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9 09:0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义乌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指导思想,探索制定政务公开标准,严格规范政务公开程序,动态调整政务公开内容,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四不”工作法,将公开窗口的“毛玻璃”打破,实现政务信息全公开、全透明,持续推进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基层政务公开试点工作。
一是政务公开不保留。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阳光征收”工作实际,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走访群众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调研群众对政务信息的需求。沉到一线,多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努力实现全面、精准公开。以省国土厅下发统一公开事项为基础,调研群众需求为补充,全面梳理公开事项,细化公开内容。精心梳理一级事项3项,二级事项9项,三级事项27项,其中4项三级事项为结合义乌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实际延伸的事项,实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针对群众需求,创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产权置换房源综合公开模式,公开产权置换房源小区、楼号、单元号、楼层、房间号、户型、面积、产权置换单价、产权置换总价、用房状态等,将所有的房源、房源的所有信息详细公开。
二是政务公开不延误。所有公开事项依法依规设定公开时限,尽全力压缩政务公开审批时长,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时限。全面梳理和优化政务公开工作流程,完善业务流程图13项、办理事项流程图8项。建好政务公开网站、“义乌阳光征收”微信号等网上公开平台,按“能上网都上网”的原则,将公开事项进行上网公开,做到线下和线上同步公开,齐头并进。倒排政务公开计划,制定政务公开进度表,公开事项有没有及时公开一目了然,确保实现政务公开不延误。线下公开动作都拍照留痕,方便管理、考核。
三是政务公开不跑腿。立足基层政府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做好政务公开下基层、进社区、入家门。在征收区块内部设立集中公开场所,将所有公开事项纳入现场公开,提供一站式签约服务,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易获取、能监督、好参与。充分利用电脑终端、手机终端发布信息,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不跑腿”。
四是政务公开不止步。在被征收区块设立“六个一”政务公开平台,即“一个集中公开场所、一个公告栏、一个咨询台、一个信息公开系统、一个大屏幕显示屏、一个二维码”,将所有应公开事项在平台上现场公开。目前“六个一”平台已服务被征收户6741户,征集有效意见1855条。在前期公开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领域政务公开平台“六个一”标准规范》。目前“六个一”政务公开平台已在新的征收区块进一步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