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义乌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发布时间:2012-01-08 17:0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年义乌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之规定,现发布2011年度义乌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一、综述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创新创优 提质提效”主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义乌市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的决定》,持续围绕生态市巩固建设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两个中心,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切实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果。7月,环保部正式授予义乌“国家生态市”称号。一年来,在顺利获批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形势下,我市基本实现了各项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区域环境趋稳。地表水水质基本稳定,局部区域略有下降;供应我市自来水的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达标率为100%;城区空气质量比去年略有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环境噪声基本达标,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区域噪声比2010年各有升降;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基本得到有效处置或利用。

二、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环境

地表水

2011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我市的16个地表水断面开展了6次(1次/单月)23个项目的常规监测。

监测数据表明:在95站次常规监测中(2011年11月,义乌江候芹渡断面因上游进行管道施工改造而未取到水样监测),劣Ⅴ类水为9站次,占9.5%;Ⅴ类水为20站次,占21.0%;Ⅳ类水为15站次,占15.8%;Ⅲ类水为52站次,占54.7%。相比2010年,劣Ⅴ类水比例上升2.6%,Ⅴ类水比例下降1.9%,Ⅳ类水比例下降4.0%,Ⅲ类水比例上升3.2%。

义乌江的8个监测断面中,义东桥、杨宅断面水质达到Ⅴ类,属中度污染;画坞坑、候芹渡断面达到Ⅳ类,属轻度污染,兴中桥、塔下洲和低田、南江桥断面达到Ⅲ类,水质较好。流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与2010年相比,各断面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大陈江的3个监测断面中,外朝塘、邢宅断面水质达到Ⅲ类,龙潭断面水质达到Ⅳ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城内河道4个监测断面中除绣湖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外,其他断面水质维持Ⅴ类,主要污染指标有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

洪巡溪石斛桥断面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多项水质指标均为劣Ⅴ类。

交接断面

2011年对我市的5个地表水交界断面开展了每月一次包括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7个项目的监测。低田、龙潭、石斛桥3个出境断面,其中低田全年水质达到Ⅲ类,龙潭达到Ⅳ类,石斛桥水质维持在劣Ⅴ类。按月统计,出境低田断面达到Ⅲ类标准7次,Ⅳ类3次,Ⅴ类2次,劣Ⅴ类0次。同期入境义东桥断面达到Ⅲ类标准3次,Ⅳ类4次,Ⅴ类2次,劣Ⅴ类3次。流域主要污染物仍为氨氮和总磷,义乌江出境低田断面氨氮和总磷浓度相比上年均略有上升。

2011年省环保厅根据《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9]91号)办法要求,对各市县的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进行保护管理与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我市出境断面水质未达到功能要求且劣于上年出境水质,但好于同期入境水质,因此考核结果为“良好”。

饮用水

2011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八都水库、横锦水库两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柏峰水库、卫星水库两个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了12次(1次/月)28个项目的常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4个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达标率为100%(结果见表1)。

表1  2011年各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

 监测项目

评价标准

标准限值

八都水库

柏峰水库

横锦水库

卫星水库

pH

6~9

/

/

/

/

/

溶解氧

5

mg/L

8.9

9.0

8.4

8.6

高锰酸盐指数

6

mg/L

1.3

1.2

1.3

1.3

化学需氧量

20

mg/L

<5

<5

<5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4

mg/L

<2

<2

<2

<2

氨氮

1.0

mg/L

0.052

0.052

0.062

0.064

总磷

0.05

mg/L

0.010

0.016

0.012

0.014

总氮

1.0

mg/L

0.985

0.797

0.910

0.759

1.0

mg/L

<0.01

<0.01

<0.01

<0.01

1.0

mg/L

<0.01

<0.01

<0.01

<0.01

氟化物

1.0

mg/L

0.13

0.20

0.16

0.16

0.01

mg/L

<0.0005

<0.0005

<0.0005

<0.0005

0.05

mg/L

<0.0005

<0.0005

<0.0005

<0.0005

0.0001

mg/L

<0.00005

<0.00005

<0.00005

<0.00005

0.005

mg/L

0.0002

0.0002

0.0005

0.0002

六价铬

0.05

mg/L

<0.004

<0.004

<0.004

<0.004

0.05

mg/L

<0.001

<0.001

<0.001

<0.001

氰化物

0.2

mg/L

0.002

0.002

0.002

0.002

挥发酚

0.005

mg/L

<0.002

<0.002

<0.002

<0.002

石油类

0.05

mg/L

<0.05

<0.05

<0.05

<0.0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mg/L

0.04

0.04

0.04

0.04

硫化物

0.2

mg/L

0.01

0.01

0.01

0.01

粪大肠菌群

10000

/L

95

72

95

88

硫酸盐

250

mg/L

9.70

7.50

7.58

8.00

氯化物

250

mg/L

1.30

1.03

1.38

1.32

硝酸盐氮

10

mg/L

0.90

0.67

0.78

0.56

0.1

mg/L

<0.001

<0.001

<0.001

<0.001

0.3

mg/L

<0.001

<0.001

<0.001

<0.001

(二)大气环境

2011年义乌市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平均值为72,相比2010年均值73略有改善;API指数≤100的天数为328天,占全年天数的89.9%,比2010年上升4.4%,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三项污染物的年均值分别为0.044mg/m3、0.040mg/m3、0.094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与2010年相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均上升了0.005 mg/m3,可吸入颗粒物下降了0.002 mg/m3,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

2011年共采集降水样品97个,其中酸雨样品92个,酸雨频率94.8%,相比2010年下降了3.6%;2011年降水量1473.1mm,其中酸雨量1443.2mm,酸雨量占总降水量的97.8%,相比2010年下降了1.8%;2011年降水pH值分布范围为3.91-6.35,pH值年雨量加权平均值为4.48,相比2010年上升了0.24。

(三)声环境

交通噪声

2011年我市的交通干线声环境质量相比2010年有所好转。全市主要交通干线的平均车流量为3089辆/小时,相比2010年上升303辆/小时;道路交通干线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为67.8dB(A),和2010年持平。交通干线噪声超标路段占交通干线总长度的34.1%,比2010年下降9.3个百分点。

功能区噪声

2011年居民文教区、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相比2010年各有升降。各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变化情况为:居民文教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从2010年的52.2dB(A)上升到53.5dB(A),混合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则从2010年的53.8dB(A) 下降到52.6dB(A),工业集中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从2010年的59.2dB(A) 上升到60.1 dB(A),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昼夜等效声级从2010年的66.2dB(A) 下降到61.4dB(A)。

区域环境噪声

2011年义乌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4.5dB(A),相比上年下降0.2dB(A)。从声源状况看,我市噪声来源以生活噪声、交通噪声为主(详见下图)。从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面积和人口分布情况看,以51-55dB(A)和56-60dB(A)范围为主,声级覆盖面积分别占总网格面积的45.1%和46.2%,声级覆盖人口分别占总网格人口的41.2%和49.7%。

 

三、污染物排放情况

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市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

(一)废水

2011年,全市工业企业废水排放量为1990.82万吨,化学需氧量(CODcr)排放总量为1985.27吨,氨氮(NH3-N)排放总量为122.27吨。

(二)废气

2011年全市工业企业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5389.10吨,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1739.82吨,烟(粉)尘排放量为1667.33吨。

(三)工业固体废物

2011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0.03万吨,比上年增加2.2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29.58万吨,处置量0.447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其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0.4474万吨,处置量为0.4474万吨,均转移至周边有危险废物经营处置许可的单位进行处置。城区医疗卫生废物产生量为944.02吨,均由金华市莱逸园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收集、转移、集中处置,处置率100%。

四、环保工作专题

生态示范创建

20117月,环保部正式授予义乌“国家生态市”称号。另外,2011年新创建浙江省生态街道2个、金华市生态村75个,正在创建金华市级生态街道3个、义乌市生态村50个。

主要污染物减排

2011年我市持续开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33%和2.63%,圆满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美丽乡村行动

根据《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我市着力推进宜商、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度我市被评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市共创建美丽乡村达标村217个、金华市村庄整治示范村9个;完成20个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和1个省级“三沼”综合利用项目;完成8个太阳能热水器推广与利用示范村和10 个太阳能集热示范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8.4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5%;申报并成功立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1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3个,待批1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20个,绿色食品认证数1个。

绿色系列创建

2011年,新创建省级绿色家庭2户、绿色社区5家;金华市级绿色家庭2户,金华市森林村庄2个,金华市绿化示范村25个,义乌市级绿色家庭98户,义乌市级绿色医院3家。

排污权交易工作

在《关于推进我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义乌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义乌市排污权抵押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其中,《义乌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1月4日由市政府下文实施。

机动车尾气监管

目前,我市已建成两个机动车环保检测站,开设12条检测线,并于11月份全面启动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对全市的机动车核发黄绿环保标志、运用机动车尾气监控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按照《义乌市机动车污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采取限期治理、限期淘汰、限制行驶区域等强制措施,进一步鼓励和推广清洁燃油、天然气混合型动力的汽车。

辐射安全监管

围绕“安全”、“合法”、“和谐”三大目标,通过落实企业每日安全检查登记制度、每月放射源监管巡检制度,开展放心熔炼企业创建,举办辐射事故应急演习及“绿色和谐”电磁活动,认真做好各项辐射管理工作,加强辐射安全知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