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统计局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002609813X/2023-538796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23-10-1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3-10-10 12:0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3年上半年,义乌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上级统计部门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统计能力建设,探索完善全过程统计治理监督体系,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义乌新篇章。

一、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主业,严格抓实数据质量管控

1.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2023年3月7日在第6次市委常委会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上级统计局开展“防治统计造假专项治理”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向本级党委、政府作专题汇报,推动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制定义乌市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和义乌市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自查自纠工作方案,于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组织集中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4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统计数据质量专项核查。

2.坚决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开展日常执法和双随机检查。上半年开展执法检查6次。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3至5月开展全市数据质量核查,共核查企业1194家,共发现差错企业91家,其中差错率5%以下有78家,5%至15%的有13家,无15%以上企业。

3.充分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年初召开部门统计联席会议,列出统计督察对照检查清单,要求部门对照落实防惩机制、统计制度和人员力量,严格遵守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政令。

4.强化各级统计普法宣传。一是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依托各类市级会议学法平台,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吸取外地统计造假教训,强调统计工作纪律二是持续开展统计法进党校,加强全市各级干部法治意识2023年3月,与市委党校、国家统计局义乌调查队联合发文《统计法纳入领导干部培训必修课实施方案》,实现统计法进党校制度化。5月邀请浙江省执法监督局二级调研员潘东兴为中青班等主体班次学员讲授《加强统计监督职能,不断强化依法统计意识》。三是统计网格组织学法全覆盖。在2023年各专业统计年定报会议上,将统计法律法规列为首讲内容。召开全市统计工作会议,邀请金华市统计局执法监督局局长林萍讲授《依法统计 依法治统 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市部门、镇街统计网格网格长、副网格长、网格指导员全员学习。

(二)创新有为,积极探索统计现代化改革

1.稳步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工作。2022年底义乌市纳入浙江省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县级试点地区,成立了企业统计电子台账工作专班,下发《义乌市企业电子统计台账试点全面推广工作方案》,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同时,结合各类会议,线上线下充分做好宣传发动科学选择试点镇街和企业,分类推进,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开展前期调研。实地走访迪元、爱旭等大型重点企业调研统计和会计等核算基础详细掌握核算基础健全、信息化程度高和核算基础一般的各类代表企业情况分析三种台账生成模式的可行性,并对企业电子台账使用意愿进行了摸排。每半月召开专题推进会,各专业汇报电子台账工作进展情况每月形成小结,主动加强与省、市业务处室的向上沟通对接。

2.持续推进“统计大脑”十大场景的贯通应用。一是加快系统推广应用,纵深推进统计数字化改革成果在基层工作的运用。“统计e家”平台今年以来记录走访调研次数927次,活动管理次数342次。运用“统计e家”平台直播功能,今年开展统计法治宣传和各专业统计业务培训共6次,单次直播参与人数最高达1255人,共计培训4174人次,实现广泛宣传。二是结合一体化监督平台,强化数据质量管控。实时关注一级预警和二级预警的镇街及数据质量被赋红码、黄码和灰码的单位,并及时对此类单位开展数据质量核查。今年以来已推进2855家灰码企业、11家黄码企业、4家红码企业转为绿码。

3.做精培优社会统计中介力量。坚持“支持、规范、提升”六字方针结合统计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我局加大培训和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第三方中介市场在原有求实统计事务所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会计、税务中介服务领域开展统计业务委托。同时通过公开遴选,明确人员要求,规范购买价格,事后质量抽查,理顺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通过以会代训、以查代训等多形式提升第三方的业务水平,在3-5月的数据质量核查中以“专业核查+镇街抽查+第三方检查”的形式,及时复盘第三方核查结果,确保第三方对企业的指导准确到位。

(三)精准发力,优化提升统计服务效能

1.提升服务中心能力。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预警并提出意见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发挥统计分析“智库”作用,2023年已累计完成各类分析专报26篇,及时发布经济月报、统计公报,编撰《数说义乌》等统计资料,为义乌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2.提升服务基层能力。关注镇街基层统计能力建设、基层统计人员稳定性,加强与基层统计联系。2月初组建4个班子成员带队的涵盖各专业的统计综合服务指导组,深入基层开展“四大双千”活动,常态化走访、针对性服务,做到工作重心下沉、服务指导下延。全盘梳理走访情况后,3月份再次细化任务,面对面开展新入统企业业务培训,组织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新增劳动工资样本单位开展现场培训,现场培训企业450余家次。后续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分组情况,持续走访实现季度全覆盖。

3.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强化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浙江”“民呼我为平台为载体及时发布解读各类群众关心、关注的统计数据,为群众及时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关注弱势群体,积极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做好低收入户样本统计监测分析,客观、真实反映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进程。

(四)有序推进,全力做好“五经普”各项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义乌市统计局高度重视“五经普”工作,瞄准各个普查重要节点,召开全市“五经普”工作推进会和各部门事前沟通协调会,提前谋划部署。推动市政府印发《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明确了普查的总体要求等内容。局班子会议多次商讨“五经普”工作计划,全力推进前期各项准备工作。5月份,发文成立了义乌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启用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章,印发了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及内设工作组成员,高效组建普查机构。

2.强化基础保障。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编制普查经费预算今年义乌市财政安排资金预算1400余万元,其中PAD设备款1200余万元,全面保障工作顺利开展。6月召开“五经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商讨手持移动终端PAD采购事宜和“五经普”专班设立和人员抽调草案,加快落实人员、设备、办公场所。6月督促各镇街组建完成各级普查机构,为普查工作的前期推进提供基础保障。

3.强化试点创新。全面承接省级专项试点,精心设计专业市场经济普查试点方案,高质量开展样本市场普查。与浙江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合作,多维度开展数字建模,成功筛选出匹配模型,并形成专项试点报告,为五经普的专业市场普查积累了可复制可借鉴的“义乌经验”。

4.强化部门协同。通过事前沟通协调会与各部门形成共识,积极谋划经普各成员单位分工。在明确各部门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后,分工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部门合力,确保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依照统计局成员在专业上的不同优势,对专业业务、综合、数据处理等职位进行明确分工,设立12个内设工作组,有效落实具体职责。

(五)强基固本,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1.深化统计基层网格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统计工作能力建设,促进统计网格规范高效运行。一是建强基层统计网格组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构建“1+2+3+N”网格化治理改革工作架构,全市目前划分三级统计网格75个,配备网格长75人,副网格长74人,指导员67人。与市委编办对接,指导镇街依法设置统计工作岗位。二是依托现有网格基础,抓实“统计e家”线上平台活跃率。针对活跃率低于全市平均、活动管理数低的镇街,点对点发出《基层统计网格治理专项改革工作提醒函》,明确整改要求并及时跟踪整改情况。三是积极探索网格管理模式,科学谋划网格活动。网格员实地走访企业实现季度全覆盖,清晰掌握个体单元;通过点亮社区显示屏、展出统计知识展板、发放《统计手册》,提高公众依法统计意识。所有形式的活动,都通过“统计e家”发布、记录,实现基层活动留痕。

2.强化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一是配强配齐统计专业干部力量。在2021、2022年提前用编和增编9名的基础上,2023年再次增加录用3名事业编和2名参公事业编,进一步强化统计专业队伍。二是全面打造业务精湛、服务高效的基层统计队伍。2月初召集全市主要经济部门、各镇街、国企平台和第三方统计服务机构统计分管领导及统计员等270余人,开展统计业务“大学习 大比武”活动。特邀省、市统计专家组建高水平、专业化授课团队,精心梳理业务知识,整理印发《培训手册》,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直播培训6场,线下集中业务培训超28场,分级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指导。三是完善镇街统计员跟班学习机制,印发《义乌市统计局关于镇街统计人员跟班学习方案》,以制度保障学习持续性,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跟班学习,提升基层统计人员履职水平,截至目前已组织5名镇街统计干部职工到市局专业科室跟班学习。

3.完善各项监督机制。以国家统计督察意见整改反馈为契机,出台建立了《义乌市统计通报提示警示约谈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强化镇街、部门日常统计监督。以迎接省级统计督察为牵引,推动各镇街、部门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清理纠正违反统计法的文件和做法。今年初,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巡查办、审计局五部门联合发文贯通统计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切实增强统计监督整体质效。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与消防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统计违法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六)政治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务实研究制定落实举措,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积极落实“一岗双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班子成员带头完成调研报告4篇。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3次,通过党课让每名党员都能受到熏陶,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积极探索、创新党内政治生活形式,高质量落实好“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上半年召开“三重一大”会议3次,研究讨论重大事项14项。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深入贯彻机关效能革命“双十条”,全面开展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工作,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工作纪律,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密切关注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统计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对照上级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统计工作基层基础仍存在薄弱环节,统计部门执法监管任务与工作出现倍增统计力量与新时代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二是统计违纪违法行为警示教育、统计法治宣传力度还加强统计违纪违法行为警示教育广泛度有待加强,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震慑力不足;三是数字化成果应用有待深化,基层统计人员数字思维、系统理念强。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高标准推进“五经普”工作。一是在前期机构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力量。按照普查工作要求,做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和培训,组建一支业务精湛的普查队伍。二是做好“五经普”综合试点和单位清查工作,为经济普查正式上门登记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做好普查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工作,努力营造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提高调查对象的参与度、支持度和配合度。四是开发应用普查前期成果,服务转型升级。充分利用五经普进度数据,前瞻性反映我市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成效。

(二)强化统计能力建设。一是增强调查研究能力。以四大双千”活动为抓手,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着力提升调研能力,为中心工作和决策服务。常态化深入镇街和企业,面对面交流指导,在基层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心实意为基层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二是持续推进数字化为先锋的统计现代化改革。持续探索省级电子台账试点工作,力争走在金华和全省前列,成为改革试点和样板,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积极适应统计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努力培养基层干部的数字思维和改革素养。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统计对象精准管理、业务培训指导、数据质量管控和基层网格治理等各工作提质增效。

(三)持续推进统计专项治理工作一是深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加强统计违纪违法行为警示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全国统计开放日及各数字化平台做好宣传,为统计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规范统计执法行为。建立统计执法工作机制,以一体化执法改革为契机,规范各类统计执法行为。三是持续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加强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和“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实现所有专业执法检查全覆盖。

(四)深化基层统计网格治理改革。在前期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扩大改革成效。聚焦问题、靶向发力,进一步健全基层统计网格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工作,不断完善网格员配置,强化网格指令,科学谋划网格活动,发挥“统计之家”阵地作用,继续探索新的路径,打造义乌样板,为金华基层统计网格治理贡献更多义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