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7 16:17
访问次数:
塘下方大宗祠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塘下村。始建于宋,明代迁建于现址,清末毁于兵燹,同治六年(1867)始在原址重建,光绪廿二年(1896)建成。
建筑主座坐北朝南,含三进两院的祠堂和右侧的花厅一座。山面纵贯3座五花马头,显得气宇轩昂。乡人将整座建筑概括为“七厅七堂九门栏,九级踏步五石桥。”总占地面积约1859平方米。该建筑在明万历基址上重建,建筑平面基本上仍保存明代晚期的风格,飨堂、门厅台基,方池栏杆等均为明代遗物。据《稠岩石川塘方氏宗谱》记载,方氏七世祖荣一府君为郡马,尚南宋济阳王郡主赵氏。从建筑布局看,门厅九开间,飨堂七开间,寝堂七开间,祠中设水院,有护祠河、方池和拱桥组成,祠堂的等级是按王侯郡马的宗庙等级规制建造的,这在民间祠堂中很罕见。花厅在祠堂西侧,为回廊式三合院结构,原用于祭祀时招待年高德邵的族亲吃住和看祠人的居所。
祠建成后未曾大修,1997年由宗族筹资对方大宗祠进行保养维护。
该祠规模宏大,取精用弘,格局完整,且传承有序,周围环境保持历史风貌。建筑还保存了清代木雕、彩画以及明清石雕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对研究明清社会政治、经济及古代宗法制度均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