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望道故居

发布时间:2020-09-25 16:1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陈望道故居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后分片110号由陈望道父亲陈君元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总占地面积约430.9平方米, 整体布局基本保存完整,雕刻精美,具有浙中民居的典型特点。

陈望道故居坐北朝南,为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由一座三合式院落与前花园、柴房等组成。1951年陈家分家析产,陈望道名下的房产后捐给政府;2010年,其余部分全部收归国有。1984年向社会公众开放。

陈望道在故居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912-1915年,他从浙江第七中学(金华中学)毕业,回到家乡,创办学校。1919年浙江“一师风潮”期间,陈望道同志认识到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为传播真理,1920年他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村,受邵力子委托,将日文版《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完成了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故居具有突出的纪念意义和革命教育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信仰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也是“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陈望道蘸着墨汁吃粽子,追求革命信仰故事的起源地,具有非同寻常的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