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91330782755944325F/2021-381357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

  • 成文日期:

    2021-05-0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1年度市场集团重点工作责任清单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1-05-07 14:2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序号

重点工作

年度目标

季度目标

1

完成“1+5+39+X”总体发展目标

1

围绕“民生大市场,城市新生活”发展定位,深耕全市民生市场,突破国企改革、贸易转型、数字赋能、民生服务、党建保障五大“闯点”,闯出与自贸区“一都九中心”相配套的集群发展新路径,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2亿元。

一季度

营收1.9亿元。

二季度

累计营收4亿元。

三季度

累计营收6.8亿元。

2

打好以国企改革为引领的改革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2

完成集团“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义乌市“十四五”粮食储备库建设规划编制,拟定工作任务分解书。

一季度

完成初稿。

二季度

完成定稿并上报,统筹编制工作任务分解书。

三季度

对照工作任务分解书分开开展实施。

3

全面梳理集团管理制度,健全下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修订完善监管清单及授权放权清单,赋予下属企业更多经营自主权,激活各层级企业活力。

一季度

完成前期调研。

二季度

修订集团相关管理制度,拟定监管清单及授权放权清单。

三季度

结合实际执行情况逐步完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4

全面深化市场商位资源要素改革,进一步提升“商人、商品、商位”整体素质品质,并强化对改革成果的应用及改革成效的推广,增创效益500万元以上。

一季度

资源要素改革工作列入集团年度考核。推进商位市场化流转,招引优质主体入驻市场。每季度开展考核工作。

二季度

结合新一轮租期,国际家居城三区、收藏品市场、伏龙山菜市场等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资源配置应用。召开上半年要素改革分析会。

三季度

果品市场、副食品市场、模具城、粮食市场、词林菜市场等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资源配置应用。

5

推行绩效改革,深化激励机制。以工资决定机制为基础,推进减员增效、超利润奖惩、创利单元、业务提成等奖励机制;探索“递延激励”机制,平衡短期及长期激励;5个样本点试行“任务薪酬包”。

一季度

开展绩效改革、中长期激励试点调研。

二季度

选取绩效改革、中长期激励样本点。

三季度

出台绩效改革方案、中长期激励方案并开展试点工作。

6

再造人资流程,提升员工技能。梳理整合现有500余个岗位,规范优化6类管理流程,发布15家企业岗位说明书;组织员工培训150场次、3万人次以上,开展管理员技能等级认定120人次以上,实施项目制、专班制等多形式培养员工50人次以上,“师带徒”结对100对以上。

一季度

制定人资流程再造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梳理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制定管理员技能等级认定年度计划。

二季度

调研整理现有岗位、工作流程;启动员工内部培训,对接外部培训资源;内部选拔培养员工8人以上,开展管理员技能等级认定30人次以上;完成员工培训50场次,1万人次以上,“师带徒”结对50对以上。

三季度

梳理优化岗位、工作流程,完成岗位说明书及人资工作标准化手册初稿;累计开展管理员技能等级认定60人次以上;累计完成员工培训100场次,2.2万人次以上,“师带徒”结对80对以上。

7

电影公司通过分流人员、机器换人等举措实施减员增效改革,创新营销模式,全年实现营收2000万元,营业利润(GOP)增加600万元。

一季度

实现人员分流10人,营收531万元。

二季度

累计实现人员分流20人,营收863万元。

三季度

若影都拆迁,在争取到事业编制人员提前退休政策的基础上,再分流10人;累计实现营收1482万元。

8

体育公司依托植物园区域优势,内强改革,外谋发展,成立幸福湖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及多元化经营2个专班,争取全年完成营收2600万元,营业利润(GOP)转正。

一季度

成立工作专班谋划幸福湖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完成营业收入430万元。

二季度

完成幸福湖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前期调研;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250万元。

三季度

配合项目分公司做好幸福湖健身中心二期工程前期规划;筹备举办首届植物园氧气音乐节;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080万元。

3

打好以自主经营为特点的贸易牌,扩大内外贸市场份额

9

融入自贸区建设,联动“口岸+保税区+专业市场”功能,拓展肉类、冰鲜、水果、粮食进口及二手车出口等业务,新增引进进口品牌商品100个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30亿元。

一季度

对接海关、陆港、自贸区;走访市场经营户,鼓励经营户做大进出口业务。

二季度

举办国际家居节、春季交易会等展会4场次以上,实现展会成交额5000万元;参加进口展等展会,引进进口商品50个以上。

三季度

举办中秋文化节等各类展会活动3场次以上,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10

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实现“当房东”向“自主经营(服务)者”转变,年内实现自主经营业务5亿元以上。

一季度

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多元化运营,实现营销额8000万元。

二季度

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多元化运营,累计实现营销额2亿元。

三季度

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多元化运营,累计实现营销额3.5亿元。

11

开展自贸区新设企业招引工作,年内再引入优质企业500家以上,并强化入驻企业日常服务,提升其认同感、获得感。

一季度

分类梳理入驻企业类型,分组分批走访对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和堵点,交流现有的自贸区政策。

二季度

重点围绕拥有进出口、转口、外贸等业务的企业,进行政策对接,招引入驻企业300家以上。

三季度

充分链接自贸区、集团平台与企业资源,统筹推进内销型企业、外贸型企业的联动发展,实现进出口业务和数据有效增长。强化对入驻企业的日常服务,企业离场或注销的,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12

“百县万品”项目成立蔬菜、粮油、水果三个大宗农产品贸易专班,前往欠发达地区设立相关农产品直供基地6个。

一季度

成立蔬菜、粮油、水果三个大宗农产品贸易专班,开展相关调研。

二季度

设立农产品直供基地2个。

三季度

累计设立农产品直供基地4个。

13

探索15分钟便民生活圈,布点开设集团自营生鲜超市3家以上。

一季度

对市内有机更新区域进行布局调研。

二季度

选定3处以上生鲜超市布点,完成布点项目方案。

三季度

布点方案落地实施。

4

打好以智慧市场为龙头的数字牌,优化线上线下市场营商环境

14

深化“一次不用跑”改革,全面推广掌上办事商位转租转让、租金缴纳等10项应用服务。

一季度

开展网上服务平台移动端业务培训。

二季度

动员市场经营户完成网上服务平台移动端账号注册,注册数量不少于4000户。

三季度

对下属市场单位网上服务平台移动端应用情况进行考核督促,提高掌上办事应用率。

15

大力发展直播经济,举办20场次直播电商专题培训,覆盖商户2000人次以上,重点培养50余个“网红老板娘”,组织开展各类直播活动50场次,实现营收1000万元。

一季度

对接市场发展委、市场监管局及直播机构等,落实全年培训计划。各市场单位拟订直播活动计划方案。

二季度

开展直播培训8场次以上;开展各类直播活动20场次以上。

三季度

开展直播培训8场次以上;开展各类直播活动20场次以上。

16

优化市场服务体验,年内完成模具城二区、3家集贸市场“五化”提升改造工作。

一季度

制定模具城二区和银海、东洲、商贸区三家菜市场“五化”提升方案,并开展实施。

二季度

完成3家菜市场“五化”提升改造,争取高分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三季度

模具城二区完成“五化”提升改造。完成“五化”提升工作总结,建立“五化”工作长效机制,对接市场监管部门做好经验推广。

17

以副食品市场为试点,开发数字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大数据分析,放大杠杆拉动消费,探索金融增值服务。年内平台系统上线试运行,开展聚合码推广应用商户1000家以上。

一季度

梳理框架,完成调研材料。

二季度

与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

三季度

完成数字市场综合服务平台开发。

18

推进“互联网+农贸市场”建设,研发上线网络生鲜商城微信小程序,完善“百县万品”小程序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完善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一季度

开展线上农贸市场前期调研工作,确定线上农贸市场模式;持续优化完善“百县万品”小程序。

二季度

确定生鲜商城微信小程序架构方案,考察对接有经验的软件开发公司。

三季度

确定生鲜平台开发单位,完成平台软件开发。

19

办好“二手车买卖信息交换中心”“同城寄售”平台,搭建买卖双方信息桥梁。

一季度

线上交易平台搭建完成,导入二手车买卖信息四千条以上。

二季度

展开区域性宣传,推广汇商二手车掌上商城;与国内其他市场联合组建线上交易联盟,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双向共享。

三季度

和义乌汽车协会合作,尝试直接导入4S店置换二手车源并与第三方竞拍机构合作推动4S店置换二手车线上线下竞拍,同城寄售平台同时开始试运行。

20

集团下属义乌市应急科技公司建设、提升微型消防站100个,拓展消防远程监控系统600户以上,有序推进及整合全市消防安全数字化远程监管平台,并积极向外拓展市场。

一季度

与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消防支队对接智慧消防站建设;与相关部门对接平台建设,拓展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用户100户;调查摸底金华市域内智慧应急模式需求。

二季度

与市应急管理局或市消防支队签订智慧消防站建设合作协议;累计完成拓展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用户250户;其他区域义乌模式协议签订。

三季度

建设或提升微型消防站30个;累计完成拓展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用户400户;其他区域义乌模式组织实施。

5

打好以迭代升级为重点的民生牌,助力“重要窗口”建设

21

利用集团融资优势为城市有机更新(下车门区块、秦塘区块、前洪区块、下朱宅区块、模具城三期项目征收)及集团项目投资等工作提供资金保障10亿元以上(具体以实际资金需求为准);完成公开发行公司债券10亿元。

一季度

按实际项目推进情况保障资金需求。

二季度

按实际项目推进情况保障资金需求。

三季度

按实际项目推进情况保障资金需求;9月之前完成公司债发行。

22

稳步推进北苑菜市场提升改造工程,年内完成主体结顶。

一季度

施工招标。

二季度

施工许可证办理,基坑支护完成。

三季度

负二层完成。

23

城西物流仓储配套工程边坡治理完成80%,化工仓储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年内开工。

一季度

边坡治理完成至35%,主体工程规划方案确定。

二季度

边坡治理完成至50%,主体工程施工图完成。

三季度

边坡治理完成至65%,主体施工招标完成。

24

年内完成佛堂(隔湖)蔬菜产业园项目,启动义亭蔬菜产业园项目。

一季度

佛堂(隔湖)蔬菜产业园项目大棚搭建施工进场。

二季度

佛堂(隔湖)蔬菜产业园项目喷滴灌工程及配套设施施工进场。

三季度

佛堂(隔湖)蔬菜产业园项目大棚完成种植散户集聚入园工作。

25

年内开工廿三里粮库易址有机更新项目,廿三里菜市场、义亭综合市场工程,国际家居城四区项目,义乌国际冷鲜城一区项目。

一季度

廿三里粮库完成施工图;廿三里菜市场明确规划条件,义亭综合市场编制规划方案;国际家居城四区项目确定规划方案;义乌国际冷鲜城一区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二季度

廿三里粮库项目开工;廿三里菜市场、义亭综合市场完成初步设计;国际家居城四区项目、义乌国际冷鲜城一区项目完成施工图。

三季度

廿三里粮库完成基础建设;廿三里菜市场、义亭综合市场完成施工图;国际家居城四区项目开工;义乌国际冷鲜城一区项目完成土地招拍挂。

26

启动国际会议中心二期项目、模具城三期项目一阶段、义亭粮库易址有机更新项目。

一季度

国际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实施概念方案设计招标;模具城三期项目一阶段完成设计招标;义亭粮库编制规划方案。

二季度

国际会议中心二期项目确定概念方案设计单位;模具城三期项目一阶段完成规划方案初稿;义亭粮库完成施工图。

三季度

国际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完成概念方案初稿;模具城三期项目一阶段完成施工图;义亭粮库视土地供应情况实施招标。

27

蜜蜂集团厂房迁建二期项目完成中间验收。

一季度

孔桩完成。

二季度

二层楼面。

三季度

四层楼面。

28

稳步推进消薄工作,全年落实消薄资金4500万元。

一季度

落实浦江县黄宅镇500万元消薄资金的回报收益。

二季度

落实上溪镇1500万元消薄资金的回报收益。

三季度

消薄项目稳步运行。

29

“百县万品”项目实现带动1000户以上脱贫农户增收1000万元,消费助农规模达1亿元以上;拓展专区专柜、自动售货机50个(台)。

一季度

完成消费助农销售额1800万元;拓展专区专柜、自动售货机10台。

二季度

累计完成消费助农销售额3800万元;累计拓展专区专柜、自动售货机25台。

三季度

累计完成消费助农销售额6300万元、累计拓展专区专柜、自动售货机40台。

30

完善川青甘物流园区制度建设,深化园区运营管理,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行。

一季度

筹备园区开园事宜。

二季度

正式开园,投入运行。

三季度

根据运行情况,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和人员配置。

31

推动安徽义岳茶业项目实现市场化运营,生产销售茶叶30000公斤以上,通过美国、欧盟及日本的国际有机认证,带动当地500户茶农实现增收。

一季度

完成包装设计工作,开展鲜叶收购和茶叶生产。

二季度

累计生产茶叶9000公斤以上。

三季度

累计生产茶叶26000公斤以上。

6

打好以单元治理为内核的党建牌,构建高效协同保障体系

32

启动“三服务”2.0版本,推动市场领域问题解决100件次以上。

一季度

征集问题。

二季度

研究梳理解决问题。

三季度

研究梳理解决问题。

33

以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开发智慧党建平台,打造“菜篮子”“米袋子”“义创金工”3个党建品牌精品,实现党建标准化、精细化、项目化、品牌化、智慧化。

一季度

制定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编制智慧党建平台功能需求;调研党建品牌现状;梳理确定“党建+项目”。

二季度

组织实施建党100周年活动、“党建+项目”工作;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完成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并投用。

三季度

召开党建品牌现场会;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实施“线上+线下”党的理论教育。

34

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形式,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精准度,提高监督质效,持续推进“清廉市场”建设。

一季度

开展违纪违法问题大起底,对集团全体员工是否存在酒驾、醉驾、赌博、嫖娼等违纪违法进行全面大排查,并开展以案促教、警示教育等活动;出台下属单位“三重一大”集体决策事项事先向集团纪委报备制,加大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执行的监管;制定出台《市场集团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聘任营商环境监督员;对各单位基层一线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季度

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开设“请你来监督”的小程序,持续推进“清廉市场”建设;规范责任追究,加强集团工作人员管理,修订完善《市场集团工作人员问责办法》;针对基层一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构建长效机制。

三季度

开展“三清理一规范”、一家两制、个人事项申报、出入境管理等专项检查;加大工程领域如招投标、设计变更、项目重要节点、工程签证等督查;创建“清廉国企”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加强清廉国企文化建设;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纪检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警示教育。

35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实现内部审计由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转变,实现由财务审计向绩效审计、专项审计、管理审计转变。年内完成下属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4家,绩效审计、专项审计、管理审计3家以上。

一季度

完成下属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1家,专项审计调查1家。

二季度

完成下属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1家,管理审计调查1家。

三季度

完成下属单位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2家,绩效审计调查1家。

36

严格落实各作战单元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到“四个确保,一个力争”。

一季度

坚持“人”“物”同防,做好两会疫情管控,对集贸市场和进口冷链行业开展常态化督查和通报,推广疫苗接种,重点行业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

二季度

重点行业和场所完善“最小单元”管理,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加强出入口管控、消杀和防疫物资储备。

三季度

强化疫情防控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疫情新形势新变化,落实防疫要求,强化冬季人密场所和进口冷链食品防疫管理。

37

健全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在全国文明城市“省测”中不失分、得高分。

一季度

以稠关菜市场为试点,健全集贸市场标准化管理体系。每季度开展一次创建交叉考核评比,督促整改落实。

二季度

完善经营户诚信积分考核制度和第三方检查考评机制。完成省节水型城市迎检任务,开展献礼建党百年知识竞赛活动。

三季度

完成建设“3.0版”垃圾投放点1处,完善分类运输设备,全面提升垃圾投放准确率。全面改造提升市场公厕2家。配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强化“身边好人”、“最美系列”文明细胞培养,申报2家市文明单位。

38

深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和闭环管理,实现智慧安防全覆盖。

一季度

扎实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实施9大专项检查治理,打赢两会及重要活动安全保卫战。制定工作计划,有序开展智慧安防试点建设。

二季度

加大智慧投入,强化智慧管控,基本完成智慧安防试点建设目标,下属17家单位实现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全覆盖。

三季度

推广智慧安防试点建设经验,在停车、用电、安防等方面提升科技应用水平。

39

借鉴“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治理,打造2家基层综合治理品牌,持续推进平安市场、平安义乌建设。

一季度

完善“党建+单元+综合治理”巷战运行体系,保障经费支出,强化重点单位(市场)基层治理平台建设。

二季度

深化模具城“同心圆”和副食品市场“老娘舅”矛盾调解品牌,推广落地,新增完成国际家居城和三挺路夜市2个基层综合治理品牌建设。

三季度

依托基层治理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健全日常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与镇街、部门形成合力,矛盾纠纷基层化解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