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1 09:2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6月14日,由义乌市教育局、义乌市教育研修院主办,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承办的“义乌市‘品质课堂’建设推进会”语数活动在义乌市实验小学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展示过去一年的实践成果,积极探索品质课堂建设的新路径。对于义乌市的语数教师而言,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研讨,也是一次绝佳的自我成长机会。6月14、15两日,实验小学报告厅内时刻氤氲浓厚的研讨气息。
而报告厅中的直播设备,也将这宝贵的活动画面传递给了远在千里的四川省巴中市第七小学校和百里之外的丽水市碧湖小学,通过云端共享,实现义丽川三地合作教研,为“教共体”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教育领域实现互进共富助力。
课堂共享 学在一起
在义乌市主会场语文专场中,义乌市四位优秀教师吴凯丽、骆丽芬、楼琳、胡文标分别带来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青树下的小学》、《走月亮》、《桂花雨》四个课例,这四个课例分属于二上、三上、四上、五上第一单元课文,这样的“有意为之”为下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数学专场中,聚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通过说课、一轮试讲、二轮试讲、现场改课、抽签上课、最后由周若颖老师和实验小学201班的孩子们呈现完整课例《混合运算》。这样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有了四川巴中第七小学校和丽水市碧湖小学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共同聆听,更彰显了“课堂共享,学在一起”的特殊意义。
教学共研 思在一起
本次活动,语数专场呈现出了不同形式的研讨方式。语文研讨从课堂教学出发,通过课堂观察员深入课堂,运用三张量表折射课堂现象,诊断教学问题。课后更是有浙江省教研员余琴老师指引,指出小学语文课堂语文要素教学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及解决办法;数学研讨由教师出发,剖析课堂呈现之前教师的教学思路,由浙江省数学教研员斯苗儿作为首席导师,通过诊断教师的说课、试讲进行现场改课,形成优秀课例后再走入课堂,课后采访学生和家长进行课后再诊断。这样的研讨,对于三所学校的教师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头脑风暴,一次强烈的思维碰撞,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一次研讨意识的革新。然而有幸,“教学共研”,我们始终“思在一起”。
学有所悟 个性成长
虽是异地,却也“沉浸式”地全程参与,无论是义乌市的语数教师,抑或是四川巴中七小、丽水市碧湖小学的教师们直呼“太享受了”“收获很大”“这样的研讨简直是别开生面”……活动赢得了各参与校盛赞。而三校教师也将听课收获写进了自己的听课笔记中,写进了研后感悟中。
通过本次义丽川三地合作教研,将义乌市的品质课堂近一年的教学研究成果以课例的形式分享给了四川巴中七小和丽水碧小,同时,通过共研,也助力实小品质课堂建设迈向新台阶,更为促进学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教育领域实现互进共富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奋力描绘新画卷,携手迈进共富路。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努力实现不同地区的教育共富,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实践探索,我校愿秉承着共富理念,继续加强三地合作,奋力提升三校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