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002609813X/2014-153419
办公室
无
2014-10-22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14-10-22 16:1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一、义乌市统计局概况
1.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统计法律法规、有关政策和统计方法制度、统计发展规划;制定全市性的统计工作规划、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和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全市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基本情况,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依据。(二)根据国家基本统计调查制度和市委市政府宏观管理、科学决策的需要,建立健全全市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经济、社会、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实施和管理全市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制定全市统计标准,审定部门统计标准。(三)贯彻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组织实施全市统计报表管理工作,完成农业、农乡住户、粮食监测调查、工业、交通、能源、投资、建筑业、房地产、科技、信息、文化、旅游、商贸、劳动工资、服务业、综合、核算等专业的统计调查任务。(四)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R&D资源清查等)、市情市力和其他专项调查,审核各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五) 根据国家统计方法制度规定,负责建立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和限额以下个体商贸服务业的抽样调查工作。(六)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检查和监督统计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做好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承办工作;依法健全统计单位登记、统计人员持证上岗两项制度。(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需要,搜集、整理、提供全市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监督;搜集、整理、提供国外及国内、省内横向有关城市的基本统计资料;针对全市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难点和领导关心的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决策建议。(八)统一核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市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建立和完善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发布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对全市各行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九)建立健全全市统计联网直报系统;负责维护义乌市统计局统计信息门户网站、人口普查网站、农业普查网站、经济普查网站;负责维护统计局ftp内网;负责统计局计算机硬件、软件维护。(十)培育统计中介机构,组织、指导、监督其统计业务活动。(十一)统一管理市本级统计事业费和其他专项统计调查经费。(十二)组织指导全市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组织开展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评工作。组织做好全市统计科学研究,开展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的交流工作。(十三)做好省、金华市对市各类考核的有关工作和市本级对有关部门、镇、街道办事处、规模企业等考评的有关工作。(十四)指导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管委会、镇街统计信息中心开展统计工作。(十五)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决算单位构成看,统计局部门决算包括:局本级决算。(含下属参公单位:义乌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下属全额事业单位:义乌市统计执法稽查队)
二、统计局2013年部门决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总体安排情况
统计局2013年收入决算967.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920.72万元,占95.1%;其他收入24.89 万元,占2.57%;上年结转收入22.19万元,占2.29%。
(二)支出决算总体安排情况
统计局2013年支出决算945.61万元。
1.按支出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20.72万元,其他支出24.89万元。
2.按支出用途分类,包括人员支出396.23万元,日常公用支出401.62万元,其中项目支出436.43万元。
(三)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13年部门决算中,财政拨款用于以下方面:
(1)行政运行509.18万元,主要用于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2)一般行政管理事务5.4万元,用于日常公用支出。
(3)专项统计业务109.05万元,包括统计执法检查经费,投资、房地产、建筑业调查经费,科技统计经费,综合统计经费,“四上”企业调查经费等。
(4)专项普查活动175万元,主要用于第三次经济普查调查费用。
(5)统计抽样调查14.4万元,用于服务业、规下工业抽样调查费用。
(6)其他统计信息事务支出125.15万元,主要用于委托中介各类统计调查业务,上级临时委托的各项调查费用等。
(四)2013年公共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情况
1.因公出国(境)经费:根据市外办安排的因公出国计划和实际工作需要,2013年拟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 0 次,因公出国(境)0人,安排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0 万元。
2.公务接待费:2013年安排公务接待费决算27.53万元,比上年下降94%。其中:外事接待费 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7.53万元,主要用于上级部门来义乌考察、调研、检查工作,兄弟县市来义考察、调研等招待支出。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013年初公务用车保有量 3辆,安排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1.2万元,比上年增加52.16%。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17.47万元(含购置税等附加费用),主要用于经批准购置的1辆公务用车。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23.73万元,车均运行费7.91万元,主要用于日常公务用车、第三次经济普查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支出。
三、名词解释
(具体项目由各部门按本单位公开内容选择使用)
1.财政拨款收入:本级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财政决算资金,包括公共决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决算财政拨款和省补资金。
2.专户资金: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用于核算和反映政府非税收入以及其他需要专户管理的资金。
3.用支出户结余收入弥补收支差额:指单位在预计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专户资金”、“其他收入”、“上年结转”等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支出户结余弥补本年收支缺口的资金。
4.其他收入:财政间隙资金、负债资金,不包括社保基金。
5.上年结转: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6.基本支出:是决算单位为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和日常公用支出。
7.项目支出:是决算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