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9 14:14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缸窑村作为省级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以“复兴古村、面向未来”为目标,构建旅游、研学、现代农业三大支柱产业格局,依托数字化建设升级乡村治理服务体系,着重打造三支“小巷队伍”,提升村民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1.
培育未来乡村“小巷管家”队伍,一个功能集成的智慧小程序助力“民呼我应”。
缸窑村吸纳党员、青年、巾帼志愿者等40余人组建“小巷管家”队伍,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玩转缸窑”中的“巡查”“微清单”等功能,把“小巷管家”作用延伸到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玩转缸窑”小程序还包含老娘舅、议事厅、邻里帮等应用,每户农户门牌上印有小程序的二维码。村民可扫码登录申请各项服务。游客可扫码登录留言,发表对缸窑的印象、提出对村居治理发展的建议,通过随手拍曝光不文明行为。“小巷管家”队伍利用小程序辅助,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提升治理温度和实效。
2.
建强未来乡村“小巷卫士”队伍,一套“党建+微网格+N”模式激活疫情防控的“神经末梢”。
缸窑村以“1名村干部+13名党员+10名村代表+10名志愿者”形成微网格“包干组”,在落实清村扫楼工作中,高效完成“997名户籍人口+440名外来人口”排摸录入工作。在全员核酸检测、卡点执勤、红色代跑、宣传劝导等工作中,这支“小巷卫士”队伍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不畏艰险守好小门,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缸窑村还建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微信塔群,推动“平时”与“战时”的快速转换,线上线下联动,筑牢疫情防控的“红色屏障”。
3.
组建未来乡村“小巷育护”队伍,一个家庭综合服务驿站打造善育善养的“双友好缸窑”。
缸窑村聚焦“一老一小”,打造“老人儿童双友好型”乡村,进行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在线上依托“浙里办”、微信应用拓展服务功能,满足婴育、养老、医疗、短托、远程教育等高频需求;在线下以家庭综合服务驿站为主阵地,拓展卫生服务站、文化礼堂、图书馆、非遗馆、八卦田等线下场景,配备医生、社工、志愿者等育护人员,针对“一老一小”开展陪护、宣讲、陶艺手工等“14+15”项服务活动,全面提升老人、儿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