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救灾 > 备灾管理 > 灾害防治
野外游玩 谨防蜱叮咬

发布时间:2019-11-14 16:1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去野外游玩,甚至去森林爬山或野营,这样有可能会被蜱叮咬。近年来,我市时有出现村民上山劳作或采茶叶时被蜱虫叮咬情况。

蜱俗称狗豆子、草爬子等,是一大类吸血节肢动物,一些种类可侵袭人体,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为硬蜱科。蜱的直接危害是刺叮使人感到不安、疼痛,并引起皮炎,某些种类的雌蜱唾液腺可分泌一种神经毒素,引起急性上行性的肌萎缩性麻痹,称为“蜱瘫痪”,严重的话能引起死亡。间接危害主要是传播疾病,蜱能传播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多种疾病,是吸血媒介中仅次于蚊类的疾病传播媒介。

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夏季较活跃,冬季基本不活动。蜱虫主要栖息在树林、草地。蜱虫最喜欢附着到动物身上,在接触猫、狗及鸽子等动物时要特别注意预防。蜱类栖息在陆地各样的自然景观,活动范围一般为数十米。蜱叮咬后典型的症状,最初反应是伤口中心有硬心,周围有红斑环,几天后这个症状有可能随着蜱的脱落而消失,也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长久的丘疹或瘤状突起,并发痒,痒感可持续数个星期。蜱唾液分泌物、口器断片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市民去野外踏青游玩到树木密集的地方,怎么预防蜱虫叮咬?

1.应减少或避免在野外树林、草地长期坐卧。

2.将袖口、领口和裤脚等处扎紧,不要穿凉鞋,不要把皮肤暴露在外。

3.要搞好庭院卫生,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预防蜱螨等虫媒孳生。

4.户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蜱,重点部位为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5.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 的驱避剂等。

6.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发现被蜱虫叮咬了怎么办?

1.切忌生拉硬拽,以免蜱虫头部留在皮肤内。

2.切忌用手将蜱虫捏死,尽量不要接触蜱虫体液,如用手捏死、摁死蜱,接触后要及时做消毒处理。

3.发现被蜱虫叮咬应及时去医院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及时到相关部门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

遛狗人:在郊外草坪等地,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