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2330782471772269C/2019-104655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绣湖中学

  • 成文日期:

    2019-11-2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19-2021)三年自主发展规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19-11-27 17:3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秩序立校 文化强校 特色名校

——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三年自主发展规划

(2019年9月 — 2021年8月)

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多彩课程,落实“兴多彩活动 育四有新人”的办学目标,在总结过去三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义乌市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工作目标和要求,针对学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订《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19~2021学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分析

(一)学校基本概况

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由城阳校区(原绣湖中学)与稠江校区(原稠江中学)共同组建而成。

2018学年,绣湖中学教育集团城阳校区共51个教学班,2486名学生,151位正式在编教职员工,其中荣获义乌市学科带头人17名、市级以上教坛新秀荣誉26人。目前有中学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4人,中学一级教师76人,市第七届学科带头人5人(社会1人,科学1人,数学2人,语文1人),义乌市学科带头人工作室2个,省教坛新秀1人。师资雄厚,教学水平相对较高,骨干教师梯队已经基本形成。稠江校区共目前拥有41个教学班,1921名在校学生。现有正式教职工130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26人,大专学历1人),市教坛新秀8人,学科带头人2人,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70人。

近年来,学校围绕“兴多彩活动 育四有新人”办学目标,秉承“博学 笃志 卓越”的教育理念,提出“秩序立校文化强校 特色名校”的办学策略,努力打造具有“绣湖书院”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名校。学校荣获“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省艺术特色学校、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单位、金华市无邪教校园创建先进单位、省城镇示范性初中、省卫生先进单位、省模范职工小家、省科研兴校百强学校、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首批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金华市文明单位”等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项。学校办学水平居全市前茅,已经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义乌初中教育的一张高贵名片。

(二)学校发展优势

过去的三年,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结合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年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与任务,扎实有效地抓落实,促成效,顺利完成了规划设定的各项目标,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1、教师队伍建设:师德提升、师能发展

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结合“两创两提”、“鸡毛换糖再出发”、“做有光芒的教师 创高质量的学校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大讨论活动,坚持“培养、培训以及名师的辐射带动”建设思路,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程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满足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强化学校行政职能,完善服务培训功能;创新教师师德培训机制,强化政治法制教育;拓展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途径,倡导“小组合作型”的研训模式;完善学校教师考评制度,突出发展性激励功能;加强培训规范指导,健全质量监管体系。

学校有赵一庆、黄跃峰、楼春洪三个名师工作室,在推进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周四集体备课、开展说课、信息化教学、论文撰写的基本功比武、课堂教学研讨、“绣湖讲堂”开讲等活动,促进了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科学组、艺术组被评为义乌市先进教研组。

2、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培育

健全德育制度,重点提高家委会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参与度;强化德育课程和德育目标的学科渗透,重点关注“学困生”和“心理行为偏差生”;加强班主任和德育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持证教师的作用;开展“美丽班级”建设竞赛,充分发挥班集体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作用;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基于“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教育理念,规范实施国家课程设置和计划,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培养学生“礼仪、诚信、勤俭、学习、健体、卫生”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3、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育德、活动悟性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立足“以传统之文,化现代之人”,开发与实施“年度课程”、“微课程”,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推进课程多元化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以主题教育“年度课程”、专题教育“微课程”的设置,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依托传统文化,实施学校德育教育的顶层设计,到2019年形成“以传统之文,化现代之人”德育教育特色。

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指导,坚持从背诵、解读“弟子规”着手,积极开展《以传统之文,化现代之人》课题研究课题,学校将持续开展后续研究,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的“三化”举措(化难为易,让学生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化乏为趣,让学生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化悟为行,让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拓展《绣湖声韵》课程和“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力量,从国学中汲取“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等做人的基本素养,努力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植入德育教育体系建设实践中。

4、特色培育工作:优势学科、传统彰显

学校坚持“特色名校”的发展策略,积极推进与学校特色相匹配的课程群建设,到2019年“版画”特色课程体系成型,“实验创新”课程体系基本完整。

三年来,我校在信息奥赛、科技教育、体艺教育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信息奥赛方面,902班苏焜荣获第二十三届全国信息奥赛复赛提高组一等奖,被邀参加北京大学2018冬令营。之后,北大向他发放了一份“专家考察推荐意见”据悉,这也是北大首次为义乌的初中生发送专家考察推荐意见。

科技教育方面,光光2018学年我校学生参加义乌市中小学科技运动会、浙江省电子制作锦标赛、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浙江省选拔赛、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共获得11个团体第一名,452人次获奖,金牌26枚,银牌15枚,铜牌19枚,连续十三年获得义乌市科技运动会初中组总团体冠军,被评为浙江省电子制作示范基地学校。

体艺教育方面,我校是教育部“满天星”校园足球基地学校。2018年8月绣湖中学女子足球队荣获“希望杯”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初中女子组)亚军。校园足球工作得到中央政研室副秘书长、中央改革办文化局局长方江山亲临督察指导。特别是我校813班足球小将李渟英格入选U14国家女子足球队,2018年7月5日受到出席G20峰会的习近平主席接见鼓励,还担任了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火炬手,《钱江晚报》、《义乌商报》、《中学生天地》等报刊较大篇幅介绍,使得我校“足球特色”工作引起了义乌电视台、浙江卫视新闻频道和体育最前线栏目等多家电视台多次报道。市第七届校园足球联赛勇夺男女双冠。为亚运赋能,绣湖中学两位足球小将亮相浙江卫视。2019年有4位足球运动员被学军中学录取。李渟英格(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已名声在外。仅2018学年,学校排球队获得了浙江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初中男子组第五名、初中女子组第六名,浙江省青少年阳光体育排球比赛初中男子组第二名、初中女子组第六名,并蝉联义乌市中学生排球赛男女双冠,排球特色继续在全市保持耀眼的光芒。在2018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中,我校获得一等奖5位、二等奖9位,学校的“多材料综合版画艺术实践工作坊”获省一等奖。学校荣获“组织贡献奖”,我校的艺术教育专题片,在浙江卫视播出。

学生特质的有效培养,教师素养的有效提升,成果显著,形成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各项成绩持续保持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5、集团融合发展:名师引领、提质提效

20188月原绣湖中学与原稠江中学组建绣湖中学教育集团后,两校区教育教学资源统筹整合,工作整体推进,两校区教师通过互动研讨,交流借鉴,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集团组建以来,城阳校区先后组织安排了一大批名优教师到稠江校区开展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发挥两个校区的自身优势以及社区资源,建设具有集团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优质课程的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研共享。实行基本同步的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评估、常规检查、教研活动、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类考试等方面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逐步提升稠江校区内涵发展。2019年,稠江校区中考义乌中学提前统招1人,定向39人,特长生1人;义乌二中定向24人;大成中学定向7人;普高以上283人,上线率46.08%(全市平均上线率是42.7%),成绩大幅度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丰富了我们学校“高质量、高品质”办学愿景的内涵,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三)学校发展瓶颈

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是我校的发展瓶颈,也是第六轮三年发展规划需要考虑解决的主要工作。

1.硬件环境较为薄弱。校园扩建难度较大,虽然目前已着手改造科技楼,但硬件因素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2.教师结构尚欠合理。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思路的开拓与创新。加上近些年下乡交流教师较多,导致了骨干教师梯队结构的不协调,形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限制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3.稠江校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骨干教师偏少,整体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遵循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笃志博学 卓越”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把学校办成“一多二高三特” (一多:多样课程; 二高:高质量、高品位; 三特: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质、学校有特色)的现代化名校。

(一)办学理念:笃志 博学 卓越。

(二)制定本规划的目的:通过系统地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短处,找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整合各种办学资源,探索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形成学校发展的行动方案;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促进我校科学、有序、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三、学校发展目标

(一)发展愿景:经过三年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具有“一多二高三特” (一多:多样课程; 二高:高质量、高品位; 三特: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质、学校有特色)的现代化名校。

(二)三年发展总目标:提升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开设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拓展性课程,供学生选择;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理念和能力,构建完善生态型课堂,让学生体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装备尽可能强的“互联网+”平台,促学生发展。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每一项资源供给,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让每一个人得到适性的发展。

(三)三年发展具体目标:

1.完善学校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按课程的要求加以整合设计、实施,培育为学校多彩拓展性精品课程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2.规范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行为,通过开发实施“六三二拓展性课程树”,让学生在学会选择、发展特长中提高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

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每年各学科有一门以上市级精品课程送评;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理念和能力,提高多媒体白板的利用层次和水平,利用率达95%以上。

4.积极推广省级课题《让学 乐学 会学——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生“学习卡”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建设高效“三动一效”课堂。

四、主要任务

第六轮三年规划,我们绣中集团将把两个校区的发展工作进行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贯彻 “秩序立校、文化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策略,落实“五个提升、一个弘扬、六个彰显”的发展任务(简称“516工程”),全面提升集团办学水平。

(一)秩序立校之“五个提升”

1.统筹融合,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1)学校迈进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必须与时俱进,以“统一行动”统筹管理,促进整体再发展。结合两校区实际,深化集团内部管理结构、制度和机制改革,校区间整体推进,实现高度融合。持续探索立体化管理网络,升级条块落实、横纵结合的网状管理机制。

(2)优化制度建设的科学流程,使师生有效行使“制度制定时的审议权、制度实施时的申辩权、制度完善时的建议权”,真正让师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学校逐渐实现“管理即服务”的理想境界。

(3)建立渗透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的环境文化,逐步形成精细化管理模式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促使集团内部共生共赢,做到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实施,教师发展研修制度全面落实,教育科研整体推进,两校区实现互助互进,同步协调发展,进一步缩短稠江校区的教学质量差距。

2.强化机制,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1)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师“做人”素养,完善“优雅、敬业”的教师形象设计要求。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发挥教师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在政治立场、思想方法、治教治学、仪态仪表、兴趣爱好乃至于气质上,时时处处都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围绕“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热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尽心对待事业”的“四心”师德承诺,弘扬爱岗敬业的社会责任、严谨笃学的治学态度、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道德情操。聘请师德建设监督员,开展学生、家长、社会评教活动。

(3)进一步优化《绣湖中学教育集团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绣湖中学教育集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细则》等多项制度,完善学校教师考评制度,突出发展性激励功能,常规考核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引航。

(4)强化学校行政管理职能,创新教师师德培训机制,强化法制法规教育。以争做有光芒的教师为抓手,瞄准师德修养、教学实践、校本研修等关键元素,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体制与管理机制,进一步打造师德高尚、乐业进取的卓越教师团队。

3.整合优势,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1)坚持以面向全体、学会学习为导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积极探索课程整合,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2)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与完善候课制、教研组长负责制、集体备课制等常规制度,依托规范的制度实施人文、有效的管理,保证集团教育教学工作处于高位发展。

(3)组织教师不断学习更新先进理念,持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主动掌握高效备课、上课、训练、辅导的标准,继续推行“三动一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关注学生的有效参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要与自身原有教学行为进行对照,作出自我剖析,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学习,追求提高,使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质量检测都全面走向高效。

(4)利用集团内各学科名师和骨干教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组,发挥“黄跃峰、楼春洪工作室”“先进教研组”等载体和名优教师的作用,全面而有侧重地加强各教研组的建设,创新校本教研,引导教师自主规划,协作提升,多向发展,自我加压,通过夯实规范、课题研究、研课磨课、密集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以“绣中新锐教师”评比为载体,加强青年教师团队建设,建立和实施一年一次的评选制度,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研讨,以此为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加学习的动力,促进更多的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6)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学校每年提供一定的书目,一定的书籍,引导教师自学,并作一定的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并经常阅读教育报刊杂,通过学习、内化、运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7)探索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微课教学探索,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鼓励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等活动。

4.全面培养,提升学生综合学力

(1)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线,抓好养成教育,完善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制度,如《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美丽班级评比制度》、《班级公约》等,培养学生“礼仪、诚信、勤俭、学习、健体、卫生”等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基于“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教育理念,规范实施国家课程设置和计划,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超过30%,每一年的拓展性课时占总课时的20%。

(3)健全德育制度,重点是提高家委会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参与度,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推进家校协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4)强化德育课程和德育目标的学科渗透,重点关注“学困生”和“心理行为偏差生”。

(5)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6)开展“美丽班级”建设、排球趣味运动会、足球嘉年华、绣湖新韵文艺汇演等活动,充分发挥班集体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培养自信大方、活泼开朗的品质。

5.多元拓展,提升学生视野格局

(1)组织师生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向家庭,走向社区,“小手拉大手”,倡议身边的人为文明创建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组织学生走进福利院,瞻仰烈士纪念碑,参观污水处理厂,感恩父母、孝敬老人……从小事做起,对他人乐于付出,对社会尽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真正实现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

(3)结合春节、清明、六一、国庆、元旦等传统节日,围绕“学雷锋日、妇女节、植树节、地球日、法制宣传日”等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体验成长快乐,提升视野格局,实现活动育人,快乐育人。

(二)文化强校之“一个弘扬”

我校自1969年创办以来,坚持“教书育人、德教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践行“笃志、博学、卓越”的校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我们要把已经成功结题的市级课题《以传统之文化现代之人》做大做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立德树人体系,形成“文化涵养、实践悟道、彰显本善”的文化强校之育人特色。

1、营造环境,于潜移默化中无声润物

为营造一个浸润心田、凝魂聚气的校园环境,奏响“文化育德”的主旋律,建构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育人的平台,花草赋诗,墙壁说话,设施启智,润物无声,学校无处不教育。

2、听读诵记,于浸润陶冶中明礼慧心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他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对古代艺术的接触 ,而这一切都是从孩子开始。”从七年级开始,合理利用《弟子规》,开展班集体《弟子规》吟诵、学生个人解读、小组社会践行活动,“学文”“致用”“践行”,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精神的养成。

3、课堂渗透,于多样学科中厚德育才

课堂教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各类学科都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要构建课堂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搜集整理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点、拓展点,使其更加完整和系统,把课程育人真正落到实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将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单独提取出来进行专门的讲解,而是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传统文化学科教育,并渗透于课堂讲授、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以及课外活动等活动之中。

4、道德实践,于活动体验中知行合一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养成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培养,广泛开展道德实践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组织七、八年级学生与各类综合性实践活动相结合,选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个字中的一个作为活动主题,利用寒暑假时间,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人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特色名校之“六个彰显”

学校坚持“特色名校”的发展策略,积极推进与学校特色相匹配的课程群建设,对照国家核心素养要求,围绕“育四有新人”的育人目标,不断完善“六三二拓展性课程树”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多彩课程中适性成长。

培育多彩课程,让学生适性成长,是我校拓展性课程寻找和建设的重点。以“开展适性教育,增强成长动力”为课程建设要求,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基础,构建包括基础拓展课程、特长发展课程、精英培育课程三大类课程体系的“六三二拓展性课程树”。“六”是指“基础拓展课程”的六大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与社会、体艺信息等,面向全体学生,以拓展学生成长基础能力为目标;“三”是指“特长发展课程”的三大类:学科拓展类、社团活动类、社会实践类,面向群体学生,以发展兴趣培育特长为目标;“二”是指“精英培育课程”的二大类:个人研究、群体合作,面向学生个体或群体,以培育精英人才为目标。

学校要通过骨干教师的成长培育,课堂样态的创新变革,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水平,夺取“足球、排球、科技教育、信息奥赛、版画、民乐”等六个课程在省市乃至国家级层面的丰硕成果,实现“六个彰显”的品牌效应。

五、保障措施

1.组建三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细化分工,明确处室,责任到人,把规划内容落到实处,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并按相应的评价标准,及时调整、修订规划。

2.各处室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具体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本处室学年度规划进程表及发展工作计划,把工作计划分解到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学年对实施的成效进行自评。处室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3.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各处室要及时提供实施情况汇报,及时向教代会反馈意见,各处室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实施调整和调控。工会主席分管此项工作。

4.每周定时召开校务会议,就日常工作运行、办学规划的制定、调整、实施等作出科学决策,为学校按照三年发展规划的发展把握方向。

5.邀请校外各级专家、学校督学和社会人士督导评价。在规划实施中邀请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督学对学校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推动学校规划各项工作有序进展。通过家长委员会,加强家长、学生与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做好社区共建工作,积极开展与社区互动,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6.合理安排年度预算,科学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合理高效利用学校发展经费,保障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科研信息、校本培训、基础建设等需要。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厉行节约、有效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