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水务局 > 政务动态
紧扣高质量 服务大水利 让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发布时间:2023-02-15 09:1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一、对3方面18个问题的认识

1.浙江先行的三条路径=创新要深化+改革要攻坚+开放要提升=浙江水利现代化先行路径。更深一步要思考,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中,浙江水利行业的职责使命和担当。

2.创新、改革、开放是“八八战略”的精髓和实质,这是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对新发展理念的完整准确全面贯彻。立足新发展阶段,浙江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3.3个方面18个问题是相互贯通的整体,明确提出浙江先行的基本路径是什么,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推进,怎么干。浙江先行的基本路径是创新改革开放,是各地、各领域、所有人,全过程、全要素、抢抓机遇的创新改革开放。浙江先行的精神状态要求既主动、担当、有冲劲,又稳步、系统、胆大心细。浙江先行的行动,关键在更新理念,更在具体落地,放大格局、打造平台、拓宽网络、提升能级。

二、创新深化

(一)推动全域全链条水利科技创新。探索单位绩效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机制,有效激发两校、两院、两中心等主体力量的科研创新活力。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新模式,分类指导各部门单位发挥优势,找准突破口,围绕产学研用教全链条错位发展,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创新组织水利联合基金、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布局建设更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野外观测站等水利科技创新平台,抢占水利高质量发展先行制高点。加强水利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设“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水利分市场”,发掘和转化一批创新性强、效益显著、引领行业发展的水利技术创新成果,打通水利科技与产业、人才链接通道。

(二)创新重大项目“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深化“工程带科研”,集聚要素联动跟进,探索构建重大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制度。发挥好水利智库作用,征集提出“千项万亿”水网安澜提升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中急需解决的核心技术难题和重大科研需求,以“工程带科研”的资助方式发布揭榜任务,吸引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切实解决问题、取得实效,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迭代完善水利标准体系。持续推进新阶段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发布浙江水利标准体系,将“专业—功能”结构体系升级为“职责—层次”结构体系,标准分类更清晰,制修订方向更明确。迭代提升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体系,加快修订《大中型水库管理运行规程》等原有标准,谋划制订《大中型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等新标准,擦亮浙江水利标准化管理金名片。在《水利对象分类规范》的基础上,加快编制海塘、水闸、泵站、堤防、水电站等基础数据标准规范,在全国率先形成“1+N”水利工程基础数据标准体系,提升我省水利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力。

三、改革攻坚

(四)实战实效深化数字化改革。建强“水利大脑”,提升模型算法能力,加快建设八大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模型,在水旱灾害实战中持续迭代流域防洪、山洪智防、海塘防潮、城乡饮水保供、工程建设风险防控等智能模块,推动全省拓展复用,全面支撑水利业务“四预”功能。加强数据管理,探索部省市县水利行业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理顺数据产生、传输、存储、治理、共享、应用等各环节,筑牢数据安全屏障,全面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应用建设,迭代浙水系应用场景建设,深化“一地创新、全省推广”,鼓励各地优化适配性创新,推动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应用市县节点应用,实现全省整体贯通,做实做深全省统一集成履职平台。探索开展县域为单元的浙水安澜指数评价,丰富提升水利现代化的手段、方法和能力。

(五)一体推进省域数字孪生水网。做强数字新基建,统筹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搭建省域数字孪生水网顶层架构,着力形成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高质量完成全国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试点,适时启动省级数字孪生试点。研究制定浙江省水利感知体系规划,加快水位监测、流量监测、城乡用水监测等急用先行感知体系建设。激活创新要素,持续整合政校企等多方力量,创新开展关键技术攻坚,加快推进BIM等技术在新建水网工程全生命周期运用,力争形成一批数字孪生技术标准规范和自主研发产品。

四、开放提升

(六)加大国际交流开放力度。大力争取项目,组织开展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申报,围绕江山港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国际交流与研究。主动推动合作,与柬埔寨、斯里兰卡、玻利维亚、赞比亚等国家开展经贸交流,强化与“一带一路”国家沟通往来,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鲁班”工坊建设,与巴基斯坦科学与技术部开展水电站运行维护人才培训合作等。进一步拓展视野,组织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选拔科技人员赴欧美开展研修,邀请白俄罗斯专家来浙授课,适时组织公务交流及国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