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项目化学习 实验在路上——记夏雪梅博士莅临实验小学指导

发布时间:2023-10-09 14: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3年3月,义乌市实验小学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整合课的设计与实施》获得金华市教科规划成果一等奖,并在义乌市全市教科研会议上做了精彩分享。为了继续深化该课题研究,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跨学科”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9月25日上午,特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学习素养课程研究所所长,夏雪梅博士莅临指导。义乌教育研修院科学教研员应航,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杨凯明,朱国建校长,宋樱花副校长,楼翠萍副校长,教导处主任方小莹,江南校区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

1.jpg

成果汇报  求精进

2.jpg

夏博士听取了课题组的前期成果汇报。对三种“跨学科”整合课的范式给予了肯定。同时,夏博士指出这三种课型在分类上还不够清晰,有互相交织的部分。目前“跨学科”整合课在层级上更多地落在知识与技能层面,可以把整合目标定位指向能力、概念,可迁移,具有持久性。成果呈现可以结合项目化学习,形成“跨学科”整合设计下的学习项目群。


头脑风暴  明方向

3.jpg


头脑风暴环节,参会领导,骨干教师与夏博士进行了关于“跨学科”学习方式的零距离深度讨论。杨特、宋校、应航老师提出上层架构性问题:如何将“跨学科”能力与学校文化相融合?长周期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如何在教研中展示学习过程?如何更好的对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的精细化培训?老师们纷纷结合任教学科,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于巧老师提出:指向知识——指向能力——指向概念,三个层级如何区别,如何实现?杨兰英老师提出:如何使人民币的项目化学习有意义?方小莹老师提出: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陈锦仙老师提出:版画如何做跨学科学习?夏博士通过“跨学科”概念与“学科”概念举例,使老师们对“概念类”的跨学科学习有了初步的认知。通过学习目标动词的转化,启发教师们将指向知识技能型的跨学科学习升级为能力,概念型学习。


最后,夏博士通过数学课标中的主题升级转化为项目的案例,指引大家可以充分利用课标和教材,促进知识和孩子身边的真实情境的联结。同时,也可以通过诸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主题”,使“跨学科”整合学习更好的拓宽孩子的视野,建立社会责任感。夏博士引领下的头脑风暴,使我们对“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明确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文字编辑:盛颖颖
图片来源:金庆红
一审:盛颖颖
二审:朱航锋
三审:杨凯明 宋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