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司法局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002609493F/2013-79472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办公室

  • 发文字号:

    义司〔2013〕39号

  • 成文日期:

    2013-07-22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司法局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13-07-22 10:1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义乌市司法局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及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我市推进五个转型、争当“两富”现代化浙江排头兵的发展目标,紧扣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整合职能资源,为改革试点、工业强市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1、推动转型升级,努力满足改革试点法律需求。引导律师事务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助推律师事务所实现以诉讼业务为主的格局到诉讼业务和非诉讼业务并重的格局转型、从“万金油”式的服务模式到专业化的服务模式转型、从“单打独斗”式的服务样式到“团队”式的服务样式的转型、从本土型的法律人才到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具有丰富涉外法律服务经验的人才的转型的“四个转型”。目前我市非诉业务均有较大程度的发展,截至6月份,法律顾问数达到494家,同比增长15.5%。非诉案件达到225件,同比增长24.5%,整个非诉业务占总收费的比例达到4.3%,非诉业务在整体法律业务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2、开发法律产品,助推“工业强市”、“电子商务”等中心工作。建立律师联系规上企业等制度,开发新型法律服务产品,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务。上半年,成立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研究所,完成“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系统的研究开发;成立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的转让和融资服务;发布关于律师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公告,为124家单位免费进行“法律体检”。截至6月份,全市律师共向企业发放《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法律建议书》1000份,走访了406家企业,提供法律咨询419人次,开展法制讲座109次,出具法律意见建议书或风险提示函166份,帮助解决法律法规问题243个。
  3、发挥职能优势,服务“三改一拆”、环境整治工作。制定《义乌市司法局法律服务“三改一拆”行动方案》,主动跟进,提前介入,编写《“三拆一改”法制宣传漫画》5000余份,重点宣传《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发挥公证工作对矛盾纠纷的前置预防作用,配合各职能部门在拆除违法建筑过程中办理保全证据、财产清点、拆迁协议、房屋分割等公证业务;组织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司法助理员等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城区周边违建现象严重的镇(街)、村(社区)开展专题巡回法制课,引导广大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目前已组织开展13场,受教育群众3900余人次,为“三改一拆”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环境。
  截至6月底,全市36家律师事务所共收案4569件,业务收费6751万元;基层服务所共收案229件,收费85万余元。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5316件,收费约613万元;天鉴司法鉴定所共收案1238件,业务收费约117.1万元。
  二、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建立具有义乌特色的人民调解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
  1、成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经市编委批准,同意我局设立义乌市人民调解指导中心,性质为全额预算公益一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名。目前已完成包括内部制度构架、基本账户申报、业务前期调研、轮训计划汇编等工作。正式运行后的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将承担全市13个镇(街)调委会、805个村居社区调委会、461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和64个社会团体调委会的人民调解指导工作。
  2、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上半年,成立了全省首家机动车维修配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成立全国首家县级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配合“三改一拆”等市重点工作,组织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敏感节点开展“流动人口‘暖心行动’”、“走基层、解矛盾、保平安”、“排查整治、强基促稳”等专项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将“三改一拆”、新社区建设、土地流转、环境治理保护、拖欠农民工工资、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等易激化、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截至6月底,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纠纷8885件,调处成功8754件,调处成功率达98.53%,涉及金额9075万元,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1件,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6件,防止群体性上访29件,防止群体性械斗3件。
  三、夯实普法工作基础,迎接“六五”普法中期考核
  1、精心谋划全市普法工作要点。年初,制定了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讨论稿,在全市充分征求意见后,以两办文件形式明确任务职责,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普法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年度普法任务落到实处。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结合“六五”普法规划,在充分征求各部门、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下发《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度义乌市“节假日、纪念日、主题日”系列普法活动的通知》,全市共梳理专业法宣传节日43个,部署全市2013年度专业法宣传工作。
  2、继续开展境外人员普法工作。上半年,联合市民宗局共同开展境外来义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将境外人员普法宣传手册(英语版、阿文版)送至伊斯兰教人员活动场所和居住集中的地方。为了营造氛围,还制作了30秒时长的境外人员普法公益广告《join us》(加入我们),用于城区LED电子显示屏和公共场所数字频媒的播放。我市的境外人员普法工作得到了省厅和司法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3、拓展网络法制宣传新渠道。上半年,我局依托中国义乌政务网、义乌普法网等网站开展了多形式的普法活动。针对一年一度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制作了网上考试系统,试卷由计算机当场批改当场出分,共有近5000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了此次考试。举办义乌市“现代阳光”杯“六五”普法网络有奖知识竞赛”,全市近3000群众踊跃参加,经公证处公证,共抽取得奖人员267名。
  4、全力开展普法中期自查工作。组织召开了普法联络员培训班,对“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做针对性讲解。同时普法办也针对如何做好 “六五”普法中期台账资料进行业务辅导。下发文件向各个单位收集六五普法以来的台账资料,精心部署我市的“六五”普法中期迎检工作,积极培育流管局、北苑街道和芬莉袜业作为“六五”普法中期迎检点,争取圆满完成中期验收任务。
  四、夯实矫正帮教工作基础,提高矫正帮教工作质量
  1、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矫正执法力度。与各执法单位签订《社区矫正监管安全责任书》,对因职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而发生严重刑事犯罪的,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断加大社区矫正执法力度。通过落实执法责任,细化监管措施、开展季度执法检查以及运用信息化核查等手段,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全方位的监管,有效防止社区矫正人员脱漏管,确保无社区矫正人员涉及严重刑事犯罪。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纵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上半年共办理警告案件40件,撤销缓刑案件1件,撤销暂予监外执行案件1件,审前调查案件43件,离开居住地审批675件。
  2、强化执法监督,规范矫正执法行为。经编委批复成立社矫正执法大队,单设法制科,在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工作开展提供组织机构保障。在此基础上在全省首先开展了社区矫正执法监督试点工作,创新建立社区矫正执法监督机制,构建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以确保依法、规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4月份,省厅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法制工作暨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工作现场推进会,我市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工作经验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推广。
  3、创新执法手段,提高矫正监管效率。一是投保社区矫正责任险。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公众责任险,对社区矫正人员在参加社区服务、学习教育、集中报到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且执法单位有过错需承担赔偿责任的,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二是制定社区矫正执法手册。专门设计了每个执法行为的工作流程及相应的内部流转文书,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执法,统一执法尺度,明确岗位职责。三是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完善“面部识别+指纹”报到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强化社区矫正GPS定位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截至6月底,义乌市共有社区矫正人员849人,同比上升18.4%。其中管制2人,占0.2%;缓刑663人,占78.1%;假释172人,占20.3%;暂予监外执行12人,占1.4%。上半年共组织集中教育5512人次,组织社区服务5904人次,组织个别谈话教育903人次,开展心理辅导637人次。
  五、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
  1、推出便民利民举措,完善便民服务网络。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从法律规定的1.5倍扩大到2倍,进一步降低了门槛,逐步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从低保群体拓展至低收入和较低收入群体。加强行业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探索在困难群众比较集中的行业及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会同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部门,在村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了法律援助窗口,推进法律援助站点建设。
  2、突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专项援助活动。认真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民工讨薪”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困难和特殊群体的专项法律援助工作,加大了工伤、就业、劳动报酬、赡养抚养、生活和医疗保障等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维权事项的法律援助力度。
  3、完善援助工作机制,提高援助工作质量。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质量提升年”活动,按照创建标准,积极争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窗口)”。全面推行法律援助案件点援制,认真落实听庭、回访等制度,上半年听庭26件,回访当事人50件。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定期分析、评估和奖惩制度,定期向法律援助办案单位通报评估结果,并与执业证年审挂钩。建立案件跟踪负责制,对重要案件的质量和进程实行全程监控、专人负责、及时通报。全面落实《浙江省法律援助案件卷宗管理办法》,不断提高案卷管理的水平。
  截至6月底,中心共接待来电来访7618人次,其中来电1921人次,来访5697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84件,其中刑事486件、民事146件、非诉152件,为来访者免费代写各类文书20份。共有873名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农民工及经济困难的受援人获得了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910万余元。
  六、夯实队伍建设工作基础,全面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1、强化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圆满完成中层干部竞聘和后备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通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演讲、民主评议、公示等程序,圆满完成新一轮中层干部岗位竞聘调整和市管副职后备干部竞争性选拔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密切联系群众”大服务活动。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8条办法”、六项禁令,认真落实金华、义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建立局领导、各业务科室挂联基层单位、联系村制度,要求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基层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工作,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重新梳理完善局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系统。上半年,根据人员的变动和岗位调整,对我局中层以上干部廉政风险点进行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工作流程和防控措施。上半年共梳理出风险点32个,发布岗位风险预警2次。
  2、加强律师行业队伍建设,打造文化品牌。全面开展“发挥正能量,打造新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律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执业观。加强律师文化建设,筹备《义乌律师》刊物,与电视台合作《律师说法》栏目,宣传法律知识、集聚社会正能量。积极组织律师参与公益法律宣传咨询服务,主动提供便民、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5月4日,在义乌绣湖广场举办“新苗律师志愿团”全省大型法律咨询活动,活动当天,组织15家律师事务所66名律师参与广场咨询,通过现场咨询、案例解析、网上答疑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现场解答各类咨询121件。
  3、成立律协党委、妇联,带动队伍建设。经过前期大量的筹备工作,6月30日,我局机关党委召开全体党员会议,顺利选举产生了律协党委领导班子,并开展“争当时代先锋,共圆法治梦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律师开展“五带头五表率”公开承诺签名活动,发挥律师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成立律协妇委会,联合市妇联共同成立义乌市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团,成员由26名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律师组成。全市13个镇(街)的妇联同时设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律师服务站,免费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引导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能力。新办公楼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资金落实到位,工程进度较为顺利。目前已完成地面拆除、砖墙砌体、坡屋面工程、铝合金窗口安装、墙面批灰、水电、消防安装、地砖铺贴、吊顶、室内涂料、电梯采购等各项工程项目,完成配电室项目申报工作,对工程进展过程中涉及的变更增项完成工程洽商,整体工程进展顺利。积极争取财政加大对我局经费的支持保障力度。上半年完成局系统基本业务装备配备三年规划编制工作,在省补业务装备经费的使用上,结合司法所社区矫正执法工作开展需要,为各司法所配备虚拟专网计算机、现场执法记录仪、手持喊话器、录音笔、照相机等装备,满足一线执法工作需要。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整合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资源,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积极谋划,务求实效,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跟进服务举措。开展“市重点工作法律护航行动”。按照及时组建、主动联系、全过程参与、专业化服务的原则,组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等专项法律服务团。在重点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工作中,从可行性论证、融资引资、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到建成运营等各个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地发挥作用。注重“引大扶强”,引进和培育1-2家优质所、品质所。努力开发新型法律服务产品,督促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做好所联系企业、农村的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公证、司法鉴定服务中心工作新举措,在强化日常监管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公证、司法鉴定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专业优势。
  二是拓展人民调解领域,完善工作机制。市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实现规范运行,为协调解决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医疗纠纷、涉外纠纷创造实体平台;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基层人民调解调委会区域性和医调、诉调、治调、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专业性调委会做到100%全覆盖,异地商会等行业性人民调委会组建率达到92%以上。继续配合“三改一拆”、村委换届选举等市重点工作,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将城乡建设、土地流转、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等纠纷作为工作重点,充分运用法律、政策、说服教育等多种手段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三是更新普法工作理念,创新普法模式。创新开展传统媒体宣传与新兴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新兴普法模式,积极搭建线、面结合的普法工作平台。在继续做好与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合作开设的各类普法栏目外,利用互联网、普法QQ群、普法微博、微信、手机普法短信平台等各类新兴媒体,拓宽普法宣传的阵地和受众面。积极培育外来人口普法教育机制,设立流动人口普法走廊、普法影院、普法服务台,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活动。在青少年宫、苏溪四小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及流动人口子女开展法制教育。开展全市“六五”普法中期督查工作。
  四是体现宽严相济原则,加强矫正工作。进一步落实分级管理、矫正处遇、GPS定位管理、脸谱识别及等各项制度,保证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依法、规范和有序地开展,全年再犯新罪率控制在0.8%以内。继续开展社区矫正季度执法检查,健全司法局和公、检、法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力度,对重点社区矫正人员予以重点监管,确保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率不高于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以服务于全市维稳这项重点中心工作。加强对“三无”人员的帮扶力度,继续解决好“头口饭”问题,建立和完善特困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生活救助金制度。
  五是深化援助民生工程,维护社会和谐。进一步推进“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建设,9月份前在全市各镇街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开展流动人口、农民工追薪维权保平安行动,积极办理群体性拖欠工资案件。进一步发挥省内首家农民工法律援助站的作用,带动社会力量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努力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打造过硬队伍。按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开展司法行政队伍“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司法行政服务为民“五大工程”,着力提升服务发展“五个能力”。根据市委要求,制定以工作绩效评价为核心的科室年度工作考绩办法和全员绩效考核法,开展“三亮三比三评”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蓬勃活力,营造攻坚破难、风清气正的工作局面。通过在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中开展“发挥正能量,打造新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全市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法律服务。
   
   
   
                                                                                                    义乌市司法局
                                                                                                    201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