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公开 > 后宅街道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0026090470/2007-131730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党政办

  • 成文日期:

    2007-12-2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后宅街道2006年工作总结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09-07-02 09:2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后宅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抢抓机遇,扎实苦干,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工业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销售产值36.4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外贸出口9.2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招商引资101万美元,完成技改投入1.5亿元。

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新增省级著名商标2个,金华市著名商标2个,金华市知名商号2个,新增省级新产品科技项目2项。

二、农业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加大扶农力度。今年共补助资金3719万元。建立早稻示范畈213亩,水稻强化栽培示范畈120亩。积极实施“沃土工程”,在塘下等9个村实施沃土工程1000余亩,完成土地流转2000余亩。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其中省级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个,新获国家级绿色食品2个。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3家,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推进高标准平原绿化示范村建设。建成坞灶、红塘畈等8个市级示范村。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20亩。进一步加强护林队的管理,今年新组建寺前、马交塘两支森林消防队,新增和更换了消防设备,有效遏制森林火灾,森林受灾面积控制在8‰以内。

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1座,小型山塘塍加固砌石及新开挖1座;投资815万元完成洪巡溪改造等万里清水河道工程4处,投资135万元完成溪治理工程6个。

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东北路、商城大道、宗泽北路等通站道路的建成通车,确保了新客站如期投入使用。相继建成遗安北路、2座垃圾中转站、2座公厕。完成了第三污水处理厂污水干管配套工程设计论证和市自来水总管通湖门工作片供水工程设计论证,争取在年底前开工建设。

标准农田建设有序展开。立项标准农田改造600亩,建设用地复垦200亩,垦造耕地200亩,已完成标准农田改造181亩,其它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计划于07年1月底前全部完工。

拆迁安置取得重大进展。为使1143户拆迁户早日安居,街道成立分户报批、土地平整2个工作组,齐头并进。完成分户审批972户,开工建设415户,235户已结顶。其余在12月底前完成抽签定位。

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果。安居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千亩住宅区273亩地块成功出让开发,将建设成我市第一个CLD(中央生活区)。

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亮点

大力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建立全民动员、四级联动、分级负责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机制。街道制订了《新农村建设若干配套补助政策》和《清洁家园创建考核办法》,鼓励村干部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全街道共配备了134名保洁员,其中8个村采用市场化管理机制。对街道47座垃圾房的垃圾清运进行统一招标,并对清运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抓队伍、抓制度、强考核、抓教育,卫生保洁人员不到位、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的现象基本得到解决,极大改善了农村整体环境。

村庄整治成效明显。全面完成8个村的环境整治,扎实推进道路硬化、自来水、绿化、穿衣戴帽、污水处理等工程。三川塘等12个村投资757万元完成道路硬化工程;投资470万元完成8个村20余万平方米的“穿衣戴帽”工程;投资270万元完成16个村共49240平方米的村庄绿化工程。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工程,投资300余万元完成永宁等11个村的自来水改造工程;建成岭口水库供水工程,可惠及8个村7000余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坚持因村制宜,率先在岩南、坞灶两个村试点,成功实施排污处理湿地植物吸收装置的试点工作,投资300余万元实现红塘畈等9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成125个厌氧池。

努力推进新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小高层建设,下余山村规划建设2幢占地1000平方高18层的农民公寓,土石方工程完成50%,拆除旧房25户。10个村结合铁路移线拆迁开展旧村改造新社区建设,拆除旧房1143户,开工建设415户。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举办被征地劳动力农民就业洽谈会和就业培训,共有528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市场带百村工作成效显著,街道共有经纪人68户,从业人数达3776人,1-10月份实现加工费702万元。

五、全力打造平安后宅,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果

1、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有效遏制刑事案件的高发态势,街道坚持群防群治,打防结合。积极开展“综治进民企”工作,27家100人以上企业建立了综治室,13家安装了CK自动报警系统;51家50人以上100人以下企业建立了综治工作小组;1202家不足50人企业各确定了一名综治工作联络员。重视矛盾纠纷调处。1-11月共发生民事纠纷840起,调处成功785起,成功率93.5%。全面推行外来人口“人性化管理,本地化服务”工作机制,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各村(居)设有专职外来人口管理员,在50家企业建有外来人口远程申报站,进一步完善外来人口登记工作。1-11月,共登记外来人口39064人,出租房屋7042间,发证率100%。全力以赴做好信访工作。积极开展双信访工作“双基”建设,完成“信访进民企”工作。通过下访约访、分类梳理等方式,有效解决信访重点、难点问题。1-11月,共受理、处理来信117起,接待群众来访310起,全部予以办结或办理,处置进京上访事件3起。

2、加强公共安全。继续加强对农村卫生室的管理力度,提升品位,树立典型。加强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共检查企业1149家,取缔无证和制售假冒商品企业3家,取缔非法行医单位6个,取缔食品加工企业8家。全力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防治等工作。11月,街道初步通过省卫生服务示范社区考核验收。

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共组织各类大检查、专项整治8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404家,排除整治“三合一”企业253家,整治率达到100%。其中,依法关停227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查处“无证”生产企业145家,强制搬迁企业3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确定每月16日为安全生产日,全体干部工作员下村检查联村联企企业。同时积极开展下余山村新农村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着重解决人企分离、产房安全双通道、村级安全管理制度等问题。加强安检队伍建设,重新组建义务消防队113支。组建平安企业45家,培育安全示范达标企业16家。

3、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共有6715名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西何1000余人正在办理。全面开展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全街道共有44801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22%,位居全市前茅。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000名,工伤保险7500名。积极贯彻实施劳动法,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1-11月,共调解劳资纠纷349起,涉案金额97万元,调处工伤案件11起,意外死亡案件1起,调处成功2起50人以上集体劳资纠纷。认真开展“春雷”行动,共检查企业146家,清退童工12名。滩坑水库移民工程顺利推进,31名移民落户下余山村,新居已建成。

六、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生态市建设取得新突破。街道对照生态市创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岩南等19个村已被市政府正式命名为生态村。

一是抓整治,清理心安溪1420m溪底淤泥,取缔无证社会摊点105处,拆除乱设广告牌32处。搬迁“三沿五区”坟墓543穴。二是抓绿化,完成退耕还林320亩,完成通站道路等主要道路两侧10.36公顷绿化,完成梅山陵园绿化200余亩,岩南、坞灶等生态村完成11300平方绿化,单位附属绿地绿化3.58公顷,零星空闲地绿化2000余平方。三是抓治污,污水处理第三分厂无障碍施工,华大压铸、鸿运、华灵等三家企业的污水排放达到规定的标准。完成首批13个村的水面保洁工作。

2、文教事业取得新发展。在“双建设”基础好的10个村率先开展“乡风文明村”创建活动,积极开展以跳舞、打篮球为主的文化体育活动,有60%以上的农村坚持每晚开展跳舞活动,蔚然成风,成为后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努力形成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道德新风尚。   

积极开展“春蕾助学”活动。结对贫困学生55名,资助款达4万余元。完善布局调整工作,筹建了后宅第二小学。完成了后宅中学二期工程建设和塘李小学的改造,湖门小学扩建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加强社区教育学院的网络建设,10月份通过“省级示范成人技校”验收。

3、计生工作取得新进步。狠抓春秋两季的查环妇检工作,今年两次三查妇检率达99.6%。计生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共征收社会扶养费223万元。进一步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形成正常化、规范化的计生工作综合治理格局。一年来落实计生四项手术数450例,计生符合率97.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0﹕104。

七、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1、狠抓干部队伍,注重工作落实。制定完善《干部工作员月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以制度来管人,以制度抓工作。如《信访工作全员责任制》中规定,如果各职能科室、联村干部工作不到位,引起上访的,按性质扣当月考核奖180、300、600、900元不等。对各科室采取年终考核,排名落后的不享受镇长基金。以促进干部工作员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树立专注理念,为促进各项工作完成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切实抓好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街道共有60个(居)、1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767名党员参加了教育。各支部积极深化“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为1056位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慰问品计30余万元。通过学习与实践结合,边学边干,切实为群众解决一批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大增强了干部工作的自学性,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工作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

规范各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三联”工作制、每周二街道村联合办公制、政法例会制、信访例会制及“三重”工作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制。

完善365便民服务站建设,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提速活动,努力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1-10月共受理3856件/次(不包括大量未记录事件)。群众事情办理率为100%,满意度达98.5%。

2、主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开展 “干在实处,开好新局”主题活动。结合主题活动,街道成立了8个工作小组,分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切实抓好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拆迁安置、重点工程等十大工作任务。特别是在新客站开通之际,街道组织开展了“迎客站、美环境、讲文明、树新风”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就农村环境整治、城区环境整治、环境整治综合执法、治安整治等进行专项整治。开展“万人清扫,千人整治”活动,各村(居)进行了卫生大清扫,街道干部、各部门、学生、教师等上街文明劝导及卫生大清扫,转变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卫生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与环境整治行动。活动期间,拆除高速公路视线内工棚、农业企业违章乱搭乱建以及城区乱搭乱建共计5505平方米。

3、基层组织战斗力得到增强。继续开展以“三有”目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大力开展“五星”级支部创建、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巩固马踏石、曹村、何界、俊塘、陈宅、寺前、雅楼、新华、下余山、塘下等10个五星级支部,争创前毛店、洪华、叶宅等3个新一轮五星级支部,着手开展十二山头、下畈、杨畈田、岭脚、湖门、下旺等6个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转化。

重点解决26个办公场所面积少于50平方米的行政村办公场所建设,其中16个为新建。街道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完成了26个村的办公场所建设并相继投入使用,改善了农村办公条件。

完善村(居)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认真开展“创业承诺制”、“回头看”活动。201项创业承诺已完成118项,82项正在进行中。通过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实施,激发了创业热情。

切实解决5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的党员发展问题,6个村支部已全部发展。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化商会党组织建设。一年来,新成立企业党支部6个,3家正在组建。

过去一年,不仅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我们在丰富的实践中思想认识得到升华,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街道上下紧紧抓住新客站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开展“干在实处,开好新局”主题活动,继续发扬“刚正勇为、顾全大局、求真务实”的后宅精神,铁路移线等重点工程全面开花,拉开了作为城市功能区的框架,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