。二是按照“全水域保洁,分镇街管理,政府适当补助,物业化操作”的思路,大力加强了城区、镇区河道、水库的保洁管理。2005年,我市在佛堂镇、赤岸镇、后宅街道等地进行试点,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单位或个人对全市的江、溪、饮用水源、影响景观、漂浮物较多的水库、山塘进行保洁。现试点情况进展良好。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我局将逐步在全市范围推开,真正实现全水域保洁。三是加强了地下水资源管理,关停了一批城区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域的地下水水井。 (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积极成效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水务局党委和下属12个支部共221名党员按照市委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示精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部署,在创新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在突破中求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了教育实效,达到了预期目的。总结起来,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新成效: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取得了新成效。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深化了对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增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上取得了新成效。各支部立足本职工作,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目标方向,落实了措施办法,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推进各项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改革和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我局坚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推动水务工作的有效载体,使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切实抓好防汛工作和城市用水调度工作,大力加强了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四是密切联系群众,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上取得了新成效。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仅使党员领导干部经历了一次党性理论再教育、再提高,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特别是通过开展谈心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交流了思想,联络了感情,拉近了关系,使广大党员主动认识到自身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与先进性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立学立改,主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意识。五是务求实效,在促进整改、解决实际问题上取得了新成效。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每位党员都对照党性分析材料,结合党组织和群众的评议意见,对个人思想、工作、作风、纪律等方面的问题作了深入反思,制订了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十)各项中心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2005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创建、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认真做好国家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和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各项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创建巡查、“三禁”控制等工作,全面开展了二次水箱清洗,共清洗二次供水水箱6400多只,确保了城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和园林城市作出了较大贡献。开展消防安全整治,进行社会治安检查,做好信访处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确保了水务系统各单位的稳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加强监督检查,党风廉政和计划生育工作总体情况良好。 在总结与肯定2005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水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工作效率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够强,科室之间协调沟通不够,部分单位还存在违纪问题、技术科室力量薄弱、执法力度不够大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6年水务工作思路 2006年水务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人本水利、生态水利、法治水利,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和安全的水环境支撑。 2006年水务工作重点是构建八个体系: (一)以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工程、防办能力建设为重点,构建防灾减灾安全体系 1、加快千库保安工程建设,提高水库安全水平。2006年计划安排千库保安28座,其中续建7座,新建11座,前期准备10座。 2、加强山塘的除险加固工作。2006年计划完成30座左右山塘的除险加固任务。 3、建立健全山塘水库巡查制度,扩大巡查范围。进一步加大对山塘水库巡查工作的资金投入,落实好巡查人员和经费。扩大巡查范围,把山塘也列入巡查范围。 4、大力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2006年计划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33公里。在建设中要进一步贯彻生态理念,实现安全与生态的有机结合。 5、加强防办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快防汛正规化和信息化步伐,加强水文报汛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提高防汛抗旱预测、预报、预警工作水平和指挥决策能力;完善防汛防旱防台工作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做好防汛物资、设备采购、储备工作;加强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建设。 (二)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为重点,构建用水安全体系 1、抓好巧溪水库除险扩容工程、双管分质供水工程、双江水利枢纽工程、枫坑水库扩容工程、八岭坑水库、水涧引水工程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巧溪水库除险扩容工程大坝要在汛前达到度汛要求;双管分质供水工程、双江水利枢纽工程完成可研论证,如果可行,则抓紧开展初步设计等工作;枫坑水库扩容工程抓紧完成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八岭坑水库、水涧引水工程继续做好前期工作。 2、大力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用水条件。2006年计划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40项,改善5万农村居民的用水条件。根据义乌市实际情况,从三个层面推进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一是实行城镇水厂辐射供水。重点是城镇周边农村,通过城镇自来水管网延伸,把自来水辐射到周边农村;二是实行区域集中供水。重点是在水源能够保证,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实行连片集中供水;三是实行点状分散供水。重点是在附近没有较大供水水源,地势起伏较大的农村,实行点状分散供水。 (三)以水域保洁、清洁养殖、水资源管理、水域管理、水土保持为重点,构建水环境安全体系 1、积极开展水域保洁,改善生态环境。按照“全水域保洁,分镇街管理,政府适当补助,物业化管理”的思路,积极开展水域保洁工作。在佛堂镇、赤岸镇、后宅街道等地试点成功基础上,在全市范围推开,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单位或个人对全市的江、溪、饮用水源、影响景观、漂浮物较多的水库、山塘进行保洁。 2、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行清洁养殖理念和技术。大力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禁止在供水水库进行投饲养殖,确保水资源不受污染。对已受污染的水源,也要通过治理、保护等措施,使水质得到改善。 3、开展农村清洁水源行动,在每个村建立一个清洁水源。由市政府、各镇街分别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清洁水源建设,补偿因保护水源而对养殖造成的损失,通过努力,使全市每个村都有一个清洁水源。 4、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根据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的规定,禁止城镇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域内取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继续使用地下水,有计划有步骤地封停一批地下水井。 5、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做到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大力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治水土流失。 (四)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重点,构建节水型经济社会体系 1、提高水价,以价格杠杆调节用水行为。抓紧开展城区自来水水价调整工作,尽早出台新水价。 2、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努力实现有序用水。重点做好全市主要工业用水户和非居民用水户的用水指标核定、下达工作。 3、推行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积极在企业、城市社区推行中水回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重点抓好“国际村”中水回用项目试点工作。 4、发展节水灌溉,改善城乡用水结构。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微滴灌技术,大幅减少农业用水比例,改善城乡用水结构。开展“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建设,重点改造巧溪水库、岩口水库等灌区。 5、推行节水器具,减少生活用水浪费。鼓励企业采用节水设备和工艺,在城乡居民中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加大执法力度,禁止销售超标器具。 (五)以水资源综合规划、城市防洪规划、节水规划、供水规划为重点,构建水利规划体系 1、进一步修改完善《义乌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义乌市农村饮用水安全规划》。《义乌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义乌市农村饮用水安全规划》等已编制完成并进行了论证。要根据论证意见,抓紧进行修改完善,并报市政府审批。 2、加快修编《义乌市城市防洪规划》、《义乌市城乡供水规划》、《义乌市节水规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防洪、城乡供水提出的更高要求,为城市防洪、城乡供水、节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加快对《义乌市城市防洪规划》、《义乌市城乡供水规划》、《义乌市节水规划》进行修编。 3、启动修编《小流域防洪避洪规划》、《小型农田水利规划》。 (六)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构建良性循环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体系 1、稳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水利厅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稳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下属水管单位的性质,理顺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水管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2、稳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和谐自主建管体系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和谐自主建管体系建设。按照省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基层水利工作组织,提高基层水利站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七)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管理为重点,构建政府主导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体系 1、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职责及建设程序的通知》、《义乌市水利水电工程验收细则》等规范性文件,以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为核心,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法规、规范程序。依法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水利建设市场,重点加强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特别是加强在建工程的管理,坚决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2、加强资金管理。会同财政局出台《义乌市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补助标准,对项目资金安排、资金审核拨付、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3、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水利资金筹措机制。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水利投资体制,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水利,建立起多元化的、多渠道的、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强水利资金管理。 (八)以加强党建、廉政建设为重点,构建积极向上的干部职工教育管理体系 1、大力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日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社区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有计划发展党员,补充新鲜血液,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2、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切实加大廉政建设监督力度,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在工程建设领域开展“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创建活动。 3、开展学习型单位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在职教育,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水务队伍的素质。 4、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考核责任制,加强365便民服务水务窗口建设,加强干部职工的管理,切实推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机关效能。 义乌市水务局 二OO五年十二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