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金融办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2330782597220937D/2019-22829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金融办

  • 成文日期:

    2019-03-0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金融办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19-03-05 14:0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8年,市金融办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会精神,不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同时注重信用应用和信用环境的营造,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金融对地方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73.46亿元,比年初增长147.80亿元,同比增长6.18%。各项贷款余额2469.27亿元,比年初增长196.43亿元,同比增长9.85%。全市银行机构累计营业收入114.39亿元,同比增长7 %;累计实缴国地税18.25亿元,同比增长21.99%;累计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近500%。其中,资金保障有机更新项目有力,1-11月,我市12家银行向上争取28个棚户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项目资金共200.69亿元。保险、证券等主要金融行业运行稳健。今年1-10月累计保费收入59.86亿元,同比增长 6.74%。推进企业有序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顺应资本市场新变化牵头修订《关于支持企业股改重组挂牌上市的十条意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管理办法》等政策,今年已兑现两批次财政奖励1458万元,第三批次950余万元正在公示中。今年全市共新增股份制公司22家,新增挂牌企业21家,其中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潘季新材),为金华地区2018年唯一一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完成金华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我市各类企业新增直接融资共295.7亿元,其中股权融资26.4亿元,债券融资269.3亿元。

  (二)贸易金融专项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根据省金融办下发《2018年义乌金融专项改革工作要点》(浙金融办〔2018〕38号),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在十个方面先行先试。一是建设跨境电商收款结算通道。作为省金融办连续三年发文重点推进的义乌金改事项,浦发银行义乌分行于今年6月率先在全省试点,为跨境电商企业在境外收款、跨境交易数据认证、大数据存储应用、汇兑风险控制等事项上提供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务。二是完成账户管理体系课题研究并向上争取FT账户。与金改成员单位上海浦发银行合作完成以上海FT账户为标杆,以NRA账户为突破口,立足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课题研究。三是持续开展贸易金融业务创新。进口关税保证保险由中银保险率先实施,下一步争取将业务拓宽至B保;进口关税履约保证保险由人保实施,借助银行保税保函,为客户争取更少资金占用。四是继续争取金融牌照获批。继续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民营银行、地方保险法人机构获批筹建;另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外合资证券等正积极洽谈招引中。

  (三)信用数据应用领域场景进一步扩面。立足信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狠抓信用应用项目落地。6月,我市荣获国家守信激励创新奖,9月,我市信用平台荣获省内唯一“全国标准化平台网站”荣誉称号。我市《决定成败的0.01分》、《“闹乌龙”让企业错失招标机会》等两个奖惩案例入选2017年度全国信用联合奖惩十大典型案例。一是全面实施信用应用项目。会同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分三批共下发39个个人信用应用和35个企业信用项目,覆盖文明交通、越门经营、网吧管理、共享单车、出租车、志愿服务等文明创建重点环节和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物业管理、外商管理等社会管理痛点难点领域。二是大力推进“信易+”工程。会同相关金融机构推出“市民闪贷”、“信用金通”等“信易贷”产品,覆盖群体超30万人,上线以来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6亿元。在“信用承诺+容缺受理”的“信易批”工作基础上,结合“减证明”工作继续深化,如无犯罪记录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经济困难证明等49项证明通过个人信用承诺书替代,以信用承诺方式削减证明2.7万件。对120分以上的市民实施公交、停车折扣优惠,共享单车免押、车辆年检绿色通道等激励措施,累计实施出行便利优惠超过1.2万人次。今年10月,我市在全国守信激励创新与服务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义乌市探索信用在金融领域应用、“信易+”项目建设先进经验获省政府专报多次采编。

  二、2019年工作计划

  (一)以培育企业做强做优为原则鼓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及时协调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用好修订后的《关于支持企业股改重组挂牌上市的十条意见》、《义乌市上市挂牌后备企业管理办法》新政,继续以“建立上市梯队、整合上市资源、解决上市问题、畅通上市渠道”作为基本原则,加快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进度。

  (二)以不发生金融风险为底线继续打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加大化圈解链工作力度,抓住重点促进稳定健康发展。持续开展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网格化管理工作。以镇街为主体,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非法金融活动,早发现早处置,将非法金融活动扼杀在萌芽状态。完成互联网金融领域清理整顿。会同公安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非法集资行为,强化信用应用。继续加大对小贷公司、民间融资机构和农民互助会等新型金融组织监管力度。

  (三)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根本开展分类帮扶工作。落实金融支持工业发展十条意见,开展银企协调、担保圈化解、延缓代偿、提高工业用地评估水平、推进工业用地分割等工作。利用转贷通、应急周转金、政策性融资担保等工具,帮助企业稳定信贷。对有条件的企业采取资源整合、推动重组等措施。部门合力强化协同防控,与法院加快开展司法处置,与公安加大经济类案件打击约谈力度。

  (四)以促进贸易便利化为目标推进贸易金融专项改革。一是高质量谋划2019年金改工作任务,在争取各相关部门同意后继续报省金融办发文。二是全力争取复制借鉴FT自由贸易账户,搭建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三是继续丰富贸易金融内涵,立足进出口全流程,在货运保险、进口保证保险、进口融资创新上拓展新思路。四是继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全力争取获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五)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标准扩大信用应用范围。一是构建“嵌入式”联合奖惩机制。推进信用平台与“一网通办”等部门业务平台对接,将信用查询和联合奖惩作为必要环节嵌入到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补助等业务流程中,实现自动推送信用核查结果、自动匹配红黑名单、自动嵌入联合奖惩措施、自动汇集反馈奖惩情况的“嵌入式”奖惩机制,确保应查必查、奖惩到位。 二是实施“外国人信用”、“商贸信用”等专项工程。深化“X”专项领域应用。三是拓展“社会化”信用应用场景。进一步推进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信用应用,在出行、住宿、教育等领域谋划部署信用应用场景,推进信用查询在市场交易、人员招聘、房产买卖、房屋出租、家政服务等领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