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355345411A/2021-414409
市农业农村局
2021-11-02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11-01 09:4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行动,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聚焦共同富裕,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切入点,构建“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线大环线、三大乡村经济片区、十个美丽乡村组团”的“1310”发展格局,奋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线全域串联、城乡全域融合的“中国众创乡村”。
《义乌市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共四章节内容,分别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4个部分,并绘制了农业农村空间结构、美丽乡村组团、农业产业分布、重点工程项目等图表。《规划》回顾了“十三五”期间义乌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成就,分析了“十四五”时期义乌农业农村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新的五年义乌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八大主要任务:一是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二是实施“和美乡村”提质行动,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线;三是实施城乡融合“义乌标准”落地行动,助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四是实施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行动,形成数字乡村整体格局;五是实施乡村善治示范行动,提高乡村四治融合水平;六是实施强村富民促发展行动,加快村集体、农民致富增收;七是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行动,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八是实施“三农”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强化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通过实施八大行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排头兵。
《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国众创乡村”宜居宜业,农村生活富裕富足,乡村治理全面提升,城乡发展深度融合,数字“三农”深入推进的新局面。 农业“标准地”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生猪自给率达到70%以上,新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5个,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2%以上。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升级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线,沿线打造差异化美丽乡村组团10个。所有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00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到1.75︰1以内。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累计创建省级善治村200个以上。城乡融合“义乌标准”全面落地,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机制体制更加健全。建成未来乡村试点30个,农业“标准地”数字应用覆盖率100%,一批具有义乌特色的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和项目领跑全省,形成成熟的数字化改革制度体系和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