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经信局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7258850531/2017-131805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办公室

  • 发文字号:

    义经信办〔2017〕8号

  • 成文日期:

    2017-10-0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17-10-09 09:1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的形势下,我市工业坚持“招商做大增量、整治做优存量”的工作思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招好商引大商;大力推进低小散整治,块状行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丰收。 

  一、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及运行特点 

  1.产出增长稳健。上半年我市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90.16亿元,同比增长10%,较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83.53亿,同比增长6.2%;实现出口交货值85.77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新产品产值120.15亿元,同比增长13.04%。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2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8%。 

  2.投资增长迅猛。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68.1亿元,同比增长39.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8.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技改投资33.2亿元,同比增长11.2%;完成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24.73亿元,同比增幅206.1%,占工业投资比重36.3%。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完成投资39.15亿元,占完成总量的57.5%,大项目拉动效应明显。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19.6亿元,同比增长267%;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9.4亿元,同比增长105.5%。 

  3.结构持续优化。1-5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3.6%、15%和64.2%,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7、9.1和58.3个百分点。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分别为30.35%,23.35%和65.92%,其中重点发展的汽车制造业规上产值增速为167.41%,电子设备制造业规上产值增速为188.66%,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锋锐发动机、瑞丰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上半年实现产值15.73亿元,拉动规上产值4.13个百分点,增量部分拉动效益明显。 

  4.龙头支撑有力。上半年五十强企业产值增速为13.32%,拉动全市规上产值4.56个百分点。82家大中型企业上半年产值增速为15.45%,高于规上产值增速5.45个百分点。 

  5.利润出现好转。受去年部分行业去库存效果明显、国内外需求回暖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上半年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出现短期主动回补库存的现象,主要工业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1-6月我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17.39亿元,同比增长9.22%。 

  二、主要工作成效 

  1.招大引强持续推进。7月17日,华灿光电项目正式投产;7月19日,义利动力总成首台发动机正式下线;锋锐发动机项目预计今年将实现15亿产值,1亿税收。前期引进的重大项目陆续从建设期进入投产期,将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7月19日,吉利GEP3发动机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是吉利集团在我市投资的第4个汽车产业项目,也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成功引进大数据运营生态体系建设项目,计划在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区建设基于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运营、服务生态体系,为企业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2.低小散整治卓有成效。全面实施“四无”企业整治、块状行业整治、出租型企业整治、农村加工业四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1-6月全市完成“四无”企业整治2894家,超额完成全年整治任务,其中改造升级750家、搬迁入园152家、合理转移846家、关停淘汰1146家。出租型企业整治完成1865宗、2116家,完成率88.14%。完成模具行业整治,集聚模具加工企业379家;印刷包装行业正在推进当中,现已集聚入园150家;丝网印刷集聚50家。随着低小散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1-6月全市厂房火灾同比下降36.76%,企业“平安报表”持续好转。 

  3.要素改革深入推进。修订评价办法,由原来用地5亩以上扩大到3亩(含)以上,共纳入评价企业2325家,评出A类企业106家,B1类企业304家,B2类企业790家,C类企业986家,D类企业139家。评价结果于6月19日以报纸、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落实好各项差别化配置政策。上半年,减免A类和B1类企业土地使用税1.37亿元;落实A类、B1类企业人才子女就学223人,为24家A类、B1类企业实行政策性融资担保金额4.2亿元。为5家A类企业新增COD环保指标20多吨,并将2016年征收的900多万元差别化水电气费用全额用于A类企业用水、用气价格补贴。严格执行D类企业差别化水电气价政策,上半年累计征收差别化水电气费用620万元。 

  4.“腾笼换鸟”释放空间。计划3年内实施工业用地“腾笼换鸟”5000亩以上,今年计划完成1500亩以上,向存量低效工业用地要发展空间。截至目前,通过老工业区有机更新、工业用地政府回购、工业资产国资收储等方式,已完成1150亩工业用地“腾笼换鸟”。稠江江湾老工业区块有机更新项目也已启动,涉及48家企业,600亩工业用地,区块更新后可腾出发展空间1600亩。 

  5.小微园建设开局良好。一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如新光聚饰云,集聚25家饰品企业及网仓、金融、电商、检测、设计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产业创新综合体。二是引进第三方服务公司打造科技小微园,如义亭镇引进海龟科技有限公司招引、服务、培育科技型企业,同时还谋划化妆品产业创新综合体。三是通过块状行业整治推进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如祥艺模具城、华莱印刷、丝网印刷等,共585亩,投资将达2个亿。四是通过安全生产整治提升建设小微园,如城西帅派针织,按一层一家的标准集聚了30家小微企业,建立物业管理办公室,管理有序,整洁规范。箱包、珠宝、针织、饰品等正在推进当中。 

  6.“最多跑一次”改革真抓实干。4月份实现工业技改项目备案“零跑”以来,共办理技改项目“零跑”备案124项。5月份全省最先实现节能项目承诺备案“最多跑一次”以来,已办理节能承诺备案28项,为企业减少编制费用支出60多万元。下半年着重推进工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7月10日开始实施施工图联审,8月1日开始实施施工图电子化,进一步优化企业投资环境。 

  7.技术创新再创佳绩。我市5个产业项目入围省级“百项万亿”重点项目,6个项目入围省重点技改项目,21个项目入围金华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省、市两级技术中心培育申报3家,共培育新产品备案22项,获评省内首台(套)项目1个。向工信部推荐军民结合优质项目1个。义乌华鼎锦纶股份的“全流程锦纶生产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围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项目。 

  8.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上半年1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完成28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改造,12家企业停用或拆除落后产能设备,完成旧厂区改造75.52万平方米。光伏产业加快推进,上半年总计并网光伏用户549户,合计容量2.22万千瓦;其中居民光伏用户539户,合计容量0.47万千瓦;企业光伏用户10户,合计容量1.7万万千瓦。 

  9.“两化融合”亮点纷呈。立项智慧城市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9800万元,义乌市“智慧健康”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智慧健康示范推广项目;2017年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光源科技小镇储备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陆港电商小镇已建成投入使用;聚饰云产业园、电子商务云平台项目、华录北邮项目、高鸿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等继续建成运行;推进棒杰、三鼎、华鼎、曼姿等企业开展国家两化融合体系贯标;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阿里巴巴义乌产业带平台入驻企业(经营户)达到3.5万家,入驻京东平台企业(经营户)达到3500家,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10.“产融合作”试点建设有序推进。强化政策供给、机制供给和资本供给,扎实推进企业多层次对接资本市场。全市共有上市公司7家,新增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共11家新增3家,新三板在审企业2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80家,新增16家;企业新增发债91.8亿元;新增证券营业部5家,证券分支机构总数达33家。加大不良贷款处置,稳定与健康企业发展融资环境。推进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截至目前,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300家企业,实际担保27户,累计担保余额44548万元,在保户数21户,在保余额33848万元。 

  11.企业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深入推进市领导“九联系”、部门镇街领导走访规上企业活动,通过“早餐会”、企业难题交办情况督查会等形式跟踪落实企业难题交办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现场解决和交办解决难题100多项。送政策抓落地,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活力。上半年已为企业送各项政策红包4700多万元。开展银企对接,继续推进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组织银企对接会20场,走访企业194家,上半年发放助保贷业务贷款20笔6000万元,“转贷通”办理972笔124.02亿元。“转贷通”业务开办以来参与转贷企业1380家,累计放达3978笔,转贷额471.24亿元,为我市中小企业节约融资成本3.77亿元以上。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虽然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但仍处于转型调整期,传统产业增速不快,新动能发力不够强大,工业经济总量与先进发达地区相距甚远。 

  1.新增项目投产不多。虽然锋锐发动机、瑞丰光电、华灿光电三个新项目对产值带动作用大,但其他新项目产能释放还有一个过程。 

  2.退库企业影响较大。去年新增小升规企业47家,退库75家,规上企业数量下降28家,影响规上工业产值总量增长。同时今年上半年共有17家企业因资金链等原因零申报,减少同期产值4.22亿元,拉低规上产值增长1.19个百分点。 

  3.传统行业增长不快。虽然我市目前国民经济分类的26个大类中,产值下降的类别有5个,但产值增长低于规上产值增长的类别有15个,包括占比前两位的服装服饰业(占比19.95%,增幅为3.05%)和纺织业(占比18.06%,增幅为1.09%)。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自报数看,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下降了1.05%,表明目前传统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依然不太乐观。 

  4、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和企业利润增速不高。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仅增长2.0%,远远低于金华地区8.3%的平均增速,其中衬衫、袜子和玩具的出口出现一定程度下滑。1-5月企业利润虽然有所提升,但低于金华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导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打好工业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振兴实体经济各项举措。高质量编制《“中国制造2025”义乌行动纲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等规划,充分发挥省级振兴实体经济财政专项激励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全面落实振兴实体经济各项工作举措。 

  (二)加快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始终将培育新动能作为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光电高新区两大工业发展平台在新产业、新空间方面的谋篇布局。积极做好已招引项目的落地开工投产等相关工作,确保市领导联系的40个重大产业项目年内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确保20个以上项目年内投产。 

  (三)坚决打破制约经济发展“坛坛罐罐”。深入打好“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系列组合拳,继续以铁的意志推进出租型企业整治、“四无”企业整治,确保两项整治行动分别于8月底和11月底前全面完成。扎实推进印刷包装、饰品等块状行业整治提升,力争在年底前完成两大行业集聚入园。 

  (四)扎实开展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制定出台小微产业园建设指导意见,理顺相关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针对饰品、服装、袜业、箱包、化妆品等10个传统产业,在年内梳理出10个以上50-100亩的低效用地区块,鼓励用地企业单独或通过打通相邻企业物理界限的方式进行统一规划,开展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按照相关标准投资建设小微产业园。 

  (五)持续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一企一单”精准送达,实现企业成绩、存在短板一次性告知。抓紧启动新一轮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强化综合运用安监、消防、金融、价格等手段,将139家D类企业整治提升工作任务纳入各镇(街道)年度考绩,确保完成工作任务。此外,在去年底出台资源要素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环境、能源、工业用地等资源要素交易实施细则,确保9月底前实现资源要素交易市场常态化运行。 

  (六)鼓励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力扶持“机联网”、“厂联网”项目,支持打造智能工厂(车间)。加速培育技术创新项目,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完成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备案鉴定60项以上。加快工业设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继续支持中国义乌工业设计中心开展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开展“大数据+设计”创新发展,培育市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以上。高质量举办2017义乌装博会、智博会,推进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 

  (七)打造大数据平台,实施“企业上云”。加快推进大数据运营生态体系建设项目,为企业提供市场洞察、潮流预测、制造流程管理、营销渠道分析、客户分析等服务,实现制造领域向数字化、在线化及智能化转型。同时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年内完成企业上云3800家,并培育一批上云示范企业。 

  (八)全面倡导“绿色制造”。年内完成清洁生产企业验收15家,申报省级绿色企业2家,淘汰落后产能22家。推进光伏发电应用和新能源汽车应用,实施区域能评网上申报及事中事后监管,开展重点用能企业和高能耗企业用能总量确权,制定能源消费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方法,完成全市10蒸吨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改造,推进旧厂区改造、砖瓦行业整治和电镀园建设等工作。 

  (九)积极抓好企业服务各项工作。一是继续开展企业减负行动。深入推进政策性担保、助保贷、转贷通等业务开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持续攻坚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引导上市企业做强做优,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并购重组,优化整合。鼓励上市挂牌企业大胆走出去,实现跨界并购、跨境并购;鼓励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发起组建各类产业并购基金,推动以资本为纽带的强强联合,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三是落实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推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服务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四是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完成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切实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义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