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税务局 > 优化营商环境
中共义乌市委 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9-01-09 15:4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机关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金华市党委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要求,着力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降本减负
(一)认真落实减税降负各项政策。持续落实国家及省级层面关于企业减税降负的各项政策,落实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政策。(税务局)
(二)切实减轻企业社保负担。落实国家及省社保费减负政策,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对民营企业历史形成的社保费征缴参差不齐等问题,不进行回溯式清算。社保费征管机制改革过程中,对历史欠费,不开展集中清缴。阶段性降低职工医疗保险费率,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缴费比例,继续实施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政策。(税务局、财政局、人社局)
(三)切实减轻企业用电用水成本。逐步降低电力直接交易限制性要求,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进一步规范和降低电网环节收费,采取临时性降低输配电价等措施,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降低企业用水成本,稠江工业水厂再生水到户价(不含污水处理费)原则上不超过2.6元/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发改委、经信委、供电局、水务集团)
(四)切实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多渠道拓宽民营企业招工渠道,着力帮助民营企业缓解“招工难”问题。加强部门、镇街联动,加大对“代工”现象的治理和引导力度,规范用工行为,优化用工环境。(人社局、各镇街)
(五)严格执行涉企收费政策。依法公开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并允许收费的中介服务,取消国家和省公布的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保证金项目,推广以银行保函或保险公司保单的形式缴纳保证金。在市属国有检验检测机构送检的,免收工业产品许可证质量检验检测费和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费,免收首次送检企业的首批次产品检测费用,免收大学生创业企业两年委托检测费用,对生产企业委托送检的产品检测费用按标准的50%收取。引导规范智慧消防等第三方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企业成本。(行政执法局、发改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安监局)
二、进一步加大民营经济金融支持
(六)促进金融助企政策落地见效。成立规模100亿元的义乌国贸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建立“1+N”母子基金投资模式,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设立规模20亿元的新兴动力基金(纾困基金),帮助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率先试点开展国资平台参与的银行债转股业务。探索开展CDS等金融业务创新。(国资委、财政局、金融办、人行)
(七)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补偿政策和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政策性融资担保向商贸服务业企业和民办教育机构扩面,向更多小微企业倾斜。各金融机构在提供信贷服务时,确保在信贷规模、担保方式、利率水平、计息方式等方面的稳定,企业的年度授信总额原则上不低于其上两年平均年度授信额度。鼓励银行创新转贷业务,推进科技信用担保贷款,开展商标权、专利权、应收款、存货、在制品等质押贷款,对信用良好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推进无还本续贷服务。(经信委、金融办、人行、银监办)
(八)实施民营企业信贷“增氧”工程。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单列信贷计划,确保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争银行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完成“125”目标,即实现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三年内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的目标。对部分重点帮扶企业,相关银行要将利率水平明显下降,为企业减负增氧。建立企业对金融机构评价机制,并纳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内容。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考核机制,保障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人行、银监办、金融办)
(九)优化银行保险金融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改革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授信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技术、模式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积极提供流动性支持,不盲目压贷、抽贷、断贷。对触及平仓线的质押股票,不简单采取平仓处置方式。鼓励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债转股,帮助困难企业减轻债务负担。(人行、银监办、金融办)
三、进一步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十)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鼓励存量工业用地开展小微企业园建设。到2022年,园区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入园企业数达到10000家以上。建设小微仓储物流园区,允许部分工业用地按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改造为仓储小微企业园。(经信委、陆港口岸局、各镇街)
(十一)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工业厂房历史遗留办证问题。对民营企业工业厂房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办理产权登记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妥善处理。对上市企业、股改企业和亩产效益综合评价B1类及以上企业因历史遗留问题需办理产权登记的工业厂房,可免于处罚;其他企业从轻处罚。(城管委、执法局、经信委、金融办)
(十二)妥善处理民营企业开竣工违约问题。2019年3月前,由各镇街(平台)对辖区内2018年前出让的工业用地存在未竣工情况进行排查。属政府原因造成的,镇街(平台)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化解,原因消除后,由各镇街(平台)提出开竣工时间,经信委提出全生命周期管理内容,市国土局与受让人签订补充协议进行约定;属受让人自身原因造成的,未开工的限期6个月内开工、2年内竣工,未竣工的限期2年内竣工,由市国土局与受让人重新约定开竣工时间和违约责任,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纳入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按期竣工的不再追究开工延期违约责任。查封期不计入违约时间,对同一行为约定多种违约责任的,择高追究。(国土局、集聚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丝路新区、各镇街)
(十三)建立民营企业灵活供地机制。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鼓励盘活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家庭住所等资源,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办公场所。对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互联网+制造业”等新业态企业,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5年过渡期政策,实施期满后符合条件的可办理协议出让手续。(国土局)
(十四)提高民营企业破产处置效率。依法推进破产案件简化审,高效推动“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工作。在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下,允许破产清算程序中实施税费优惠和破产重整中债务豁免部分所得税特殊性处理。多手段加快工业用地资产包处置进度,提高工业用地使用效率。(法院、金融办、税务局、国土局、市场监管局)
四、进一步保障民营经济合法权益
(十五)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失信黑名单制度,将依法认定的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名单纳入信用平台。结合中国义乌(小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受理业务,建成全国首创的“三位一体”知识产权综合维权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信用办)
(十六)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产权平等保护,对于职务侵占、假冒注册商标、合同诈骗等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的案件,依法从严打击。对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违法犯罪案件,特别是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启动侦捕诉快速反应机制,注重办案节奏,提升办案质效。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民营企业曾经有过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侵害企业家合法产权的案件。严格区分企业家违法所得和合法财产,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为违法所得的,不得判决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依法保护企业家个人合法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十七)实施宽严相济的执法方式。对于无主观恶意、社会影响小、主动及时改正或终止违法行为后消除社会影响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从轻减轻处罚,最大程度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严格区分经济犯罪和经济纠纷界限,严格依法准确运用刑事强制措施,依法审慎适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性措施。建立差别化处理机制,避免在相关执法过程中简单化、“一刀切”,给民营企业稳定的市场预期。(法院、检察院、公安局)
(十八)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对市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园、“五十强”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A类企业、上市企业、“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除国家、省统一部署和实名举报投诉外,不得随意到企业开展行政执法活动。涉企执法检查原则上要求通知镇街网格长或网格员到场。(人社局、环保局、安监局、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
五、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开放水平
(十九)深化“证照通办”改革。将“证照通办”和“义网通办”结合,扩大“证照通办”改革内容,扩充通办部门和事项,推行商事领域“全科无差别受理”,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工作模式,实现群众办事“一事一窗一次”。(市场监管局、行政服务中心)
(二十)稳定民营经济外贸出口。做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发挥外贸监测点、外贸预警点职能,做好外贸风险预警,提升企业防范贸易风险能力。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带动中小微企业扩大出口。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广交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简化外贸税收优惠事项办理,为大型重点出口民营企业提供绿色办税通道,优先办理出口退税。(商务局、税务局)
(二十一)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供应链布局,完善以备案制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模式,建立并完善境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境外投资的指导服务工作。探索实施“高效、无费、无证”口岸通关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发改委、陆港口岸局、商务局、改革办)
六、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创业创新激情
(二十二)建立“双向互动”的政企交流机制。健全企业家与党委、政府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企业重大事项、重点问题诉求专报制度。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研究制定涉企政策、规划和重大改革项目,要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充分吸收企业家队伍和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估。(市府办、统战部、工商联)
(二十三)开展结对精准帮扶活动。继续组织全市领导干部开展联系企业“三服务”大走访活动,建立重点企业市领导联系帮扶制度,制定详细的帮扶方案,采取现场办公、集中交办、逐个销号等形式精准帮扶企业解决难题。按照 “五个一”的要求,面对面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好困难。(市委办、市府办、经信委、工商联)
(二十四)营造“亲商重商”良好氛围。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升政府质量奖、A类企业、“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等民营企业宣传力度,选树创新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作为典型。区分改革创新中失误与违法问题,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宣传部、工商联)
七、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服务环境
(二十五)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精准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高质量确保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90天”;完善“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制度,在更多“标准地”项目审批中实现“拿地即开工”。(发改委、经信委、城管委、行政服务中心)
(二十六)实行涉企管理“柔性服务”。对企业安全生产、环保、税务等方面采取业务培训、现场指导、教育疏导等柔性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实施提醒制管理;规范自由裁量权,对非主观故意违法从低处罚,变刚性管理为柔性服务。(人社局、环保局、安监局、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
(二十七)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运用。推动市场信用评价运用。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推动信用评价结果社会化运用,与信贷利率、商位租金优惠、税收额度等举措相挂钩。完善修复和退出机制,对民营企业因涉及担保等纠纷未能及时履行法院判决等原因造成信用下降的,在达成相关协议后及时恢复企业信用,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法院、信用办、市场监管局)
(二十八)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综合评价。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开展市级科技主体认定,对各类科技企业实施精准的政策、信贷、基金、服务等支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局、人行、银监办)
 
 
 
中共义乌市委           义乌市人民政府
201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