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湖公园

发布时间:2019-10-17 13:50

信息来源:义乌市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绣湖,又名绣川或绣川湖。《宋濂集、华川书舍记》称:“乌伤有大泽曰华川。唐武德间,尝置华川县,今之所谓绣湖,即其地也。”旧县志载:“绣湖,县治西有湖,广数顷,群峰环列,云霞掩映,烂然若绣,湖因以名。”宋元间湖区曾构亭榭,植花木,游赏之地,凡二十四处。明清有驿楼晚照、烟寺晚钟、花岛红云、柳洲画舫、湖亭渔市、画桥系马、松梢落月、荷荡惊鸥八景。湖心之柳洲又有建于宋大观四年(1110)的大安寺塔和大安教寺。湖畔原有“鸡笼殿”,在抗战期间改为“忠烈祠”,供奉本县为抗日牺牲人员的神主牌,义乌沦陷时毁。在绣湖东、北两堤后,1927年曾建中山公园,其中在大安寺塔西北有中山纪念厅;纪念厅左有抗倭名将戚继光平倭纪念碑;在纪念厅右,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前有石凿汉奸汪精卫、陈壁君夫妇的跪像。昔日的绣湖景色,曾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痴狂,明代文学家王祎的《绣湖》诗云:“十里华川上,年来足胜游;雨花林下寺,风柳驿边楼;漠漠芙蓉浦,依依杜若洲;平生身外事,未许付浮鸥。”绣湖,历来是人们游览场所。元代学者,人称“青村先生”的金涓诗曰:“绣湖八月景堪题,士女扁舟尾尾齐;白水青山图画里,淡烟疏雨夕阳西;芙蓉濯濯斜临岸,杨柳依依密护堤;满眼波涛终古事,华川望断意都述”。更是淋漓尽致地赞美了绣湖婀娜多姿。古老绣湖之景观,几经沧桑,陵谷变迁,均已圯废,成为历史的缩影。

  绣湖与义乌的母亲河义乌江一样,在义乌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义乌人的第二母亲。义乌市委、市政府为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颂扬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绣湖文化,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同时对绣湖也进行了改造,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休闲公园——绣湖公园,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绣湖公园位于市区中心,东临市民广场,南接新西门街,西靠丹溪路,北连县前街。公园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规划设计,杭州园林工程公司施工建设,占地总面积为

  71643平方米,其中绣湖面积为30亩,总投资额近1400万元,是一座义乌市内较大型的具有传统风格的综合性公园, 2003年1月建成开放。

  已建好的绣湖公园是在绣湖的原址上融合大安寺塔和绣湖八景富有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采用江南园林造园手段和技法,地形顺应山势脉络,营造出自然山水环境,把中国园林造园素材中的山、水、亭、廊、榭、舫、台、楼阁、塔等按使用功能和景点需要运用其中,营造出雅致、步移景异的江南园林景观。整个公园由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绣湖环境绿化以及水电配套附属等部分构成。园林建筑由两大组团及一些景点和功能性建筑组成。两大组团分别位于园内北部的塔院建筑群和东入口建筑组团,景点及功能性建筑分布在园内的各个区域。其建筑风格系仿明清传统私家园林及民居形式,由山门、大厅、钟鼓楼、牌楼、六角亭、游艇码头、石舫、垂花门、南北公厕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园林小品主要围绕绣湖而展开,湖心岛、曲桥、拱桥、假山、驳岸、溪流、瀑布点缀在绣湖周围,形成岛、桥、山、溪、水浑然一体。公园绿化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共选用近二万种乔灌木及花卉苗木品种,主要有香樟、桂花、银杏、无患子、黄山栾树等树种,配植红枫、桃花、梅花、樱花、紫薇、杜英、白玉兰、二乔玉兰、杜鹃、荷花、毛竹等花木及色叶树种,营造出四时花叶的烂漫,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整个公园绿地高低错落,连绵起伏,进出有致,收放得当,透景与障景相结合的景观效果明显。共培植乔木4336株,灌木94709株,草本地被2292平方米,水生植物4140株,竹类10700株,四季花卉106平方米。绣湖公园,四季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绿树葱郁、鸟语花香、欢歌笑语,是义乌市民休闲纳凉,散心的好去处。

  公园内巨石和牌坊刻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铎先生和周慧珺女士题的“绣湖”和“绣湖公园”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