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22-498499

  •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医保/医药管理

  • 体裁分类:

    通知

  • 文件名称:

    关于印发《义乌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文机关: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义政发〔2022〕54号

  • 成文日期:

    2022-10-1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义乌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2-10-13

访问次数: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

字体大小: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义乌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义乌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义乌市创建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20〕27号),落实全国、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的重要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朱丹溪中医药文化为引领,实施健康战略,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强市,力争创建成为首批省级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具有义乌辨识度的共同富裕示范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医药需求,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根据《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数字化改革锻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的定位要求,立足当下我市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水平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到2025年底,我市的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品牌基本形成,城乡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实行全覆盖,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群众对中医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治未病”养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向好,产值力争突破150亿元。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社会影响力、国际传播能力全面提升,成为贯彻落实重大决策的先行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着力建设成为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传统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优势,健全完善中医药发展工作机制,把握好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突出丹溪滋阴养生保健特色优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推进中医药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优势。

坚持对外交流、激发活力。充分开展“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和服务融入沿线国家卫生体系,推进中医药产业和国际贸易的契合,不断激发中医药产业新活力。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中医与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统筹中医药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注重城乡、区域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医药发展整体性和系统性。

四、创建主题

弘扬丹溪文化、提升中医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五、主要任务

(一)开展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推广传承

1.组建丹溪学术传承队伍。不断充实丹溪文化研究内容,建设丹溪学派传承培育基地,设集朱丹溪文化医、教、研、发一体的中心工作站,选派优秀医务工作者为群众提供丹溪学派医疗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开展学术活态传承,分层次培养名中医人才,研究推广丹溪古方、名方用于专病特效疗法,打造影响全国的浙中丹溪学术中心。开展古籍医案整理,向海内外征求丹溪弟子现存文物古物,发掘文化内涵。积极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研究院等高端大学及临床科研机构合作,运用开发养生特色古方制剂用于研发,转化数个特色产品为医药产业提供支撑。

2.做强丹溪文化传播载体。做好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广泛宣传非遗特色,提高丹溪文化知名度。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整合建设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汇集社会各界特色文物集中展示,包括丹溪学术内涵、传统炮制技艺、古代医案医书等。结合中医药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层、进企业活动,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推广,提高中医药社会认知。

3.加强“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开展“中国-义乌朱丹溪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系列活动,承办丹溪学派年度学术论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医药交流,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中外客商中医药服务体验站,面向各国医学爱好者开设“一带一路丹溪讲坛”,更直观地推广中医。依托国际贸易和义新欧线路优势,大力宣传丹溪文化,打响中国义乌“丹溪故里、养生圣地”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朱丹溪养身寿老学说,使之融入沿线国家卫生保健体系。借助知名展会开办中医药文化展,广泛招引国内外中医医疗特色器械、养生滋补药材及中医文化作品,促进文化交流及经贸合作。

(二)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形成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实施“名医促名科,名科铸名院,名院育名医”的“三名”协调发展战略,以专科优势反哺人才成长,全面实现“综合医院技术新,专科医院重点明,基层站所口碑好”的科学格局。加大对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等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的投入。鼓励“西学中”,与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两年制西学中培训班。探索基层中医医生“市培镇管村用”培养机制,到2025年底再委托培养面向基层的专项中医本科人才10名以上。通过“义乌市名中医”培养专项工作新培养20名群众认可的优秀中医师,市中医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再建成2个以上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二级以上民营医院、各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卫生院)全面建成1—2个中医药治疗优势特色学科,全市建成2家以上的市级名中医馆。鼓励民营医院参与“三名”建设,开展民间一技之长中医和民间方药挖掘保护工作。

2.推广“治未病”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领域主导作用,构建市、镇、村居(社区)三级中医预防保健网络体系,市中医医院成立“义乌市中医养生中心(治未病中心)”,市疾控中心成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中医养生科(治未病科),各村级服务机构落实预防保健人员,采取多种形式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为群众提供精准正统的中医知识培训指导。积极申报中医健康素养省级试点,在目标镇街或社区全面开展中医健康素养提升工程,组建“朱丹溪中医药养生”巡讲团,以《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为基础全面开展巡讲,对区域慢病、常见病进行早期干预,将中医药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广泛结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义诊、“三下乡”“送医送药”活动,使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得到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和方法得到推广。

3.实施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机制。全面深化中医分级诊疗服务,健全保障机制,通过医疗行为规范管理、中医处方点评等工作促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共提,实现中医医疗质量管理一体化。实施放心药工程,通过医共体间实行中药材联合采购降低采购风险,通过强化监督确保药材质量,鼓励开展中药饮片调配、炮制、煎煮、寄送改革,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和共享中药房,推广中药自动化煎煮,统一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探索第三方企业参与管理,实现中药饮片规范使用和集中管理一体化。加快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进程,建设智慧中医医院和互联网中医医院,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

4.开展中医优质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单位引领作用,在医共体内通过人才技术双下沉实现中医专家共享、特色专科共享,建设更多的经典专科病房、专家示教工作站,带动区域中医特色专科能力稳步提升。结合中医药康复优势,鼓励开展医养服务,探索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途径,实行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全覆盖。以市妇保院为试点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创新,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以中医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为特色的新体系。

5.落实“三医”联动医保改革机制。探索中医药服务收费价格改革,合理提升中医诊查费标准。扩大中医药医保报销比例和范围,将中医“治未病”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扩充中医门诊治疗慢特病种医保范围,鼓励医疗机构院内中药制剂研发使用的医保支持,定期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项目价格进行调整,增补合规的中医服务项目,推广中医优势病种医保支付改革,探索实行中医优势病种与西医同病同价,提高纯中医类医疗机构和科室住院报销比例。

(三)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1.培育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鼓励全市中医药文化医疗资源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经济,支持森山健康小镇、丹溪文化园、三溪堂保健院申报省级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到2025年底形成多个朱丹溪中医药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和中医休闲养生专业街区,因地制宜地融入中医养生知识传播、药食同源膳食品尝、中药培植工艺展示、中药炮制技艺参观、花茶药酒品鉴体验等主题的活动项目,提供中医针推、刮痧、药浴、芳疗等外治技术为特色的中医药保健服务,全力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生态产业等项目于一体的中医药旅游休闲平台。

2.扶持巩固中医药产学研工作平台。发展中医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引进品牌企业、互联信息品牌平台,建立健康云数据中心,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鼓励大德药业、三溪堂、森宇集团等本地知名健康企业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运用,加大对名方、名药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鼓励各医院开展院内制剂推广,鼓励各企业重视传统特色经典方药、特色技术发掘和研究,建立完整产品标准体系,促进铁皮石斛、益母草研发和规模生产。结合朱丹溪养生文化和义乌传统美食,发展丹溪醉核桃、丹溪红曲酒、红曲酒醋、铁皮石斛、梨膏糖、蜜枣、艾叶粿等系列养生食品产业,让朱丹溪中医药文化通过优势产业项目得以继承发扬,与经济发展互促互进。

六、实施步骤

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周期为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试点启动阶段(2022年7月底前)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安排部署任务,分解工作责任,启动先行区建设。

(二)整体推进阶段(2022年8月—2024年12月)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初步形成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工作机制。2024年底邀请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对先行区建设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

(三)评估总结阶段(2025年1月—2025年12月)

开展全面评估,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形成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药发展改革先行机制。2025年下半年,全面总结先行区的成功做法和主要经验,形成工作评估报告,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七、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卫健局、科技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市场发展委以及各镇街等相关单位为成员,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指导、协调实际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按照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职责分工,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全力推进浙江省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

(二)创新机制,政策扶持

强化中医药产业投资奖励扶持政策,对开发本地传统特色医养保健项目及改良现代中药工业体系的项目加大政策倾斜,全面推进全市中医药健康产业良性发展。落实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政策,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范围,研究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助办法,进一步探索完善中医药人员薪酬激励机制。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以朱丹溪中医药文化成功申报国家非遗项目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和群众宣传义乌中医药发展历史,宣传丹溪特色养生保健知识,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进一步增强中医文化自信,不断促进全民“信中医、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的发展氛围,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中医药事业改革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