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355345411A/2022-504783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体裁分类:

    通知

  • 文件名称:

    中共义乌市委办公室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义乌市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机构:

    中共义乌市委办公室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文字号:

    义委办〔2022〕22号

  • 成文日期:

    2022-11-2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信息有效性:

    有效

中共义乌市委办公室 义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义乌市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2-12-01 16: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为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迭代升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指示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22〕4号),结合义乌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总要求,结合共同富裕和数字化改革,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全域建设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乡村振兴应用场景,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义乌样板。

(二)工作思路

以行政村为主体,依托新时代美丽乡村和城乡融合建设成果,吸引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共同参与未来乡村建设,为乡村开辟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的发展空间,培育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的自循环动力,营造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的独特魅力。结合乡村的区位功能和发展定位,按照未来乡村达标村、特色村、样板村、精品示范村四个等次,有序实施全域未来乡村建设。

(三)目标任务

通过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四个一”:绘制一幅蓝图,编制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规划;集成一个平台,打造市镇村三级纵向贯通、社区乡村横向共享的标准化智慧服务平台;构建一张网络,实现包含公共交通、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15分钟幸福生活圈全覆盖;组建一个联盟,鼓励乡村抱团经营、片区发展,形成未来乡村产业“蜂群”矩阵。到2025年,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未来乡村应创尽创,建成未来乡村特色村100个以上,未来乡村样板村50个以上,高质量建成省级未来乡村10个以上。总体实现如下目标:

——产业兴旺发达。因村制宜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电商直播、非遗研学等产村融合项目,形成规模经营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市建成农业“标准地”12万亩,培育农创客1200人,联动市场建成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村2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在50万元以上,村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到1.75︰1以内。

——服务普惠共享。全市农村等级幼儿园比例达到95%,户籍人口500人以上村实现文化礼堂、文明实践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家医驿站、便民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风貌美丽宜居。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完成符合条件村的农村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完成“多规合一”规划150个村,建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县域风貌样板区5个;健全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市乡村美丽庭院建设比例超40%,实现“无违建村”全覆盖。

——文化繁荣兴盛。以培育“浙江有礼”省域品牌、弘扬“义乌精神”为引领,保护复兴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技艺等文化遗存,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活动开展、乡风培育,保障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投入,促进文化活态传承,每月开展送电影、送戏、送展览、送培训等文化活动下乡。

——数智应用广泛。建成应用“一屏观全景、一图治全村”的标准化智慧服务平台,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规范提升全科网格建设,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普及覆盖与升级换代,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遥感卫星等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应急广播、“雪亮工程”全覆盖。

二、实施路径

(一)分步推进

1.先行先试阶段(2022年):编制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规划,全面摸排乡村建设基础,从市域层面统筹未来乡村建设布局与推进时序。以省、金华市试点建设为重点,先行先试启动100个基础条件好、班子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开展未来乡村建设。

2.扩面推广阶段(2023—2024年):有序推进全域未来乡村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则,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全域实施未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承接线上应用落地,片区化、组团化完成建设任务。

3.成效总结阶段(2025年):全面完成未来乡村建设任务,总结提炼义乌全域未来乡村建设成果和发展经验,形成具有义乌特色的全域“未来乡村”建设模式。

(二)场景建设

1.打造共创共富的未来乡村产业场景。全面推进农田集中连片流转,引入高质量、高效益的双强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双强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培育强村公司,做强村庄品牌,挖掘农村自身特色资源,培育多样化的乡村产业,提升一批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水平,吸引一批乡贤返乡创业。积极盘活闲置农房,集约利用村内空间,因地制宜举办农事节庆、美食节、音乐节等活动,加快推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全市形成一批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养生养老、文化创意、运动健康、农家乐民宿等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集群。

2.打造和谐统一的未来乡村风貌场景。编制一个科学合理、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严守国土空间“三条红线”底线,开展实施村庄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兼具传统风貌和现代功能的乡村建筑。持续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拆除残垣断壁及违章建筑、消除“赤膊房”、整治“空闲地”、推进杆线序化,推广美丽庭院,积极创建“无违建村”。持续深化“一村一品、一步一景”建设,对公共空间和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提升,布置路灯与指示牌等便民设施,结合古村落保护引入自然材质、乡土铺装、传统元素打造特色景观,彰显村庄魅力。

3.打造寓教于乐的未来乡村文化场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贤馆、百姓戏台等公共服务空间。定期开展村办文体活动,开设早教课堂、老年大学、职业培训、非遗技艺等全年龄段教育,通过村晚、村歌、村运等载体建设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等乡村文化品牌。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学习宣传先进事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积极创建国家级或省级文明村。

4.打造睦邻互助的未来乡村邻里场景。整合利用公共空间和场所,改造提升配套设施,完善乡村购物、餐饮、金融、电信等生活配套布点,建设集公共服务、普惠服务和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公共邻里空间。制定邻里活动年度计划,邀请专业老师、挖掘乡村能人,定期组织休闲娱乐、习俗文化、科普宣传等邻里活动,引导村民开展书画、棋艺、舞蹈、运动等社群活动,丰富村民日常生活。制定村规民约,强化邻里关爱、道德文明,弘扬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崇德向善等精神,鼓励志愿服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

5.打造全年龄段的未来乡村健康场景。健全农村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农民的健康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建设完善的健体设施,定期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完善运维管理机制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场所,提供照料、助餐、文娱等服务,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高质量满足就近养老需求。完善幼儿活动的室内外空间及配套,设置儿童游戏场所,提升家庭育儿水平,保障留守儿童关爱照护。

6.打造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未来乡村低碳场景。坚持保护原始风貌特征和自然生境,村庄宜绿尽绿、适度彩化,深入开展白色污染、田园污染、洗涤污染治理行动,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强乡土大树、古树名木、珍贵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和培育,高质量建设森林村庄,积极开展“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长效化、精细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落实数字化治理机制。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推广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等减药减肥技术,废旧农膜及时全面回收。推广能源电气化、清洁化,提高绿色清洁能源使用比率,做好农业农村领域节能减排工作。

7.打造“畅、安、舒、美、绿”的未来乡村交通场景。全域建设农村“四好”公路,主次交通道路网络健全,交通标识规范设置,实现15分钟到达城市快速路网。全面完成村内支路路面硬化,公共空间无障碍通道,科学布设停车场(位),合理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户均车位达到1个以上。物流快递收寄业务全覆盖,村村设置快递综合服务点,寄取快递不出村。设置农产品物流专线,畅通农产品外销通道。

8.打造“一屏治全村”的未来乡村智慧场景。推进未来乡村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三农数据的归集和应用,贯通省市县镇村各级数据。加快推进农村新基建,行政村宽带、光纤全覆盖,落实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监管等多跨场景落地应用,推动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迭代乡村健康、养老、救助、文化、教育、旅游、住房、供水、灌溉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政务服务由“代办帮办”向“直接办理”“网办掌办指导”转变,基本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壮大社交电子商务、直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加强村内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9.打造和谐有序的未来乡村治理场景。构建“党建+单元+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打造义乌特色的“巷战”治理模式。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广使用“智慧村社”等乡村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根据需要设置警务室、法律服务工作室,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农村集体产权交易规范,结合“村务清廉钉办”应用,实现“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有序,“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到位,有效管控小微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积极建设清廉村居,实现数字化监管、标准化审计全覆盖。

(三)分类实施

1.未来乡村达标村:承接“一统三化九场景”中五类以上场景落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社区同质;村域范围农田基本实现集中连片流转;根据需要推进有机更新、微改造,盘活改造闲置农房,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环村路、内部支路车行通畅,实现公共场所无障碍通行;推广乡村智慧服务,实现村级事务动态信息交互。

2.未来乡村特色村:在未来乡村达标村基础上,保留村庄原有肌理,对“一老一小”等重点场景进行提标建设,配置各类共享设施和核心慢行区,提升公共空间与重要节点的景观效果,开展成片创意美丽庭院打造;培育特色乡村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结合24节气打造村庄文化IP;完善村庄数字基建,推广村级信用积分治理体系构建和应用。

3.未来乡村样板村:突出人口集聚、居住服务的功能,构建开放式邻里交往空间,合理布局生活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金融服务站点,对周边形成15分钟幸福生活服务圈辐射覆盖;村内风貌整体布局合理,达到“一村一品、一步一景”的效果;谋划有别于九大场景之外的“X”场景;壮大村集体经济,引进专业力量开展专业化村庄经营,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承接市级标准化智慧平台落地,配置物联硬件设备,强化数据归集应用。

4.未来乡村精品示范村:在原有5个五星级和美乡村培育试点的基础上扩容,按照镇街申报、部门比选、市级审核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选取若干基础条件好、班子战斗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村作为未来乡村精品示范村培育对象,优选条件成熟的市属国企结对参与村庄基础建设和运营发展,通过3—4年的建设培育,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村庄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典型案例。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规划。编制全域未来乡村总体规划,将未来乡村建设列入“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工作的重要内容,鼓励与新时代美丽乡村、景区村庄、数字乡村、文明村、善治村等一体推进,实现政策效应叠加。

(二)强化要素保障。市镇财政资金要向未来乡村建设倾斜,加强各类资金项目整合,通过国企结对未来乡村建设,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全域未来乡村培育建设,探索乡村经营市场化途径,严禁新增村级不良债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返乡入乡人员落户。

(三)强化责任落实。由市委农办负责牵头协调工作,相关部门强化工作指导。各镇(街道)要建立健全专班化推进制度,专题推进研究未来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各行政村要强化主体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管理、经营、发展。各国企要发挥自身业务特长,深度参与结对村的基础调研、规划编制、建设推进、业态培育、招商运营,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四)强化机制创新。在“一统三化九场景”架构下,因地制宜找准定位,提出符合义乌特色的“X”场景,并细化落实具体内容,为未来乡村建设增添义乌元素。加强与高校院所、智库等战略合作,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在省级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总结试点创建经验,形成一批未来乡村的最佳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