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金融办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2330782597220937D/2018-22832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金融办

  • 成文日期:

    2018-03-05 10:19:0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金融办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2018年度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18-03-05 10:1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在省市两级金融办的正确指导下,义乌市金融办全力做好金融保障、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及风险防控各项工作,较好的支持全市经济稳走向好。

一、全市面上金融运行情况

(一)贷款同比快速增长。2017年底全市各项存款余额2726亿元、贷款余额227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0亿元、206亿元,同比上升2%10%,明显走出了多年金融滞涨的局面。棚改项目贷款支撑作用发挥较好,协调全市9家银行为10个棚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超160亿元。

(二)保险证券行业保持稳增长。2017年全市累计保费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财产险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1%;人寿险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25%。累计赔款支出17.5亿元,其中财产险12.5亿元,人寿险5亿元。大地保险赔付的宝娜斯火灾案,上榜中国保险十大赔案,为浙江地区唯一上榜单位。2017年辖内证券机构新增开户数1320户,同比增长15%全年总交易额达5116亿元,期末保证金余额2.8亿元,同比增长55%期末托管市值余额878亿元,同比增长5%,资金净流入1.5亿元,同比增长89%

(三)直接融资实现突破。2017年全市新增债券融资261亿元,其中国资运营公司发行规模8亿元的绿色中期票据,为全国县级市首单绿色永续债;在香港发行规模5亿美元海外债,为全国县级市首单。民营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较为活跃,今年三鼎控股集团发行规模为20亿元公司债,新光控股集团发行规模为20亿元短融,成龙建设集团发行规模为5.8亿元公司债。

二、2017年度主要工作

(一)金融保障实体经济给力。加大对城市有机更新、民生实事工程、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倾斜。其中,农发银行义乌市支行获批49亿元棚户区贷款,为农发系统获批的县级单笔额度最大的棚改项目贷款。中国银行义乌分行获批39.4亿元市场区块棚户区改造贷款,创本行历年单笔获批贷款的最高金额。组织召开义乌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接会,22家省市级金融机构与我市签约项目29个,总金额超600亿元。推进与政策性金融机构战略合作,促成市政府与国开行、农发行分别签署193.8亿元、100亿元的合作协议。

(二)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活跃一是股改企业、挂牌上市企业实现双破百。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报会一批的思路,大力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目前,我市股份制公司总数达到105家,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总数达113家,实现双破百。全市共有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2家,区域资本市场挂牌企业94家。2017年新增股份制企业31家。二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取得突破。华统股份积极开展同行业并购,2017年先后实行三次总额5518万元的收购项目。日前,华鼎股份重组深圳市通拓科技事项获得证监会通过,在原有锦纶长丝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引入跨境电商作为第二主业,开启双主业业绩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

(三)丝路金融小镇培育加快。2017年底,小镇核心区块进场项目13项,在建大楼27幢,包括宇业大厦共23幢主体结顶。2015年创建以来累计完成有效投资53亿元,其中201717亿元、特色产业投资额14.2亿元。小镇入驻企业共241家,其中182家基金公司入驻,基金管理规模达300亿元。小镇被省统计局列为省特色小镇统计规范化试点单位之一。金融项目招商不断推进。浙江稠州金融租赁自去年获批开业以来,累计投放项目32个,融资租赁投放42.9亿元。义乌金改首家地方法人保险机构华商云信用保险已入保监会待批队列。民营商贸银行已至省银监局开展准入辅导。

(四)强化信用环境营造。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全面建成信用大数据,归集数据总量突破1亿条,全省率先出台个人信用管理办法,实现人人都有信用分。大力推进信用应用,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招投标、政府采购、金融信贷等限制4400人次,直接促使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金额超1.7亿元,联合奖惩成效受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高度肯定。今年以来我市两次在全国信用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两次获央视专题报道,荣获国家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稳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三、义乌贸易金融专项改革推进情况

2017年市义乌金改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按照省办下发的工作要点,我办分类施策、层层推进,取得了预期实效。

(一)借鉴自贸区金融改革经验,积极开展外汇管理制度创新。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稳步成形,截至11月全市离岸业务结算量达245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80%左右,较年初提升9.5个百分点。国际贸易账户管理体系已委托义乌金改促进小组成员单位上海浦发银行开展研究。个贸外汇系统顺利推进互联网+”自助结汇业务试点,全年累计结汇4.9万笔,结汇额达18.4亿美元;非居民个人开户事项取得阶段性突破,9月市级层面下发市场采购贸易境外采购商备案规程,已成功开户81户,结汇636万美元。

(二)紧抓义新欧平台建设契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全面助推义新欧做大做强,对接参与捷克站投融资金融服务。稠州商业银行积极与义新欧沿线国家开展贸易项下的投融资人民币结算,1-11月累计结算2.5亿元;继续推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目前已在建行和农行累计交易2.8亿元;开辟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新通道,第三方支付公司盛付通已与浦发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人民币数据认证结算试点。

(三)探索与国际贸易接轨的贸易金融产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与上海天九湾贸易金融智库开展课题研究,力争在贸易金融增加值统计方式上提出义乌标准。义乌中行面向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保)推出分送集报关税保函,为进口主体提供了便利。国贸通等供应链企业积极对接金融供应链服务外包公司,为敏感国家客户拓展福费廷、订单融资等业务。政策性保险机构中信保累计为全市130多家中小企业的48.9亿元出口提供风险保障。

四、2018年度工作思路

1.积极落实省政府凤凰行动计划。一是强化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夯实上市挂牌基础,2018年新增股份制公司20家以上。推动上市挂牌10家以上。加快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二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直接融资。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发债、定向增发、资产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大力推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直接股权投资。

2.高质量谋划推动金融专项改革。积极谋划2018年金融专项改革工作要点,争取在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跨境人民币业务等贸易金融领域取得新进展。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义乌金改顶层设计提供智库支持。继续推动优质金融项目招商,争取华商云信用保险和民营银行批筹。

3.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和转型。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服务机构等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确保地方金融组织稳健运行。加强小额贷款公司品牌建设,继续开展权益类投资、发债等创新业务,鼓励优质公司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

4.不断优化稳定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完善两链风险化解机制,充分运用各种手段防范和化解风险。继续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考核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通过降低利率水平、减轻转贷压力、金融机构减费让利等措施,不断减轻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