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司法局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002609493F/2018-82745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办公室

  • 成文日期:

    2018-07-2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印发《义乌市司法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18-07-23 11:1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义乌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义乌答卷人”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题活动,实干为先、精准服务、勇当标兵,较好的完成上半年司法行政工作任务。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聚焦中心大局,五点发力推动司法行政新发展 

  1、立行立说,试点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一是迅速启动抓工作落实。提请市两办下发《义乌市深化“枫桥经验”开展人民调解预防和化解信访案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连续召开动员会、汇报会、推进会,层层统一思想、压闸推进。局领导班子带头深入镇(街道),通过“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工作对接、组织一次全面梳理、化解一批信访案件、挖掘一个典型案例、物色一个典型人物、提供一条典型做法,指导工作迅速开展。二是集中力量带访调联动。全市集中开展一次信访矛盾大排查行动,对信访矛盾分层分类梳理,对适宜调解的信访矛盾建立底账清册,滚动录入更新。运用“引、调、结、归”四步工作法,简化访调对接手续,推行信访代理人制度,让群众“最多访一次”。开展全市“百日竞赛”活动,每周对镇(街道)司法所工作开展进行排名通报,考核情况与平安月考相挂钩。目前,义乌市共摸排信访案件384件,调处纠纷285件,其中调处成功218件;摸排各类易转化为信访案件的矛盾纠纷2076件,调处2034件,调处成功2023件。三是多元参与促矛盾化解。成立人民调解化解信访矛盾专家库,为信访矛盾化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和调解建议,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推行“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吸收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妇女代表等人员组建调解服务队伍,借助乡贤力量走村入户做工作,增强群众的理解和信任。截至目前,参与活动各类人员计2820人。 

  2、精简程序,加快司法行政“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三减”工作动真格。持续深化减事项、减证明、减材料,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加强部门沟通衔接,取消3个事项申请环节;通过直接削减、个人承诺、数据共享、部门核查方式,全部取消义乌市内出具的证明材料10份、削减其他材料98份,让服务对象用最少材料、最短时间办成事。目前需群众提供3份以下材料事项18项,提供3—5份材料事项18项,提供5份以上材料事项1项。二是全面对接“义网通办”办事系统。多次与省司法厅、市数管中心联系,司法行政5个办事系统全部实现与“义网通办”对接,37个依申请权力事项全部入驻“义网通办”,其中36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网办率达97%。完成市数管中心发出的数据共享任务2个,每日传送相关数据至数管中心。三是加快推进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通过精简公证办理流程,开发“公证云”在线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便民服务网,在申请材料齐全、真实,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当事人可通过现场、网上、掌上三种途径办理公证业务,目前出生、身份、学历、证书等9项公证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义乌公证在线公证服务”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公证、“指尖上”即时服务的优质办证体验。 

  3、因地制宜,助力打造最佳营商法律服务环境。一是做实做细“涉企涉工”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开展企业用工、厂房租赁风险防范等法律服务。联合市经信委深入14个镇(街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宣传;指导市律师协会举办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法律讲座,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企业家安全创业。与市工商联合作,完善商会、行业协会法律顾问制度,对接企业家法律服务需求,开发企业法律服务产品,实现全市商会法律顾问全覆盖。二是创新开展“互联网+”法律服务。开辟“互联网法律大讲堂”,定期讲授网络侵权投诉、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网络犯罪等内容。开展法律服务电子商务博览会专项行动,成立律师志愿服务队,设立律师服务点,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法律服务。成立“五联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P2P金融、众筹等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法律实务问题。与“义乌发布”、中国义乌网等本地互联网媒体合作,推出互联网法律服务特刊,以律师案例分析形式,讲解电子商务行为中易发生的各类纠纷。三是深入推进“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法律服务。充分利用三地律师协会建立“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法律服务联盟的平台优势,加强律所对接和律企对接,提升义乌整体法律服务能力。多次到陆港小镇沟通走访,联系开展企业法律风险体检、发放企业法律服务包、建立驻企法律服务点等工作。四是优化金融、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一对一为企业提供车贷“远程面签”业务办理证据保全公证、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办理证据保全公证等服务,有效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 

  4、需求导向,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服务效能。一是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公共法律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各镇街、法律援助中心、国际商贸城等发放并回收纸质问卷1723份,通过微信、司法局网站完成调查问卷641份,根据问卷数据编制《义乌市公共法律服务需求调查报告》,系统总结我市公共法律服务整体运行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二是更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产品目录。加强专业领域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重新编制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产品目录,既有普适性强的法律服务产品,也有涉外法律服务等符合地方实际的特色产品。三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对照“平安建设”过程性指标考核标准,对全市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外观、标识等各项内容进行统一规范,组织人员开展交叉检查,互学互比、以查促改。 

  5、紧扣中心,提高法律服务经济发展保障能力。一是律师参与两项试点促进城市法治化管理。开展律师参与城市综合行政执法试点,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就驻队律师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方式等达成一致,组建泽大和纵伸两个驻队法律服务团,通过每周集中办公和按需联系的方式提供服务。开展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试点,联合市法院下发《关于律师参与调解的实施方案》,在市律师协会建立律师调解中心,在法院、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分别建立律师调解室6个,建立律师调解人员库,招募4家律师事务所的45名律师担任调解员。二是公证服务保障力度持续加强。为城市有机更新区块被征收户提供继承、分家析产、委托等公证咨询,完成征收区块和新社区集聚建设项目产权调换房屋抽签定位、继承、分家析产、委托等各类公证。采用截屏、储存、打印、屏幕刻录等方式对国有土地挂牌出让网上交易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国有土地网上交易透明公开。与法院签订《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合作框架协议》,提供保全证据公证,参与调解、调查、送达、执行等司法辅助业务。 

  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60家,执业律师545名(比去年同期增加24人),实习律师87名,办理案件12960件,业务收费1.25亿元。市公证处共办理公证14215件,公证收费680万元。 

  二、发展“枫桥经验”,营造基层综合治理新环境 

  1、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创建为抓手,全面排查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确定义亭、上溪司法所为重点培育对象,对照标准抓落实、梳理薄弱环节抓整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开展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工作台账集中检查活动,加强规范指导、梳理不规范问题、限期整改到位,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 

  2、探索外来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深化“以外调外”工作机制,针对我市外来人员多、外来建设者矛盾多发的特点,开展专题走访调研,探索外来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工作。目前已在稠江街道昌德社区、北苑街道四季社区、柳二村和义亭镇一级完成外来建设者调解委员会建设试点工作。 

  3、建立完善涉外纠纷协调机制。与法院联合成立涉外纠纷诉调对接中心,通过诉前调解、引调、司法确认等方式加快涉外纠纷案件的解决。持续推进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高要求选聘流程、多维度选聘考察、全流程跟踪考核等方式全方面提升调解员队伍质量。建立外籍调解员选聘工作制度,规范调解员选聘标准、选聘程序,向社会公开择优选聘,综合考量调解能力、工作责任心、专业素养、社会威望等各项因素,推动“以外调外”工作机制持续创新发展。 

  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人民调解组织1075个,共排查矛盾纠纷3492起,调解成功3490起,调处成功率99.9%,涉及金额5943.4万元。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纠纷51起,涉案金额315.45万元,协议金额249.97万元。 

  三、践行“治本安全观”,构建社区矫正监管新机制 

  1、开展远程监地视频会见试点工作。制定远程监地视频会见工作方案,建立远程视频会见工作规范,到多家监狱进行工作对接和沟通。升级改造社区矫正中心,建成远程视频会见室,配齐远程视频会见硬件设备。6月13日,受3名十里坪监狱服刑人员家属申请,安排其完成首次远程视频会见,有效解决行动不便老年亲属等无法进监探亲的困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6月27-28日,省司法厅在我市召开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远程视频会见帮教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全省推广我市远程视频会见帮教工作成功经验。 

  2、开展社区服刑人员修心教育活动。制定《义乌市社区服刑人员修心教育活动方案》和《2018年社区服刑人员修心教育计划》,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镇(街道)司法所、社工机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一部教育影片”、“一本教育图书”、“一场警示案例分析”、“一次就业指导”、“一篇忏悔日记”等“五个一”活动。截至6月底,全市共组织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4068人次,社区服务4082人次,个别谈话404人次,走访教育1080人次,心理辅导155人次,风险评估314人次。 

  3、加强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开展社区矫正“三整三查”百日专项行动制定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百日专项行动严查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纪律、作风问题及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邀请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及执法风险防控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纪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力度,建立“双随机一检查”制度,“双随机”即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名录库和检查人员名录库,在检查活动中抽查对象和检查人员从名录库中随机确定,检查内容包括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存在设置呼叫转移、人机分离、恶意关机和欠费或交给他人使用等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 

  截至6月底,全市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46人,期满解矫215人,现全市在册社区服刑人员717人,其中管制1人,缓刑618人,假释74人,暂予监外执行24人;境外社区服刑人员9人、外省籍人员128人,未成年人5人。共办理社区矫正警告案件82件,提请撤销缓刑案件3件,提请收监执行2件,办理审前社会调查64件,变更居住地审批104件,离开居住地审批490件。 

  四、强化宪法意识,把握普法依法治理新要求 

  1、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下发《义乌市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部署全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定《普法依法治理信息报送考核细则》,将全市单位按职能分为三个等次,逐月报送信息,并将信息报送考核纳入法治义乌建设考绩,进一步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出台《义乌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指导意见》,发挥职能部门特点、优势,挖掘具有义乌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 

  2、多形式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组建以司法行政干部、律师、公证员等为主体的市级宪法学习宣讲团,依托“主题党日”、农村文化礼堂等载体,面向各类群体开展宪法宣讲,推动宪法宣传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实现宣讲全覆盖。宣讲团成立以来已开展宪法宣讲50余场。印制新宪法文本2万册,发放至各机关单位和镇街,实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手一册、人人必读。定制普法购物袋2万只,印制宪法宣传标语。选取6处公交车候车亭投放宪法宣传海报,全市460辆公交车载电视循环播放宪法公益广告,累计播放3万余次,各村(社区)张贴宪法海报800余处。大力推广“我要学宪法”微信小程序,除网络推送外,在义乌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贸城等人流密集场所放置展板宣传,目前参与学习答题超2万余人次。 

  3、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大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力度,对省级、金华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进行预申报,摸排全市硬件软件兼优的村(社区)。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十条精品乡村线路打造,完成全市16个省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区)亮牌提升工程,部分镇(街道)因地制宜建设法治长廊、广场、公园。 

  五、突出保障能力,拓展法律援助服务新空间 

  1、开展“法律援助在身边”活动。下发《2018年义乌市“法律援助在身边”活动实施方案》,制定活动时间表、路线图,并进行广泛发动部署。联合市妇联开展“三八”妇女节法治宣传活动,联合市人社局到人才市场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咨询宣传活动,发放《法律援助指南》等宣传资料和普法环保袋、围裙、纸巾等宣传产品,零距离、面对面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提高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法律援助在身边”活动开展以来,共解答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 

  2、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举措。开展“义乌无欠薪”农民工讨薪专项活动,开辟“绿色通道”,免于审查经济困难,简化受理程序;加强“12348”法律服务专线值班,抽调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参与接待,确保农民工维权工作顺畅开展。今年以来,共受理农民工讨薪案件575件,群体性案件18件,挽回经济损失630余万元。启动精准扶贫社会共同帮扶项目,积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支付劳动报酬、子女赡养等刑事、民商事方面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帮扶。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1820人获得法律援助。 

  3、优化服务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在全市14个镇(街道)司法所开设法律援助专窗,将法律援助咨询、受理、初审权限全线下放,公开援助受案范围、经济审查条件、案件管辖权限等信息,实现法律援助“一站式”受理,网上法律咨询及时答复、网上案件申请及时办理、窗口现场接待咨询和现场受理案件及时录入。重新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通过律师自愿申请、法律援助中心择优审核备案的程序将218名执业律师、13名法律服务工作者纳入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人数同比增长14.2%。根据法律援助人员执业年限、业务特长等,组建四支专业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队,分别负责民事案件、群体性讨薪案件、普通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案件的法律援助。 

  截至6月底,市法律援助中心共解答法律咨询3897人次,受理援助案件1820件,其中刑事案件805件,民事案件1006件(其中非诉833件),行政案件9件,共为1820名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2090万元。 

  六、严格监督管理,实现依法行政新规范 

  1、开展上半年法律服务“双随机”抽查监管。制定下发《义乌市司法局关于法律服务“双随机”抽查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实施等要求。在“双随机”应用管理系统完成“一单两库一细则”即执法人员清单、执法事项库和执法对象库、双随机执法工作细则的录入。3-4月随机抽取22名执法人员,分5个检查小组,抽取5家基层法律服务所,27家律师事务所,100名律师进行2017年度执业情况检查。检查中发现9类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7份,约谈律师事务所主任8人,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移送有关部门立案调查1起。 

  2、规范各项执法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行政机关合同管理制度,法制科对各类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依法对警告处罚、提请治安处罚、提请撤销缓刑、提请撤销假释、提请收监执行、提请减刑等六类重大执法行为进行审核。开展司法鉴定“双严格”整顿活动,下发《义乌市司法局贯彻司法鉴定“两严格”文件开展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分调查摸底、整改落实、督查验收三个阶段组织实施。围绕机构认证认可、仪器设备配置、鉴定案件质量、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执业情况等开展摸底调查,注销年办件量少的两位司法鉴定人执业证,对2017年省司法厅司法鉴定“双随机”抽取的案件承办人进行约谈,对天鉴司法鉴定所法定代表人进行批评教育谈话。上报和反馈司法鉴定重大事项14项。 

  七、注重以点带面,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 

1、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新时代义乌答卷人”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题活动。一是抓好“大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宣传活动,带头学宪法,强化宪法意识。二是抓实“大调研”,以“大脚掌+”为重点,聚焦司法行政弱项和短板,领导班子带头领办一个重点课题,带头到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调研走访,了解基层困难和问题,每周“晒赛”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制度清单,以调研抓工作、促落实。今年以来共开展调研870人次,覆盖对象210家,涉及企业24家、基层机关事业单位33家,行政村13个、社区6个、社会组织92个、群众团体(队)34个,召开各层次座谈会73场次。共查找梳理问题57个,解决42个。 

  2、突出亮点打造机关党建“司法品牌”。开展“同心圆”工程暨区域化党建工作,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近、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原则,成立现代阳光、纵伸、稠州、红太阳、大平、国权明达六个同心圆党支部,通过党员联育、公益联手、党日联动、文体联谊、品牌联建形式,提高党建活动影响力。积极培育机关党建志愿服务品牌,成立“律心力行”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及法律咨询志愿者服务队两个分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法律体检、社区法律咨询、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等形式多样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党建联建共建,目前已在金融小镇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点,由党员律师定期提供法律服务。 

  3、加强司法行政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强化司法行政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牢筑“思想、制度、监督”三道防线,聚焦重点岗位、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切实把“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落到实处,高标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对各种苗头的自查,确保司法行政队伍纯洁性。二是强化法律服务队伍管理服务。深化“法律”良性互动,召开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座谈暨律师参与调解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就法院律师服务中心的运营与日常管理,律师参与调解试点、促进多元化纠纷化解,打击虚假诉讼及深化良性互动交流等工作进行交流探索。 

    

  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年度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司法行政工作新提升。具体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重点环节,进一步优化基层站所建设。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参与信访化解专项行动,边试点、边总结、边提升,总结基层经验,建立一套运行顺畅、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积极做好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枫桥经验”纪念大会参观点备选准备工作,配强配精调解员队伍,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司法所工作台账和人民调解案卷规范化建设,推进“文明、规范、公正”司法所创建工作,推动义亭、上溪两家司法所成功创建、其他司法所规范推进。与公安局经侦分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提高涉外经济案件执行率,减少中外客商经济损失。 

  二、聚焦中心大局,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能级。依托中非智库,落实中非法律机构对接;深化与陆港集团合作,促进“义甬舟”大通道法律服务联盟律企对接。继续围绕城市有机更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中心工作,做实做细做优公证服务,在房屋征收现场提供政策宣讲等前置性服务。探索公证运行管理新模式,激发公证发展活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结合党员志愿活动,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进万家活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便民化。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标准,实现科学评价。 

  三、聚焦平安稳定,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监管。积极总结远程监地视频会见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流程,打造远程监地视频会见工作“义乌样本”。总结以往大会安保工作经验,全力维护下半年重要时间节点和各项重要活动期间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加强对社工机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会同司法所对社工机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核结果应用于服务费用支付等环节。 

  四、聚焦工作热点,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范围。召开全市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会议、普法联络员会议,部署“七五”普法中期考核要求,完成“七五”普法电子档案录入。出台2018年重点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普法责任。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月” “12.4国家宪法日” 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开展“宪法十进”系列活动,拍摄一则宪法宣传公益广告,开展“讲好宪法故事”法治文创作品征集,组织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下基层。制定义乌市民主法治村(社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三治融合”示范村建设;命名一批义乌市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启动涉外法治宣教展示厅;结合十条精品乡村线路建设,打造1-2条法治文化精品乡村线路。 

  五、聚焦民生关注,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服务。加强 “浙江省法律援助统一服务平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强化法律援助中心与基层站所间的信息共享。网上监督办案流程,及时掌握案件信息,实现快速办理。完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与办案补贴挂钩的差别化补贴发放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加强法律援助宣传,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和覆盖面。 

  六、聚焦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队伍能力素质。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主题活动,加强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教育,严守各项纪律要求,确保系统内风清气正。开展律师事务所专项检查活动,进一步落实律所管理主体责任和主任管理第一责任。制定律师执业标准化模板,促进落实依法执业、规范执业。 

  七、聚焦改革发展,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力度。深化司法行政“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梳理“义网通办”上线事项的办理指南和办事流程,提升网上办事体验感。梳理系统对接存在的问题,积极向上沟通,确保依申请权力事项网上办理畅通。开展下半年法律服务“双随机”抽查监管、执法评议考核、司法鉴定人执业情况核查等工作,提高司法行政系统依法行政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