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0 08:3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很多人记忆中会有这样一条街,那里古朴且热闹,人流沿着溪流汇聚,烟火气把整条街熏得热气腾腾,让人移不开眼。
在佛堂人记忆中,老家的蒲川水街就是如此。靠溪而建的小街,在经年累月的漫长“手术”中脱胎换骨,更在一次次的取舍与添彩中增光增色。这里融汇古今,更保留了当地百姓心中难忘的历史记忆。蒲川水街就是佛堂人的“乡愁”,是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从佛堂老街北入口往东南走,便进入蒲川水街,这里发生过的无数故事如惊涛骇浪般袭来,惊讶、震撼、心疼、温暖、欢快……所有情感涌现心头,让人忍不住想要解开历史密码,探究蒲川水街的前世今生。
寻一叶蒲草 见证十里东风
“数里蒲川秀色浓,猗猗绿竹映重重。”蒲川,就是东风河。历史上,蒲川的称谓是这样来的:原来在小昆仑(道院山)下是江边,后来形成沙洲,地势逐渐高起来,下强村(现蟠龙一带)王姓村(凤林王)村庄被水冲毁,就移迁到小昆仑北高地为蒲潭王。
有一条内河形成,内江之水由小昆仑山下向西一条、向北一条分叉流向义乌江。向北这条两岸均为沙洲,到处生长蒲草(水菖蒲),后形成固定的一条小溪,称之为蒲川。之后,蒲川改称东风河。
东风河,从老市基到大成中学这段老水街,旧时竹林郁郁葱葱,水巷古韵留存。水巷遗留的记忆除了延绵的竹林,还有水边的老埠头、石门洞、邻水的商堂。更早的时候,蒲川边的王蒲潭村村民喜欢在溪中嬉戏、盥洗。溪边有好几个埠头,村妇洗衣洗菜、打水淘米全上这儿。孩子们喜欢在这儿钓鱼、挖塘泥,俨然一幅悠然恬适的乡村景象。
据附近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义乌江的木船能撑进蒲川,在新南山的家用埠头上岸,也有在埠头修好的木船重新驶入义乌江,载着溪边一家人的殷切期盼,驶往充满希望的远方。
嘉庆《义乌县志》有记载:“东西水栅市声闹,小镇千家抱水圆。”如此生动的市井写照,形容的便是过去市集的兴旺与繁荣。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多的时候,500余艘船在码头过夜,1000多个扁担挑夫在这里讨生活。
源源不断的人流与船只,聚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气与商机。为摆下更多摊位、新增集贸市场面积,居民把贯穿此处六七米宽的东风河,用水泥空心板盖住,改河道为马路。东风河,逐渐变成一条人为的“地下暗河”。
一块块水泥空心板盖住了东风河,流动的水系上面多了五花八门的小摊。逢年过节,药铺、补鞋摊、修锁摊、裁缝铺、拉面馆、坚果铺等商铺林立,东风河逐渐成为日用品聚集地。窄窄一条小巷内,开出100多间店铺,拥有270余家经营户。尤其过年期间,更是成为年货一条街。这种模式,带动了佛堂的初级发展。
佛堂老居民王金兴,至今对东风河的繁华记忆犹新。在他年纪还小时,他的爷爷总在浮桥头撑船。沿着义乌江,载人运货的小船停满码头,周边市集因此蓬勃兴盛。“当年大家穷,做生意能赚钱,来码头摆摊或进货的商贩也多了起来。”王金兴说。
水运的畅通,为东风河带来近30年的繁荣。买年货去蒲川,寻烟火味儿去蒲川,成了许多百姓赶集的习惯。然而,熙熙攘攘的商埠流通胜地终究靠水而兴,当河流被水泥空心板盖住、不再拥有水运交通功能时,蒲川市集的市场流失也是快速而措手不及的。
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污水,随着空心板的缝隙和雨水管流入东风河。原本清澈的城中内河,成为一条城镇阴沟。曾经的掘金热土,逐渐变得人流凋零、臭气四溢,它和沿街店铺,也逃不过走向没落的凄惨“命运”
拓一方水土 重塑魅力蒲川
与曾经清澈的流水、忙碌的码头、兴旺的船运与客流相比,后来的蒲川已不堪重负。佛堂人意识到,蒲川重生,势在必行。
2016年,佛堂镇党委政府从全局考量,痛下决心对东风河进行一场大整治。从最开始的东风河清淤,到后来的拆出新空间,再到筑起挡障的围栏,每一个环节都在助推蒲川区块的重生。
佛堂镇城建办朱军说,东风河清淤的第一天,许多居民赶来围观。伴随轰隆隆的挖机声,封盖30年的厚重水泥板被掀除。看到河底下的淤泥与垃圾,居民们惊呼:“这么厚的泥垢,再晚点就要满出来了!”
“掀盖板”工程,让藏污纳垢的暗河“重见天日”。与东风河盖板一同消失的,还有270家占道经营户,同时沿街36家店面被重新整改,近千块广告牌一举拆除。整条东风河区块变回曾经的整洁与有序,也更显精致与古朴。
历经阵痛之后的蒲川,该如何重新出发?这个问题,到2021年有了答案。经过两年深入民情及调查研究,设计团队确定了《佛堂古镇东风河两侧景观工程设计方案》。一次次修改讨论后,规划图纸最终成型,并由双江湖集团承建。
设计团队将佛堂最为突出的文化元素归结为三类:缘佛而生,商堂兴荣,运水生辉。该设计方案尊重并紧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以佛文化、市井文化、商文化与水运文化为街区脉络,铺就了一段因水而兴的水道商市演变史。通过佛商古埠、蒲川工坊、水兴百堂三段分区,叙述商品从原材料运输到手工艺加工、最后形成规模化商堂文化。以老市基、地湧金莲、幻影活字、蒲川修竹、画江流水、水兴百堂等为主题的蒲川六景,也应运而生。
东风河,重新更名为蒲川水街。2021年农历“十月十”,蒲川水街正式对外开放。开街当天,游人如织,大家或拍照,或嬉水,或品尝美食,或直播打卡。欢声笑语环绕在水街周围,与水流中升腾的水雾相融合,和睦且美好。
蒲川水街的走红,还引来不少新业态。水街中心大樟树旁的后生茶食,便是90后小伙应伟伟开的新中式茶馆。“这里环境好,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伟伟说。
即使是深夜,仍有不少网红主播在梦幻的蒲川水街上直播。拥有12万多名粉丝的萧红说,她是慕名而来,到了才真正感受到蒲川水街的独特魅力,“真的有被震撼到”。直播的时候,有粉丝留言问萧红,这么好看的直播场地,到底在哪里。萧红一遍遍回复,这里是佛堂古镇、蒲川水街,欢迎大家前来偶遇打卡。
走访蒲川水街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东风河两侧保留下来的古建筑有植愧堂、懋德堂、新南山民居、鼎五公祠等,建设年代均为清朝。东风河畔王蒲潭村内,还有诸如王蒲潭水竹里49号秘密联络站旧址等有待开发。
如今,双江湖新区开发建设,其依托佛堂古镇、双林寺、云黄山等独特的文旅资源,谋划打造“一山(云黄山)一水(双江湖)一寺(双林寺)一镇(佛堂古镇)”的义乌文旅核心板块。位于佛堂古镇主镇区的蒲川水街,又平添了一份特殊“使命”。
曾经的闹市,如今的网红打卡点,蒲川水街的故事仍在继续,蒲川水街的未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