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2012年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3-03-18 09:0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3年3月5日在义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义乌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义乌市2012年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综合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关于2012年综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部署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心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着力发挥财税的“支撑、保障、引导”职能,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城乡转型升级和财税事业健康发展。  (一)综合财政预算收支总体情况  2012年全市实际组织综合财政预算总收入1834667万元,下降34.4%。其中:政府公共预算收入1437017万元,下降49.3%;社保基金收入391462万元,下降8.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188万元,增长41.6%。  扣除上划中央四税440447万元,根据现行财政体制初步结算,地方综合财政预算可用资金约为137.64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公共预算可用资金约97.87亿元,社保基金可用资金39.1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用资金0.62亿元。具体待省与市县财政体制正式结算后可能略有变动。  2012年综合财政预算总支出1547915万元,下降3.9%。其中政府公共预算支出1271135万元(含负债支出8188万元),下降10.3%;社保基金支出270934万元,增长43.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846万元,增长18.8%。  (二)政府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政府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政府公共预算收入1437017万元,扣除上划中央四税440447万元后,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收入996570万元,根据现行财政体制初步结算,可用资金约97.87亿元。  ⑴公共财政预算(原一般预算)总收入1014635万元,首次跨上百亿台阶,按新财政体制增长12.5%,按老财政体制增长9.4%。剔除上划中央四税后地方财政收入574188万元,按新财政体制增长13.8%,按老财政体制增长10.4%,完成年初计划的100.2%。  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76555万元,增长10.0%。另通过财政体制下达我市地方债资金20000万元(义乌至武义公路18000万元、保障性住房稠江地块项目2000万元)。按新的财政体制,2012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资金预计为55.63亿元(含省财政专项补助和地方债资金),具体待省与市县财政体制正式结算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⑵财政专户收入(原政府非税收入)150195万元,均为可用资金,下降32.7%,完成年初计划的126.2%。下降主要是因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减收后相应计提的专项资金减少,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  ⑶政府性基金收入272187万元,均为可用资金,下降78.1%,主要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其中国有土地出让净收入231265万元(毛收入289545万元,上年毛收入为1348267万元),下降80.3%。  2.政府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政府公共预算支出1271135万元(含负债支出),下降10.3%。其中:基本建设项目支出269882万元,增长11.3%;“三农”支出409018万元,增长13.4%;民生支出725424万元,增长13.6%,占政府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57.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⑴公共财政预算(原一般预算)支出545403万元,增长9.9%。其中教育支出128005万元,剔除省补专项支出后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22.61%;科技支出24555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4.5%。均达到相关考核要求。  ⑵财政专户(原政府非税)支出173766万元。其中以当年收入和历年结余资金安排的支出170067万元,比上年增长63.4%,主要是公共安全、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类支出增长较大;负债支出3699万元,主要是数字电视平移改造和广电大楼建设。  ⑶政府性基金支出551966万元。其中以当年收入和历年结余资金安排的支出547477万元,下降31.9%,主要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523514万元,下降了29.8%;负债支出4489万元,主要是怡乐新村一期项目建设支出。  剔除不可调用专项资金和政府性基金结余,政府公共预算当年收支缺口达32.1亿元,其中财政专户收支缺口2.36亿元,通过动用历年结余弥补1.99亿元,负债支出0.37亿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缺口29.74亿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缺口29.22亿元),通过动用历年结余弥补29.29亿元,负债支出0.45亿元。合计动用历年结余31.28亿元,负债0.82亿元。  重点支出完成情况:教育支出162429万元,增长9.5%;科学技术支出24726万元,增长28.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8174万元,增长54.4%,含广电大楼基本建设支出等因素不可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704万元,增长15.7%;医疗卫生支出59364万元,增长12.1%。  (三)社保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12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9146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4.6%,同比下降8.5%。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3789万元,下降10.6%,主要原因是2011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含政策性一次性补缴因素不可比;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25135万元,同比增长8.6%;地方社保基金收入25272万元,同比下降58.6%,主要是计提地方社保基金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下降。  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7093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2%,同比增长43.6%。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7000万元,同比增长54.8%,主要是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提高;医疗保险基金支出97100万元,同比增长60.5%,主要是医保政策调整、提高报销水平,以及就诊人次增加和医疗费用上涨;地方社保基金支出24875万元,同比增长125.5%,主要为事业养老人员待遇提升。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2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188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83.6%,主要是企业利润收入上缴计划未完成。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846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79.0%,均为国企注资支出,其中恒大公司2150万元,杭长客专线3696万元。  (五)2012年财税主要工作内容及预算执行成效  2012年,我市财税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财税各项工作,为“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打好了坚实基础,重点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两区六城”建设,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全力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按照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意见要求,探索配套税收征管机制。加大“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出口企业补贴力度,2012年共拨付市场采购贸易奖励经费11879.4万元,落实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专项经费3198万元。二是加快推进“四大”建设。实施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市财政、镇街及开发区的财政分配关系。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012年共拨付扶持企业专项资金4.35亿元,国、地税部门共减免税费3.38亿元。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2.围绕“稳定收入增长和结构优化”目标,大力促进征管质效提升。一是强化税费信息化管理。深化《税友龙版》风险管理模块应用。二是加强“房土”两税管理,提升税源信息管理质量。三是推进“营改增”工作落实。四是狠抓欠税费管理。强化税收稽查和执行力度。清缴耕地占用税1.93亿元。五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与国税、法院、国土部门涉税协作工作;完善对各镇街协税护税工作考核机制。六是提升非税收入管理水平。完善国土收支管理信息系统;出台财政专户收入代收银行考核办法,强化考核。  3.围绕“保障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完善教育投入机制。调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政经费保障办法,加大高等院校经费投入。出台高校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完善学校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办法。二是支持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支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医保报销水平,推进工伤保险统筹工作开展,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补助金等。三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通过采取“一减二调一补”及“三保障”等措施,构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四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2.88亿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修订出台农村新能源应用项目管理办法。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资金3.3亿元。落实2012年“小城市培育专项”项目资金2.6亿元,着力推进佛堂“小城市”建设。  4.围绕“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有力提高财税资金绩效。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化绩效目标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基本构建了“目标审核,执行监督,结果应用”的绩效目标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强化项目预算编制和支出执行管理。出台《关于加强部门预算项目编制和执行管理的通知》,将执收考核情况同项目经费安排挂钩;项目执行率与预算安排相挂钩、提高项目执行率。三是全面推进公务卡改革。实现公务卡改革全覆盖,共发放公务卡5531张。出台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将单位公务卡账户纳入预算单位账户管理。四是推进镇街参与式预算试点。选择稠城街道、佛堂镇开展试点工作,建立民主恳谈机制,稳步推进镇街公共预算改革透明化和民主化。逐步推进镇街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健全预算公开机制。五是健全财政监督体系。出台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内部运行机制的意见及配套政策。六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建立政府投资预算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按月统计公布重点工程预算执行数据。同时认真做好概算、预算、变更审核工作。  2012年财政收支保持持续平稳健康运行,圆满完成预算任务,是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和广大财税干部齐心协力和共同奋斗的结果。在看到财税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税工作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收入形势严峻。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仍错综复杂,我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形势仍较低迷,销售压力较大,以及营改增税制改革等结构性减税因素导致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二是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突显,刚性支出规模增加,当年收支已出现较大缺口。三是深化财政改革压力加大。部门共同理财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收支不挂钩”管理方式下部门对向上争取资金、加强非税收入执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以及涉财涉税舆情压力不断增加等,都给深化财政改革带来较大压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服务经济发展、改善社会民生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通过不断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3年综合财政预算草案情况  (一)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政府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以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为载体,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和“实干兴邦”总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抓好结构性减税的政策落实和营改增试点持续推进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社会民生重点投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市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综合财政预算收支计划草案  1.综合财政预算收入计划  2013年综合财政总收入当年计划1884184万元,其中政府公共预算当年收入计划1490730万元,增长3.7%;社保基金当年收入387212万元,下降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242万元,增长0.9%。预计当年综合财政可用资金约130.83亿元。  (1)政府公共预算收入计划  政府公共预算当年组织收入计划149073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计划1093419万元,增长7.8%,剔除上划中央四税473299万元后,地方财政收入计划620120万元,增长8.0%。按现行财政体制,预计地方可用资金约51.75亿元(不含省专项补助),考虑到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的不确定性,按谨慎原则以50.5亿元安排预算;财政专户收入计划90759万元,下降39.6%,主要是借读费取消、2011年征地调节金在2012年入库等不可比因素;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303020万元,增长10.0%,主要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5.54亿元(计提各专项资金后的净收入,毛收入为30亿元);省对县市固定专项补助预计3532万元。政府公共预算收入全部可用资金预计约91.48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地方财政收入分部门计划:国税部门142390万元,增长9.0%;地税部门426330万元,增长9.0%;其他部门51400万元,增长5.4%。  (2)社保基金收入计划  社保基金当年收入计划387212万元,均为可用资金,下降1.1%,主要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地方社保基金收入减少。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为6242万元,均为可用资金。其中列入试编预算范围的企事业单位上缴利润3782万元,政府公共预算补助2460万元(按以支定收原则安排)。  2.综合财政预算支出计划  2013年综合财政预算支出计划1609440万元,增长4.0%。其中政府公共预算支出1302344万元(含动用历年结余和负债支出),增长2.5%;社保基金预算支出300854万元,增长11.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242万元,增长6.8%。  (1)政府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政府公共预算支出计划130234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557217万元,增长2.2%;财政专户支出计划为161621万元(其中以本年收入和历年结余资金安排158621万元,负债3000万元),下降6.7%,因为财政专户收入计划减少;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为576246万元(其中以本年收入和历年结余资金安排438055万元,负债138191万元),下降20.0%,主要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减少较多;省补资金和单位支出户结余安排支出7260万元,增长3.3%,均为相对固定的省补资金和部门历年支出户结余支出;负债支出计划141191万元,根据政府公共预算收支缺口安排。  政府公共预算支出分项目安排情况:人员经费231120万元,部门单位公用经费35708万元,车辆运行经费5101万元,经常性项目支出30912万元,非经常性项目支出646782万元(其中部门单位219668万元、镇街园区25190万元,专项预留、预备费和其他支出401924万元),基本建设项目支出352721万元。  按功能科目划分的重点支出安排情况:教育支出164292万元(含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教育资金安排的支出10463万元),增长1.1%;科技支出26262万元,增长6.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826万元,下降46.1%,主要因为上年有广电大楼基建、数字电视平移改造等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674万元,增长1.0%;医疗卫生支出79627万元,增长34.1%,主要是浙大附属医院开办及公立医院改革等支出增加。  (2)社保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计划300854万元,增长11%。主要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2060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7950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9300万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430万元;地方社保基金支出216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201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6242万元,主要内容为国有企业融资贴息支出,项目为内陆口岸一期、二期项目等。  (三)综合财政预算当年收支缺口分析  1.政府公共预算收支缺口  根据收支计划草案,剔除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不可调用结余,2013年政府公共预算当年收支缺口达440876万元。为平衡预算,动用历年结余可用资金弥补299685万元,不足部分安排负债计划141191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资金缺口61135万元,动用财政历年结余弥补57487万元,动用部门支出户结余3648万元;财政专户资金缺口72241万元,动用财政历年结余弥补69191万元,动用部门支出户结余50万元,安排负债计划3000万元;政府性基金缺口3075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缺口27.5亿元),动用财政历年结余弥补169279万元(其中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结余14亿元),动用部门支出户结余30万元,安排负债计划138191万元。  2.社保基金预算收支缺口  根据2013年社保基金收支安排情况,虽然社保基金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但由于各社保基金之间不可相互调用,部分基金当年收不抵支,存在较大缺口,需动用历年结余予以弥补,共21686万元。主要是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3550万元,地方社保基金7050万元,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10030万元。  三、2013年财税工作主要任务  2013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十八大工作部署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按照本次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工作目标,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两区六城”建设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共同理财治税理念,关注经济财税大趋势和新动向,着力在促转型、保收入、惠民生、推改革、强监督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确保全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着力培植财源,完善扶持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紧紧抓住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服务、资金服务、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按照“导向性更强、重点更突出、绩效更明显”的要求,把财税支持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培育、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上,着力稳固现有财源,大力培植后续财源,努力开辟新兴财源。一是开展政策评价工作,保留效果好的政策,取消效益差的政策,积极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功能。二是支持打造“制造业洼地”城市。完善工业、科技财政奖励及相关税费减免政策,深入推进企业上市、科技创新及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等战略,稳步推进“个转企”、“企上规”等工作,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鼓励发展物流、金融、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引进和培育小额贷款和风险投资公司,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四是大力促进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推进金融商务区和总部经济区建设。五是完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六是按照“优结构、促规范、求效益”工作思路,建立财政支农项目立项联合评审制度,抓好涉农资金整合,重点保障现代农业“两区”和水利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进都市农业提升发展。  (二)着力组织收入,完善征管机制,确保收入平稳增长。按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着力组织收入,既要合理把握收入规模和速度,又要注重收入结构和质量,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一是强化重点税源监管,积极开展重点行业专项纳税评估,着力提升把“税源”转变成“税收”的能力。二是强化信息化管税,夯实税源管理信息基础;加强数据分析利用,把握组织收入主动权。三是制定小税种分类管理办法,构建小税种社会化综合管理网络,提高小税种控管水平。四是积极挖潜增收,制定商位转让(租)税费征收方案,规范商位转让(租)行为;拟定土地使用税调整方案,加强企业亩产税收考核,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实行股权转让行为税费征收前置,加强股权转让环节税费征管。五是开展高收入者个人和行业的所得税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和惩处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良好的税收环境。六是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试行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评估,完善重点费源监控制度;探索非税收入增收考评激励机制,拓宽政府资源收入渠道,增加政府性资源收益。  (三)着力优化结构,完善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建设公共财政的题中之义,因此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完善保障机制,将财力更多地向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落实完善扶持民办教育办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争取出台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财政扶持办法,助推“文化强市”建设。三是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保付费方式,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的按病种、按服务单元、按床日付费等结算办法,进一步提高医院自觉控费意识,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同时加大民营医院扶持力度,提高民众健康保障水平。四是支持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高龄、独居、经济困难且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助制度,对社会力量新办养老机构或新增床位给予建设运营补助。五是加大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的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推进农村生态环保和改善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四)着力深化改革,完善运行机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理财。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财税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理财意识,扩大理财视野,推进理财方式创新,做到理财有法。一是深化“三位一体”财政管理改革,健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分离制衡又相互协同配合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完善预算编制机制,严格执行控制数刚性制度和执行率通报制度,强化结果应用机制,进一步提升部门共同理财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完善评审方式和评审指标体系,扩大评审范围,积极探索建立项目预算绩效跟踪机制,提高部门理财的有效性。二是深化公务卡改革。积极引导预算单位提高公务卡刷卡消费比例,规范公务支出行为和标准,健全公务支出监管体系。三是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实体清理处置,加强对市本级散落于镇街的房产管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基础数据库与预算编制系统对接;积极探索土地、户外广告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有效监管和利用。四是要探索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增强镇街和部门主动生财、聚财、理财的压力和动力。  (五)着力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倡导“规则至上,程序正当”的理念,通过制度建设将各项财税工作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提升管财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是完善财政大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梳理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加强重点监督检查,加大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力度。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梳理工作流程,开展执法风险点排查工作,探索有效防范和控制执法风险机制;不断推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进一步促进法定职责的落实。三是加强非税收入收缴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票据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执收单位职责;推行收缴制度改革,实行收缴分离制度,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四是严格政府投资预算管理。建立政府投资计划和预算编制联席会审制度,加大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督查考评力度,切实提高政府投资预算执行率。同时,强化工程结算审查,确保项目资金效益。五是按照“抓平衡、控债务、严监督、促服务”的工作思路,强化镇街(区)财政建设。推进镇街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及内控制度建设;充实镇街财政队伍,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财政队伍素质;切实改进“镇财市管”工作方法,增强镇街(区)财政工作的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同时逐步扩大镇街参与式预算改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