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政管办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745817525W/2020-35023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行政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

    2020-03-24 15:19:0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2020年度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0-03-24 15:1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19年,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和市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围绕打造“干事不受礼、办事不求人”的一流营商环境,严格按照“六个一”工作部署,当好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领跑者,实现群众办事“一次不跑”、企业服务优质高效,全力助推我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2019年,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丰硕的一年,行政服务中心荣获第二届全国营商环境协同力奖,全国信用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信用+容缺受理”制度被人民日报刊发,全国不动产登记改革在我市进行试点;新生儿“一件事”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退休“一件事”改革入选《领跑者》专刊,减窗改革、钉钉代办被《竞跑者》推广;减免投标保证金举措连续入选义乌市、金华市、浙江省“三服务”十佳案例。

  一、2019年度主要工作

  (一)围绕“三服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奔着问题去,多方问计寻差距。秉持人人都是“改革体验官”的理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入检视自身不足与工作短板。倾听群众办事的困难、梗阻,从机制层面梳理归纳问题,制定了首问负责制、窗口不说no制度、容缺信封制等多项便民举措。对照党章找问题,班子成员共列出问题清单21条,各党支部列出问题清单40条,逐条整改到位。收集民意找问题,设立“跑一次没办成”投诉专窗,常态化开展现场问卷;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完善“差评”回访、核实、整改、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

  2.沉到一线里,优化服务强落实。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突击队、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主动上门送服务。组团为爱旭太阳能、天合光能等重大招商项目提供上门服务,全年累计代办的招商项目总投资达150多亿元。深入基层解民忧。民生事项镇街可办率达92.7%,社保、公积金等192项延伸至银行、邮政等网点;创新开展钉钉代办,实现农村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三是党员带头破难题。开展党员亮比评促活动,组建党员“最多跑一次”改革突击队,主动认领改革任务,有力推进工作开展和问题解决。

  3.抓住关键点,靶向发力显作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反映最迫切、企业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攻坚克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四无一网”改革,实施“信用+容缺信用”制度,全年办事群众累计少跑行政服务中心584万人次。建成“不见面”开标大厅,免收投标保证金,成为全国唯一零收费、零见面、零跑腿的交易平台。打造企业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104项,取消登报声明29项。营商环境从企业设立至注销各项指标全省领先,民生服务从新生儿出生至身后事办理12项指标全省首创。

  (二)围绕群众办事不跑,努力推进“一次不跑”改革。

  1.推进事项无需办,变“跑一次”为“不用跑”。围绕实现100个事项、20万件以上办件群众无需办理的目标,通过削减事项、事项无需申请和事项无需办理,共削减事项95项,“无需申请”(即无感智办)107项,“无需办理” 93项。如老年证,群众到了年纪无需申请即可获得,民政部门与公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提早一个季度制证发放。如退休手续办理,办事群众无需提交申请,政府部门在其退休时主动为其办理退休相关事项,并邮寄告知办理情况,参保人员在退休次月可领取养老金和公积金,全年为1万余名群众减少材料4万份,减少跑腿2万余趟。

  2.推进材料无纸化,变“减材料”为“免材料”。 围绕群众不再提交纸质材料和办理结果电子证照化的目标,通过进一步削减办事材料和推进数字化转型两个途径,全年共实现全面数字化办理事项1189项,办件占比87.18%。办理结果实现数字化1169项,办件占比95.36%。如办理工商登记,通过网上申报、在线签名、生物认证等方式,申请人不需提交任何办事材料。全部政务服务事项“一证通办”实现率达93.64%,其中民生事项线上线下均实现100%一证通办。

  3.推进“一网通办”升级,变“网上办”为“掌上办”。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发手机版“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掌上办,全市网上办结率达到91%。同时筛选办件量最大、办事频率最高的100个办事事项,打造成手机办事的精品事项,实现无需材料直接办理。如失业登记、大病保险选缴及缴费、公积金提取、补换领号牌、补换领驾驶证等事项可直接在手机上操作。

  (二)围绕企业减负增效,努力推进营商环境便利便宜。

  1.实现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均全国领先。企业开办方面,“零见面”,一张身份证、一个环节、一个工作日(8个工作小时)、零费用办结。涉外服务方面,实现办理涉外事项只进“一扇门”、服务“一站式”,外商办理企业登记和备案一窗受理,一日办成。纳税方面,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和关联业务一次办结。不动产登记方面,实施不动产登记“创新示范”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全业务 “网上办”“掌上办”。 招投标方面,建设“不见面开标大厅”,实现了企业投标“零跑腿”, 3000万以下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公共服务领域方面,施行“0110”的服务流程,即零材料、一个环节、一天通水通气、零费用。办理建筑许可方面,施行“五合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工业标准地项目审批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拿地即开工。

  2.推进企业多部门联办“一件事”。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登记开办、项目投资、清算注销等多部门联办“一件事” 62项。上线企业开办“智能化”登记系统,通过我市自主研发的智能登记程序完成企业开办申请及审批,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开启商事登记领域智能化。创新“登报声明”一件事办理,共取消公告声明环节29项,14项公告声明由报纸公告改为网站公告,企业群众无需登报声明,由办理部门网上公示,一次性办结。

  3.推进企业贸易投资便利化。实施企业贸易“一门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件事”办理。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新增外商和企业审批服务事项47项,纳入无差别“一窗式”受理38项,梳理外国人工作证办理、外资主体设立和贸易准入等涉外“一件事”11项。引进商城集团采购商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一站式涉外业务代办、咨询、翻译等服务。优化商位转让办理流程,实施转让手续、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注销新办等全流程“一件事”办理,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4. 打造“四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发“不见面开标大厅”,打造全流程网上投招标系统。取消市级3000万元以下项目、镇街道招标项目和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保证金,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试点零投标保证金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取消工程交易服务费、席位费、开评标场所租赁费、信息服务费、招标文件工本费等招投标费用。在全省率先打造成无跑腿、无纸化、无保证金、无收费的“四无”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每年可减少企业跑腿近20万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800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围绕窗口提质增效,努力推进政务服务转型升级。

  1.受理无差别。实施“1+X”无差别受理模式,“1”即综合窗口,包括市场监管及后续26个部门的证照类业务和医保、社保等业务全部实现无差别受理,X即公安、不动产、税务局、水电气等部门实现内部无差别受理。通过无差别受理,中心窗口数量进一步削减至72个。同时,实施办事大厅改造工程,提升办事环境,设立不动产综合创新示范区,在全国率先试点不动产交易全流程网上办理。

  2.办理无中介。通过减低简办、智办、网办等方式让对代办类中介自然消亡。其中商事登记领域有偿代办比例下降98%,税务领域和不动产领域二手房交易有偿代办全部消亡。提升技术审查类中介服务质量,建立“淘宝式”网上中介超市,公开中介机构和服务清单,项目业主和中介机构双向选择,全程网上交易。目前已入驻40类188家中介机构入驻,全年共91个项目完成公开选取。

  3.服务无距离。围绕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梳理出生、就业、结婚、生育、退休、养老、殡葬等多部门联办“一件事” 42项,其中省定28项,我市自定义14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不动产登记做法被省改革办《领跑者》刊发,退休“一件事”金华市推广,并被省改革办《领跑者》刊发。全省首创不动产“无纸化、智能办”全流程网上登记新模式。委托浙江工商大学开展自然人生活服务指标体系创设工作,率先构建义乌特色的民生服务评价体系。

  (四)围绕便利公共服务,努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

  1.推进民生事项向基层延伸。省定民生事项目录385项,除非本级或无需办理事项55项外,涉及我市民生事项330项,全部在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可办,实现率达到92.7%。综合性自助终端在镇街100%全覆盖,“一证通办”事项可在综合性自助终端办理。社保事项在镇街银行、邮政网点代办实现100%覆盖。

  2.创新“钉钉代跑代办”模式。从顶层设计着手,在全市推行“钉钉代跑代办”,依托浙政钉搭建线上办事平台,通过“代办+数字化” 模式,推动全市731名代办员奔跑在乡镇农村一线,第一时间呼应企业群众需求。自该模式实施3个月以来,完成线上代办事项9000多件,日均办件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该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

  3.打造外商多元化服务平台。针对外国人在办事方面的特殊困难,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和多形式社会化服务。在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形成涵盖外资企业设立、外贸企业服务、外国人事务三大块业务的一条龙审批服务模式,和涉外服务、纠纷调解、信用查询、知识产权维护等完善的涉外公共服务链,为义乌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和外商投资环境。

  二、2020年度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全力服务义乌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围绕政府数字化、办事便利化、服务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工作目标,通过“信用+、金融+、基层+、标准+”,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智办、简办、通办、网办,不断降低政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办事体验,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民生服务城市。

  1.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收费改革,努力实现高频和重点服务事项办事材料全省最少、50%以上事项“零纸质材料”,办理时限全省最快,收费全省最低。深化企业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持续优化流程,实现生命周期各阶段“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2. 深化信用应用与政务服务高效联动。继续探索以信用促进减材料、减时限、降标准,构建具有义乌特色的新型审批服务制度,做到“信用+容缺信封”在政务服务领域全覆盖,1落实行政许可事项信用承诺即办比例60%以上,树立信用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的义乌样板。

  3. 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加强对特殊人群服务机制改革,4月底前完成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建立,做到对特殊人群“一对一”专办服务。建立健全无差别受理制度,完成制度建立,提高无差别受理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快窗口整合提升。加快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在窗口现场应用,逐步推行无证办事。

  4. 提升涉外政务服务体系。建立义乌涉外审批服务标准,持续推进“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跨部门联办”,建立涉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特别是“一件事”办理的义乌标准。推进涉外政务服务就近办,结合出入境移民融入服务站建设,推动涉外审批服务延伸至外国人集聚的社区,开展“部门办事、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前端服务。引导规范涉外中介服务,做强我市国有涉外中介服务,提供全链条的“请进来”和“走出去”服务;招选部分优质中介机构入驻平台,公开服务内容、标准、时限;进一步规范市场,实现降低代办用费50%以上。

  5.完善镇街便民服务体系。强化镇街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事项标准化,进一步推动镇街科室、部门基层站所事项向办事大厅集中;推进社保、医保、公安、不动产等高频民生事项100以上全城通办;实施服务标准化,明确配置受理、自助、等候、咨询取号等功能区块。提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能力。深化“钉钉代办代跑”工作,修订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及代办员奖励机制;提升村(社区)政务服务能力,探索推进社保、医保、流动人口登记等高频事项在50%以上城市社区可直接办理。加强银行、邮政等便民服务网点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延伸可办事项达到200项以上。

  6.规范提升涉审批中介服务。明确网上中介超市运行规则,完善中介机构信用评价机制。对中介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推进政府购买中介服务,实现清单以外无收费。加快中介服务成果数字化,推进中介服务成果共享。

  7. 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建立义乌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操作标准,实现定标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按国家政务公开标准规范要求,完善交易数据标准,完成省公共资源交易4.0数据集开发切换工作。

  8.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向镇街下放村级建设项目非公开招标方式审批权,赋予基层政府管理基层事务权力,助推镇街“四个平台”建设。在佛堂挂牌义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佛堂镇分中心,其他镇街招投标中心与行政服务中心全面整合,构建全市“统一交易平台、统一规则制度、统一信息公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用信息和依法监督”的市场运行体系。

  9. 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清理限制市场准入制度,破除市场壁垒,依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面清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各类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扩大“不见面开标”范围,将更多项目纳入“不见面开标”系统运作。全面取消投标报名环节,进一步减少交易主体跑腿次数。深化招投标保证金改革,扩大电子投标保函应用范围改革,引进3家以上电子担保机构,实现电子保函在招投标领域全覆盖。

  10. 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主动对接各大平台、行业主管部门,力争招商引资项目代办全覆盖。全面跟踪代办项目,贯彻落实全流程服务,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

  2020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