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义乌市环境质量公报

发布时间:2010-01-18 16:5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二00九年义乌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2009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污染物减排,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全市环境质量状况逐渐转好。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之规定,发布2009年度义乌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一、综述

一年来,我市在社会经济回暖走强的良好形势下,实现了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地表水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总体呈现好转趋势,生活污染仍是造成我市地表水水质超标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与去年持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则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三级标准,酸雨问题仍然突出;全市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交通噪声状况比上年有所改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略有下降,区域噪声来源仍以生活噪声、交通噪声为主;全市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基本得到有效利用或处置。

二、水环境

地表水

2009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我市的16个地表水断面开展了6次常规监测。在96站次常规监测中,劣Ⅴ类水为22站次,占22.9%;Ⅴ类水为20站次,占20.8%;Ⅳ类水为25站次,占26.0%;Ⅲ类水为29站次,占30.2%。与2008年相比,劣Ⅴ类水比例下降7.3%,Ⅴ类水比例上升3.1%,Ⅳ类水比例下降6.3%,Ⅲ类水比例上升10.4%。

义乌江的8个监测断面中,义东桥断面水质达到劣Ⅴ类,属重度污染;低田、杨宅断面达到Ⅴ类,属中度污染;南江桥、画坞坑、候芹渡断面达到Ⅳ类,属轻度污染,兴中桥和塔下洲断面达到Ⅲ类,水质较好。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与2008年相比,义乌江两个入境断面义东桥和画坞坑氨氮浓度分别上升了2.9%和5.9%,出境断面低田氨氮浓度下降了5.0%;两个入境断面义东桥和画坞坑总磷浓度分别下降了27.8%和29.2%,出境断面低田总磷浓度下降了8.6%。

大陈江的3个监测断面中,外朝塘断面水质达到Ⅲ类,邢宅断面水质达到Ⅳ类,龙潭断面水质达到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

城内河水质较差,4个监测断面中除绣湖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外,其他断面水质维持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氟化物等。

洪巡溪石斛桥断面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多项水质指标均为劣Ⅴ类。

交界断面

2009年对5个交界断面开展了每月一次共计12次常规监测。全年低田和龙潭2个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Ⅴ类,与去年相同;出境石斛桥断面水质继续维持劣Ⅴ类。按月统计,出境低田断面达到Ⅲ类标准3次,Ⅳ类5次,Ⅴ类0次,劣Ⅴ类4次。同期入境义东桥断面达到Ⅲ类标准0次,Ⅳ类3次,Ⅴ类1次,劣Ⅴ类8次。相比2008年,低田断面Ⅲ类水增加1次,Ⅳ类水增加1次,主要污染物氨氮浓度与2008年持平,总磷浓度下降了4.7%。

2009年省环保厅根据《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9]91号)办法要求,对各市县的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进行保护管理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我市出境断面水质未达到功能要求且劣于同期入境水质,但好于去年同期出境水质,因此考核结果为“合格”。

饮用水

2009年八都水库、横锦水库两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柏峰水库、卫星水库两个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9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5506.58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2098.72万吨,占排放总量的38.11%,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407.86万吨,占61.89%。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4893.42吨,其中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379.09吨,占排放总量的28.18%,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3514.33吨,占71.82%。全市氨氮(NH3-N)排放总量为484.63吨,其中工业企业和城镇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为分别为415.21吨和69.42吨。

三、大气环境

2009年义乌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74,与2008年略有上升。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14天,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6.0%。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物的年均值分别为0.047mg/m3、0.040mg/m3、0.097mg/m3,年日均值均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2008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略有上升,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浓度略有下降。

2009年降水pH值分布范围为3.57~5.70,全年酸雨频率为98.1%,酸雨量占总降水量的比率为98.7%,分别比2008年上升了4.6%和2.9%。

废气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797.00吨,其中工业来源排放量为3599.00吨,占排放总量的94.79%,生活及其它来源排放量为140.00吨,占总量的5.21%。氮氧化物排放量为5594.88吨,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094.88吨,占排放总量的55.32%,生活及其它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500.00吨,占排放总量的44.68%。烟尘排放量为2806.69吨,工业和生活及其它排放量分别为2304.69吨和502.00吨。

四、声环境

交通噪声

2009年我市的交通干线声环境质量相比上年有所下降。全市主要交通干线的平均车流量为3112辆/小时,比2008年增加411辆/小时;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为67.8dB(A),比2008年上升0.2dB(A)。交通干线噪声超标路段占交通干线总长度的17.1%,比2008年上升8.7个百分点。

功能区噪声 

从监测数据看,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相比上年有所下降。各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变化情况为:居民文教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从2008年的54.2dB(A)上升至57.6dB(A) ,混合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则从2008年的57.4dB(A)上升到58.9dB(A),工业集中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从2008年的58.2dB(A)上升到60.1 dB(A),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从2008年的68.3dB(A)上升到68.5dB(A)。

区域环境噪声

2009年义乌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4.7dB(A),相比2008年下降了0.1dB(A)。从声源状况看,我市噪声来源以生活噪声、交通噪声为主(详见下图)。从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和人口分布情况看,以51-55dB(A)和61-65dB(A)范围为主,声级覆盖面积分别占总网格面积的69.23%和9.89%,声级覆盖人口分别占总网格人口的71.78%和9.81%。

 

 

五、工业固体废物

200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34万吨,比上年增加0.8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9.96万吨,处置量0.3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其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825.00吨,处置量为3825.00吨,均转移至周边有危险废物经营处置许可的单位进行处置,处置率100%;城区医疗卫生废物产生量为689.28吨,均由金华市莱逸园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收集、转移、集中处理,处理率100%。

另外,还专门成立了市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负责加强全市范围内的固体废物监管、处置工作。

六、环保工作专题

主要污染物减排

根据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要求,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全力推进污染减排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893.4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3739.00吨,分别比2008年下降了5.92%和7.17%。   

生态环保建设    

截至2009年底,已创建成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6个、金华市级生态街道1个、金华市级生态村21个、义乌市级生态村280个,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绿色饭店1家、绿色社区1个、绿色家庭1户、省级绿色学校10所、绿色社区6个、绿色饭店9家、绿色企业11个、绿色医院2家、绿色家庭14户。目前后宅、城西、稠江正在申报金华市级生态街道,大陈红峰等13个村申报金华市级生态村。

环境执法与信访

形成以日常执法为主、错时执法为辅和日常监管为主、上下联动执法为辅的全天候环境监管机制,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近9000人次,检查企业近4000家次。积极开展“环境信访积案”化解活动,答复人大、政协提案6个,完成调处来信、来访、环保“110”投诉1961起,其中上级转办、市长信箱及相关部门转办案件70多起,处理率100%。

辐射监管

全面开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射线装置项目现状环评,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全年开展辐射安全检查56企次,辐射事故发生0起;7个预环评辐射项目通过初步审查,其中Ⅴ类放射源建设项目1个、Ⅱ类射线建设项目1个、变电所及线路项目5个;310个现状环评辐射项目通过初步审查暨初步验收,Ⅲ类射线建设项目20个、移动通信基站290个;10个辐射建设项目通过环保三同时验收,其中Ⅰ类放射源建设项目1个、Ⅴ类放射源建设项目3个、变电所及路线建设项目6个;2枚废旧Ⅴ类放射源安全送贮省库;协助处理辐射纠纷18起;妥善处理辐射纠纷11起,成功回收一枚废弃辐射源,保障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小流域整治

2009年6月,市政府下发了《义乌市小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实施方案》和《义乌市河(溪)流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及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在全市各干、支流设置30个交界断面,由各断面所在镇街的行政一把手任断面长,作为小溪流环境整治责任人,从十个方面对断面的水质目标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等作了详细规定。4月份开始对19个镇街交界断面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开展每月一次的考核监测,并以《义乌市环境质量通报》形式通报结果,将其作为各镇、街道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与建设   

至2009年底,我市已累计创建3个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即八都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柏峰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卫星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另外,根据《义乌市长堰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和《义乌市岩口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及市政府相关批复文件,长堰水库和岩口水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作正深入有序开展,目前库区内的主要污染源已整治完毕,待水体有效净化后即可正式开展合格饮用水源地建设。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

2009年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行政村57个,累计已有214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通过验收(其中纳入统一污水处理厂的有96个行政村,建厌氧池净化池的有118个行政村),全市共建厌氧池容积4万多立方米,年处理生活污水近460万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基本建立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累计完成800余个村(居)1300余口池塘的净化,市属和镇街所属水库已全面实施无投饲清洁养殖,实施清洁养殖水域面积达10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