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002609813X/2022-420268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22-01-2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1年义乌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良好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2-01-25 14:3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1年,义乌市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高质量建设众创和美乡村总目标,以农业“标准地”和数字化改革为核心,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强村富民,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202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38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增加值25.0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7.2%。

农业农村经济亮点纷呈

(一)抓稳产保供,“稳”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一是“米袋子”建设取得新成就。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2021年,我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2.89万亩,全市粮食生产取得面量双增。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17万亩,为2014年来首次突破12万亩,收获产量4.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4%、1.6%。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33万亩,收获产量4.04万吨,分别增长12.8%、4.8%。二是“菜篮子”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新建现代化蔬菜园区1个,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3.05万亩,略增于上年,收获产量23.57万吨(含食用菌),增长1.3%。三是“肉盘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随着望猪场和青肃养鸡场的投产运行,我市畜牧业生产持续加速发展,稳产保供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饲养生猪20.34万头、增长2.1%,其中肥猪出栏13.59万头、增长135.9%,猪肉产量1.07万吨、增长141.2%;全年饲养家禽1080.16万羽、增长3.9%,其中出栏家禽946.47万羽、增长9.1%,禽肉产量1.48万吨、增长17.6%。

(二)抓主体培育,“好”的因素进一步集聚。一是农业企业不断壮大。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1家,2021年新增示范性家庭农场1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415家。二是展会农业得到发展。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省内外农业展会32家次、“网上农博”展示32家、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1家。三是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夯实。培训高素质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1040人,培育农创客210人。 

(三)抓绿色发展,“绿”的底色进一步描深。坚持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振兴,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一是绿色农业不断发展。2021年创建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家,新增省级美丽牧场和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各3家。截至2021年,共有“两品一标”农产品10个,面积达1.81万亩,义乌南枣、义乌红糖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二是农业安全生产得到进一步保障。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100%,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应用实现全覆盖。

(四)抓项目支撑,“攻”的态势进一步加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链条、全流程、全环节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农业基础进一步提升。2021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38万亩,全市共计16.15万亩。二是农村土地流转率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全市共完成土地流转17.24万亩,流转率达到75.8%。三是产业规模化进一步聚集。推进义乌大枣产业振兴,新增种植基地5个438.87亩,有效保障南蜜枣加工原材料的供应。四是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工建设农业招商引资项目4个,完成森宇铁皮石斛省级特色产业优势区项目建设。

(五)抓农村改革,“新”的活力进一步焕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稳慎稳妥推进各项改革。一是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全市新增农业“标准地”1万多亩,累计建成农业“标准地”项目392个9.8万亩,带动全市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发展。二是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革。加强数字技术装备系统在畜禽养殖行业的综合运用,实现养殖场系统管理智能化、环境控制精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设施设备现代化。2021年,全市共有4家养殖场获得省首批数字农业工厂认定。三是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通过深化“消薄”攻坚提升行动,全市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全市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总收入7.54亿元,年经营性收入3.96亿元,分别增长23.0%和29.4%。

    (六)抓乡村建设,“美”的面貌进一步显现。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村庄建筑风貌整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把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一是和美乡村品质进一步提升。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开展“七个一”和美乡村建设提升行动。2021年新增一星样板村25个、三星村22个,累计创建星级和美乡村379个。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5个。二是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化“国企+精品线”结对模式,完成精品线建设项目投资1.2亿元。“望道信仰+人文上溪”和美乡村精品带获评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