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15-2030)-区域概况与相关规划

发布时间:2019-12-03 16:5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 区域概况与相关规划

2.1义乌市概况

2.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义乌市为浙江省下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义乌市东邻东阳市,南界永康市、武义县,西连金东区、兰溪市,北接浦江县、诸暨市,地处浙江省地理中心。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

义乌市域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地貌以丘陵为主,丘陵占34.40%,河谷平原占23.73%,低中山地占23.48%,岗地占18.39%2014年,义乌行政区划调整,由原来的7街道6镇调整为现在的8街道6镇,分别为稠城街道、福田街道、北苑街道、稠江街道、江东街道、后宅街道、城西街道、廿三里街道、大陈镇、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赤岸镇和苏溪镇,其中原稠城街道拆分成稠城街道和福田街道。

2.1.2 社会经济

1982年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诞生以来的三十多年,义乌人凭借着敢想、敢闯、敢做的义乌精神,成长为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商贸城市,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典范城市。2011年,义乌被列为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

根据2014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6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39.4:58.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6907元(按2014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0659美元)。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19.0亿元;其中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7亿元。全市完成财政预算支出72.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1亿元。201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99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596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4.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0%

 

2.1.3人口结构

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8.88万人,女性人口37.7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82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0‰。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125.1万人[1]。从历年人口统计数据看,义乌人口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常住人口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占比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平稳增长,外来常住人口逐年增长

2-1  5年义乌常住人口构成情况一览表[2]

统计年度

总人口(万人)

户籍人口(万人)

占比(%

外来人口(万人)

占比(%

2010

180.6

73.98

40.96

106.62

59.04

2011

185.1

74.74

40.38

110.36

59.62

2012

191

75.33

39.44

115.67

60.56

2013

200.5

75.99

37.90

124.51

62.10

2014

201.76

76.66

38.00

125.1

62.00

2外来常住人口流动性大,且多为适龄劳动人口,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根据市流管局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外来人口中34岁以下人口占三分之二,未成年人占比在9%左右

2-2   外来人口在义乌居住年数统计表(2012年)

居住年数

人数(人)

占比(%

居住年数

人数(人)(%

占比(%

1年以下

78692

5.71

4

96482

7.00

1

5999904

43.54

5

52956

3.84

2

332329

24.12

5年以上

27437

1.99

3

189913

13.78

合计

1377713

100

2-3  外来人口各年龄段性别比例构成状况统计表(2013年)

年龄组

人数(人)

比例(%

年龄组

人数(人)

比例(%

16岁以下

117753

8.84

1634

799526

60.04

3559

403938

30.33

60岁以上

10528

0.79

2-4  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变化表(2013年)

文化程度

2013年外来人口数(人)

比例(%

2012年外来人口数(人)

比例(%

增减人数(人)

大专以上

56761

4.26

46134

3.35

10627

高中

118516

8.90

106487

7.73

12029

初中及以下

1156468

86.84

1225092

88.92

-68624

注:以上数据均为义乌流动人口管理局当年发布。

3外来人口居住地集中于稠城、江东、稠江、北苑,20112013年,集中于以上片区外来人口占比分别为54.22%54.55%55.46%,聚集度逐年上升。从外来人口从事职业看,多为生产制造加工、其他职业[3]。近年来市内工业景气度不高,是市内各工业发展为主片区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也造成外来人口流入增速放缓。

2-5  20112013年义乌市各镇街道外来人口变化情况一览表[4]

镇街名称

2011年外来人口数(人)

2012年外来人口数(人)

2013年外来人口数(人)

变化趋势

稠城街道

232472

249381

244689

先增后减

江东街道

197335

205712

203150

先增后减

稠江街道

150081

147081

141670

逐年减少

北苑街道

159242

149329

149066

逐年减少

后宅街道

85963

85143

66766

逐年减少

城西街道

76226

74280

71525

逐年减少

廿三里街道

103665

101844

96861

逐年减少

佛堂镇

89454

83565

83039

逐年减少

赤岸镇

11880

11698

10732

逐年减少

义亭镇

54279

58517

63157

逐年增加

上溪镇

51291

58639

54882

先增后减

苏溪镇

87613

92856

91772

先增后减

大陈镇

63799

59665

54436

逐年减少

合计

1363300

1377713

1331745

先增后减

 

2-6  20122013年外来人口从事职业构成状况统计对比表

职业

2013年从业人数(人)

占外来人口比例(%

2012年从业人数(人)

占外来人口比例(%

增减人数

(人)

增减比例

%

保安物管

681

0.05

725

0.05

-44

-6.07

餐饮服务

30083

2.26

31066

2.25

-983

-3.16

废旧物品收购

2579

0.19

3047

0.22

-468

-15.36

工程施工

19528

1.47

22225

1.61

-2697

-12.13

家政服务

1096

0.08

828

0.06

268

32.37

农林牧渔生产

1396

0.10

1440

0.10

-44

-3.06

其他职业

384873

28.90

304627

22.11

80246

26.34

其它商业服务

50272

3.77

47061

3.42

3211

6.82

生产制造加工

682095

51.22

800680

58.12

-118585

-14.81

失业

13386

1.01

20899

1.52

-7513

-35.95

维修服务

3706

0.28

3636

0.26

70

1.93

休闲娱乐服务

15286

1.15

17023

1.24

-1737

-10.20

运输服务

6788

0.51

4866

0.35

1922

39.50

装饰装修

2223

0.17

1625

0.12

598

36.80

未成年人

117753

8.84

117965

8.56

-212

-0.18

合计

1331745

100.00

1377713

100.00

-45968

-3.34

 

2.2 相关规划分析

2.2.1《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132030年)》(送审方案)

1)城市性质

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陆港城市、创新活力之都、市域一体的幸福义乌

2)空间结构

    规划义乌市域的空间结构为“一体两翼三片”。

“一体”:以稠城、福田、稠江、北苑、江东、后宅、廿三里和城西八个街道办事处的建成区为城市核心功能主体区域,是积极落实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和优化提升城市功能的主要承载区,也是义乌城市建设的核心区。重点培育与提升四大功能,即城市生活服务综合功能、国际商贸及商务会展等拓展功能、陆港物流功能、科教创新功能。

“两翼”:“两翼”是在优化市域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在中心城区的南北两侧建设两大产业功能区,即义北高新产业功能区和义西南新兴产业功能区,支撑义乌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稳定发展。

“三片”:在划定的生态红线区、耕地保护区、生态安全网络区的基础上,形成保证义乌城市生态安全的三大生态保障片,即义北、义西、义南生态休闲片。在生态保护的原则下,适度拓展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等功能,实现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是城市生态保护的安全保障。

3)教育布局

2030年,规划教育科研设施总用地规模达到11.1平方公里。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占人口比重2%、2%、4%计,2030年义乌市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将达到5万人、5万人和10万人。设置普通高中600班、职业教育学校600班,义务教育阶段初中1200班和小学2800班。

   1.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到100%,规划初中由28所调整为45所;规划小学按一定服务半径布局,结合居住区完善建设。

 2.在已建设12所普通高中的基础上,规划新增6所普通高中;在现有10所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上,结合职教发展需求,规划新增5所职业教育学校,以工业设计和创意的学科为主。

3.推进国际学校等为国际人士子女就学服务的教育设施建设。

4.在现有义乌工商学院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在科创新区内引进1-2所国内外工业设计类知名院校的分院,并预留2-3所高校设计研发机构的发展备用地。

   5.结合城市发展条件新建部分特殊学校、教育实践基地、科研基地等其它相关教育科研设施。

2)评价分析

市域总规教育发展规划只对教育设施类型和数量进行了总体层面上的规划,但对教育设施具体布局、规模预测、设置标准等需要有相关的专项规划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才能将教育设施真正落到实处,付诸实施。

2.2.2《义乌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

1)总体目标

2020年,全市教育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与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相协调,与城市功能布局定位相衔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发展规范、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新格局,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要求,2018年在浙中地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宜学城市和人力资源(商贸特色)强市,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2)具体措施

学前教育:2016年全面解决无证幼儿园问题;2017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80%以上,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覆盖面为100%2018年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0%以上;2020年,要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在95%以上,省二级以上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75%以上。

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一体,重点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中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就地入学。2年内实现标准化学校达标率95%。强化起点公平,确保符合就读条件的非本市户籍人口子女进入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比例达到90%,力争公办体系“全纳入”。

高中教育:坚持“加强选择、特色发展、创新教学、稳定质量”的发展策略,科学规划、全面推进特色示范高中建设,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省等级特色示范学校全覆盖。

中职教育: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就业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十三五”期间,义乌高等教育要创办1所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学,建成1-2所具有国际影响、留学生教育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基本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就业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十三五”期间,要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为主要目标,将终身教育的发展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加强资源统筹,健全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评估考核机制。

特殊教育:“十三五”期间,义乌市特殊教育要保障特殊学生受教育权利,建立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骨干、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市域特殊教育体系。

3)分析评价

   《义乌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吹响了转型时期义乌公共事业大发展的号角,对义乌教育设施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统筹,本规划将在近期规划环节进行认真落实。

2.2.3《义乌市发展学前教育20152017年行动计划》(2015年)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到教育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协调并举”的发展策略,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为幼儿提供安全方便、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2)发展目标

   ■中长期目标

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适应国际商贸城市建设需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95%以上,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5%以上,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95%以上。

■三年托底目标

全面完成每个镇街所在地各建设1所公办性质的中心幼儿园的任务,承担镇域内幼儿园的示范引领职能。三年内各镇街在每个片区规划建设1所公办性质幼儿园,到2017年确保70%点片区幼儿园投入使用。

3)分析评价

该行动计划对近期幼儿园规划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规划应遵照落实。

 



[1] 此处常住人口为外来居住半年以上人口

[2] 综合相应年度义乌统计年鉴、统计公报数据整理

[3] 其他职业人数根据流管局定义,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数

[4] 稠城街道2014年划分为稠城街道与福田街道,以上数据为未划分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