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2009年全市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全市综合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0-09-26 15: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义乌市2009年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全市综合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2009年全市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2009年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十分困难的财政收支形势,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四个年”活动,按照“保增长、惠民生、优结构、抓改革、强队伍”的工作主线,依法治税、规范理财、深化改革、优化结构、保障民生,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税改革与发展也有新进展,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全市完成综合财政预算总收入130194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四税321892万元,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收入760524万元,社保基金收入219532万元。完成综合财政预算总支出923484万元,其中政府公共预算支出809823万元(含负债支出18748万元),社保基金支出113661万元。
  (一)政府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实现政府公共预算收入760524万元,其中按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当年地方可用资金为727269万元;完成政府公共预算支出809823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支出186803万元,同比增长11.9%;收支缺口通过动用历年结余弥补。具体情况如下:
  1、财政一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862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5.5%,比上年增加8326万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国内增值税67544万元,增长4.5%;其他地方各税276555万元,下降1.4%。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42156万元。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6885万元,为调整预算327730万元的108.9%,比上年决算数增长11.6%。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716万元,同比增长1.1%;公共安全支出38435万元,同比下降0.3%;教育支出89471万元,同比增长25.9%;科技支出16060万元,同比增长5.4%;医疗卫生支出21833万元,同比增长2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243万元,同比增长28%;农林水事务支出20537万元,同比下降7.1%。
  按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09年我市一般预算地方当年可用资金约为353000万元,上年结转可用资金77979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6885万元,全年收支相抵并扣除结转下年支出的项目后净结余150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政府非税收支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完成非税资金收入172975万元,为年初预算97775万元的177%,比上年209366万元下降17%。其中:专项收入33262万元,同比下降43%。主要是慈善基金、人防易地建设费、征地调节金和廉租房保障金收入下降;行政性收费收入4255万元,同比增长13%;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6515万元,同比增长26%,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2385万元;其他收入70352万元,同比下降21%。全市完成政府非税支出214039万元,为年初预算119393万元的179%,比上年203229万元下降5%。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756万元,同比下降51%;公共安全支出9165万元,增长201%;教育支出22845万元,下降7%,其中普通教育908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6408万元,增长8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5万元,增长7%;医疗卫生支出22194万元,增长908%;环境保护支出21881万元,增长349%;农林水事务支出781万元,同比下降54%,主要是由于2008年决算数包含钱塘江干堤加固工程支出1503万元。
  3、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09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201294万元,为年初预算179469万元的112.2%,比上年同期344509万元下降42%。主要是地方教育附加收入6317万元,增长5%;农业发展基金收入2094万元,下降90%;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7945万元,下降24%;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689万元,增长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毛收入197981万元,剔除计提的廉租住房资金、征地调节金、地方社保基金后,净收入175015万元,下降40%;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5941万元,下降34%。
  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220151万元,为年初预算220923万元的99.7%,比上年同期338967万元下降35%。主要是地方教育附加支出15431万元,增长121%;农业发展基金支出20126万元,下降32%;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4359万元,增长54%;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12497万元,增长139%;残疾人就业保障支出1305万元,下降1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57177万元,下降45%。
  4、负债支出18748万元。
  (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09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953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1.7%,比上年同期增长36.9%。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8673万元,增长46%;失业保险基金收入6277万元,增长96%;医疗保险基金收入60134万元,增长23%;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158万元,增长23%;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345万元,增长8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717万元,增长39%;地方社保基金收入17653万元,增长11%;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9万元,下降3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997万元,增长38%。
  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366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04.2%,比上年同期增长38%。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6000万元,增长33%;失业保险基金支出753万元,增长40%;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9675万元,增长31%;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400万元,增长17%;生育保险基金支出760万元,增长17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500万元,增长168%;地方社保基金支出5868万元,增长32%;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00万元,下降3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00万元,增长120%。
  二、2009年财税工作主要内容
  2009年,在各种减收因素影响下,我市财政收入实现了小幅增长,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国地税部门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职能发挥,力促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市财政、国地税部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中应有的作用,着力抓减负、促转型、促消费,有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是按照“企业服务年”活动要求,大力支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大力落实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落实好各项清费减负政策和税费优惠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年共拨付财政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46亿元。累计办理出口退税11.8亿元,办理免抵调库6.54亿元,并落实增值税转型政策减轻企业负担5.07亿元,落实其它税收减免优惠资金1.56亿元,水利基金等其他各类费金减免优惠资金0.63亿元。二是按照“市场开拓年”活动要求,大力支持开放型经济、会展业和旅游业发展,支持出口企业和市场经营户参加境外展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市场“强者恒强”。三是按照“项目推进年”活动要求,努力配合有关部门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资金供给。同时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和完善资金审拨流程,着力提高项目资金审核、拨付效率,有力推动了重点工程建设。四是有效落实促进消费各项政策,实施普通住房补贴等政策,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工作,及时组织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五是积极落实扶持粮食生产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大规模土地流转工作,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二)抓保障民生,力维社会和谐稳定之基。按照“保吃饭、保运转、重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原则,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2009年全市综合预算民生支出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9.8%。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基础设施维护经费保障制度,重点支持村庄绿化工程、农村污水处理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2009年综合预算“三农”投入262308万元,同比增长13.9%。二是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待遇,提高“三老”人员定期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积极稳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确保绩效工资及时发放到位。2009年综合预算教育投入127747万元,同比增长24.4%。四是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发展。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着力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预防和登革热防控等经费保障工作,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五是支援四川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全年共拨付援川资金4506万元。六是加大“文化大市”、“平安义乌”、生态市和“双拥模范城市”建设等投入,确保公共安全支出,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抓增收节支,力保财政收支平衡。面对各种减收增支压力,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察局和省财政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六项规定,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制定实施节支奖励、行政事业单位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出台行政事业单位结余资金管理办法,促进部门单位节支提效。同时,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切实做到依法征管、科学征管、精细征管,全力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国地税部门大力夯实税收数据资料和会统核算基础,深入开展税收调研、分析和预测,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切实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二是加强部门协作,通过开展国地税征管数据比对、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建设、把漏征漏管户管理列入各镇街年度考核、加强委托代征和欠缴税费管理等手段,努力堵漏增收,促进公平税负。三是积极调整优化税种结构,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促进收入结构优化。四是完善社保“五费合征”工作机制,实行社保缴费“一站式服务”。同时严格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五是规范税收执法,强化执法监督、优化涉税服务、加强税收秩序整顿,积极营造和谐纳税环境。
  (四)抓改革突破,力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按照“综合改革年”活动要求,以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目标,深化财政各项改革,有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预算在全省首个以综合预算形式整体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上会审议部门预算单位从2家增加至10家,积极探索绩效预算管理新模式,并实现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信息化系统与市人大联网。二是稳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公共资产管理中心,建立了“财政局-公共资产管理中心-资产占有、使用单位”三个层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三是深化“镇财市管”改革。开展镇(街道)财务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自查、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检查,充实、完善镇街总会计队伍建设,提高镇街财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增加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进一步扩大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范围;密切关注财政资金流量变化,科学合理调度财政性资金,努力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五是完善“金财工程”建设,为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围绕绩效提升,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以绩效提升、规范管理和资金安全为重点,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机制。一是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强化财政内外监督。三是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努力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四是加强基建财务管理,逐步建立工程造价指标体系。五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六是加强会计监管力度,推进多层次会计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提高会计队伍素质。七是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财税法治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第二部分  2010年全市综合财政预算草案
  一、编制2010年综合财政预算草案的背景及意义
  在中央“保稳促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省市采取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作用下,我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但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加上经济回升过程中企业利润下降、经济回升与税收收入滞后性,以及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下调等财税政策持续影响,2010年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增幅收窄,而财政支出增长则呈刚性态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基数提高等促改革、惠民生的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在此形势下,编制好全市2010年综合财政预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重点项目支出,促进我市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我市国际商贸名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预算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编制2010年义乌市综合财政预算草案。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和厉行节约的优良传统,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预算编制与改善民生、以人为本相结合,与政府保稳定、谋发展、促转型要求相一致,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相协调,与单位履责及事业发展计划相适应,与地方财力相匹配的原则,实现我市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国际商贸名城建设。
  (三)基本思路
  坚持科学的财政收支发展观。正确处理组织收入和促进发展、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两个关系,依法科学做好各项收入组织工作。运用财税政策和财税杠杆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好涵养财源工作,在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加快土地出让步伐,适度安排土地出让计划。切实做好财政支出文章,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把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支出,确保各项政策兑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负债搞建设,重点支持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积极探索全口径政府预算编制体系。全口径政府预算包括政府公共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的方法编制。政府公共预算包括一般预算、政府非税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全口径政府预算,有利于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发挥市级财政资金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准确把握市级财力状况;有利于更完整、更全面地监督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2010年综合财政预算收支安排原则
  (一)综合财政收入安排原则及政策要点
  1、政府公共预算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1)积极谨慎安排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回升基础。但经济运行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上经济回升传导至税收增长的滞后性,各项税收政策调整减收因素有待消化,国地税部门对2010年的收入预测尚不乐观,与省指导性意见尚有较大差距。地方财政收入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以上情况,按照积极谨慎原则,我市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按2009年实绩增长7%安排。
  (2)稳妥务实安排政府非税收入。2010年政府非税收入根据2009年当年实际收入剔除一次性收入和政策调整等因素,按当年预计可实现收入测算安排。面对来之不易的经济回升局面,我市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继续落实好减轻企业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的同时,努力做好政府非税收入的组织工作。
  (3)适度安排土地出让收入。随着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以及2009年已准备但尚未出让的大宗土地,为我市房地产业的回升奠定了基础、积蓄了能量,在各镇街和国土部门完成前期准备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土地出让步伐,适度安排大宗土地出让计划。
  (4)努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和政府财力结构。2010年继续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地税局“三个三”工作措施,努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和政府财力结构。根据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利用财税政策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支持第三产业尤其是物流业和商贸服务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增收的新亮点。继续推进企业主辅分离,从存量上做好地方税特别是营业税的征管文章。
  (5)加强财政和国地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完成财政收入目标。面对依然严峻的收入形势,认真开展重点税源监控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工作,完善小税种的征管措施,着力提高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力求在税收征管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2、社保基金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1)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按照“以支定收、应收尽收”原则和各项保险政策、缴费基数、参保人数进行测算安排。
  (2)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因事业单位参保人员缴费基数提高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后财政补助力度加大,基金收入有所增长。
  (3)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有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被征地农村居民一次性缴费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停止执行,参保人数减少,基金收入大幅减少。
  (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因全省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统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原我市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向新政策过渡,基金收入大幅下降。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及政策要点
  (1)2010年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单位为市国资局监管的义乌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义乌小商品城恒大开发有限公司、义乌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和义乌市公用事业有限公司等四大国有企业集团。收入主要包括上述企业利润收入、国有股股利(股息)收入和政府注资等。
  (2)根据《义乌市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四大国有企业集团净利润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的20%作为收益上缴财政,列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二)2010年综合财政预算支出安排原则
  1、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2010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仍按“保吃饭、保运转、重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原则落实。
  (1)优先确保民生投入与机构正常运转。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与机构正常运转,重点做好财政供养人员经费、社抚救助低保经费的保障。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加强节约型政府建设,实行全年预算公用经费“零增长”,一般性工作专项经费比上年略有下降安排。对非急需的办公用房修缮、车辆购置和信息化建设等项目从紧控制安排,固定资产更新一律待资产处置后审核安排,重点用于保障民生支出。2010年综合财政预算安排民生支出494772万元,同比增长9.8%。
  (2)按照“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原则编制、执行镇街财政预算。一是镇街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按实保障,行政事业发展专项与上年基本持平,基本建设项目视财力可能安排,确保实现收支平衡。二是镇街预算支出必须控制在年内可用财力规模之内,杜绝出现赤字。如需列赤字上新项目须报经市政府审批同意。三是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着力缩小镇街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3)继续做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农”和公共安全等重点民生支出的财政保障工作。优先保障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增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甲流和登革热防控公共卫生增支,以及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和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等增支需求,确保上述重点支出增长高于其他财政投入的增幅。
  (4)确保基建盘子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保证市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力度,以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我市经济发展,2010年基建预算支出370559万元,比2009年增加2938万元,增长0.8%。
  (5)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和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等有关政策和精神,2010年共安排扶持企业发展资金3302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长34.1%。一是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安排科技支出15749万元,扶持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保证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积极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加大工业企业技改投入,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营造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安排科技产业化和技改补助奖励等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9750万元;三是重点扶持商贸服务业发展,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断优化商贸服务业发展环境,安排商贸、金融、会展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7527万元。
  (6)充分利用上年结余资金、省补资金和单位支出户结余资金,增加预算可用财力。根据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支计划安排情况,2010财政一般预算当年收支将有较大缺口,因此2009年财政一般预算可用财力结余需全额结转至2010年安排支出。
  2、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1)各类保险基金支出按照“按需安排、足额保障”的原则落实。
  (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较快。主要考虑社保扩面中的“补八延五”参保人员和被征地农村居民一次性缴费转城镇职工待遇人员退休人数大量增加;国家已明确2010年对企业退休人员增资等因素。
  (3)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较快。考虑医保参保人数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加上明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甲类药品大量增加,导致医保基金支出快速增长。
  (4)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作用,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根据《关于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浙人社发〔2009〕101号)文件精神及我市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情况,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
  (5)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较快。主要考虑明年开始实施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退保人数增加,基金支出较大。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及政策要点
  (1)根据国有资本收益规模和2010年必须支出确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规模。
  (2)2010年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内容主要是资本性支出,今后逐步扩大支出范围。
  四、2010年地方综合财政预算收支计划
  根据2009年全市综合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和2010年收支安排的原则和预测,我市2010年综合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如下:
  (一)综合财政收入计划。
  2010年综合财政组织收入计划140198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7%,其中上划中央四税355583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5%;政府公共预算当年收入87355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4.9%;社保基金当年收入1728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627万元。为平衡预算,需安排上年结转收入105528万元,负债收入132000万元,综合财政总收入计划为1639511万元。
  1、政府公共预算收入计划
  政府公共预算当年收入计划为873550万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3300万元,比2009年实绩386255万元增长7%;政府非税收入为80495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53.4%;当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为37975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8.6%。为平衡政府公共预算,需安排历年结转收入99428万元,负债收入132000万元,政府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1104978万元。其中地方综合可用资金为924676万元。
  (1)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计划为432300万元,同比增长6.1%。其中:①当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413300万元,比2009年实绩386255万元增长7%。按现行财政体制,地方财政收入扣除上节省支出后的可用资金约361000万元,考虑到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和省补专项资金规模的不确定性,按谨慎原则以341000万元安排预算,20000万元列预算调节金;②上年结转可用资金19000万元。
  (2)政府非税收入计划为119395万元,同比下降1.7%。其中:当年收入为80495万元,上年结转可用资金为38900万元。
  (3)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为419455万元,比上年增加187975万元,同比增长81.2%。其中:①当年收入379755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毛收入40亿元,剔除按规定计提的征地调节金、社保基金、廉租房建设资金等以后的净收入为341000万元(市级213125万元,镇街127875万元);②上年结转可用资金39700万元。
  (4)省补资金和单位支出户结余可用资金5826万元。在财政资金较为困难情况下,充分利用省补资金和单位支出户结余资金用于安排支出,增加预算可用财力。
  2、社保基金收入计划
  社保基金收入计划179950万元,比上年增加40370万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当年收入计划173850万元,上年结转可用资金61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01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为3627万元。
  (二)综合财政支出计划
  1、      政府公共预算支出1028387万元,比上年增加51143万元,同比增长5.2%。
  (1)一般预算支出36000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37000万元,增长11.5%。为确保单位正常运转、各项事业发展以及落实各项新政策,2010年一般预算支出拟按36亿元安排,超出当年可用财力的1.9亿元,通过上年结余结转弥补安排。其中主要支出情况为: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60865万元,同比下降7.5%,主要是行政成本降低和支出科目调整,原列基本公共服务科目下的国土资源事务支出2010年单独分类;教育支出96970万元,同比增长30.4%,主要是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等;科技支出14278万元,同比增长6.1%;公共安全支出35342万元,同比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951万元,同比增长31.9%,主要是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增长54.4%;医疗卫生支出31686万元,同比增长69.7%;农林水事务支出19656万元,同比增长37.3%;环境保护支出2413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交通运输支出3868万元,同比下降0.6%;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801万元,同比增长41%。
  (2)政府非税支出计划为115033万元,比上年减少4360万元,下降3.7%。主要为:①收费部门的成本性支出及弥补预算内保障不足所需经费约4亿元;②广电、报社、工商学院公路段等列收列支单位预算支出28455万元;③征地调节金、人防易地建设费、国有资产发展等专项支出32578万元;④非税支出预备费7000万元和年初预留3500万元等。
  (3)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为415528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94605万元,增长88.1%。主要为:①以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的教育系统基建支出15575万元;②以残疾人保障金安排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康复专项经费5245万元;③以土地出让金安排的全市土地开发成本和环保、文化、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22490万元;④镇街出让金结算补助支出85000万元;⑤政府性基金预备费10000万元和年初预留等。
  (4)省补资金和单位支出户结余安排支出5826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主要为相对固定的省补资金支出和有一定结余的教育、政法等部门支出。
  (5)负债支出计划132000万元,比上年减少176000万元,下降57.1%。2010年,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保重点、保续建、保民生”的基本建设预算安排原则,具体视执行情况安排实际负债。
  2、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57274万元,比上年增加48002万元,同比增长43.9%。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0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7.5%;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48540万元,比上年增长38.8%;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040万元,比上年增长58.0%;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700万元,比上年增长6.3%;生育保险基金支出80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00万元和再就业基金支出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5%和3.4%。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627万元。
      2010年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内容为内陆口岸一期工程注入资本金。2009年市政府明确内陆口岸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资本金43200万元由财政注入,2009年市财政根据工程进度实际已注资39573万元,余额3627万元2010年注入。
  (三)综合财政预算结余
  1、政府公共预算结余28289万元。
  其中:①如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如期实现,则一般预算资金调节金20000万元,视收入到位情况安排。②非税资金结余4362万元,主要为报社、殡仪馆等列收列支部门的专项资金结余;③政府性基金结余3927万元。主要为不可调用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和彩票公益金等。
  2、社会保险基金结余22676万元
  其中: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1406万元,医疗保险基金结余551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396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结余130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结余5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支定收,无结余。
  五、2010年财税工作主要任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经济回稳势头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按照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紧扣市委市政府“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按照“抓落实、求创新、谋突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忧患意识,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围绕涵养财源,完善扶持机制,促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着力完善扶持机制,促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整合财税资源,重点支持整合拓展经济开发区和义乌工业园区等10大发展平台建设。二是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三是精心把握项目重点和轻重缓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四是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工作。五是完善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大力支持发展都市农业。
  (二)围绕优化结构,完善保障机制,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完善保障机制,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大“三农”投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二是支持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经费保障。四是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公平。五是进一步落实文化、“平安义乌”、“生态义乌”建设和十大民生实事等所需资金,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围绕组织收入,完善征管机制,确保收入平稳增长。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依法组织收入,完善税费征管机制,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认真做好经济、财政税收联动分析、预测,探索建立税源监控平台,加强重点税种管理和地方小税种源头控管,切实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四)围绕深化改革,完善理财机制,推进财政科学精细管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理财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试编项目绩效预算;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探索全口径政府预算编制体系;积极落实各项财政管理考核办法;深化人大在线监督系统管理,扩大部门预算上人代会审议范围。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三是深化“镇财市管”改革,不断提高镇街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四是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五)围绕绩效提升,完善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以绩效提升、规范管理和资金安全为重点,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监管机制。一是积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强化财政内外监督。三是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努力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四是加强基建财务管理,逐步建立工程造价指标体系。五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六是加强会计监管力度,推进多层次会计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提高会计队伍素质。七是进一步加强财税法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财税法治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各位代表,完成2010年预算和各项财税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尽好责,履好职,充分发挥财政所承担的物质基础、政策手段和体制保障作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建设国际商贸名城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