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4 10:57
信息来源:义乌组工
访问次数:
4月20日,全市“百镇共建强基”行动推进会暨一季度共建项目晒拼会召开,在共建乡镇挂职的10名干部,通过项目路演的方式上台打擂,现场展示共富项目,描绘共富新路,谱写共富新曲。在此,一一为大家呈现。
本期,走进义乌市佛堂镇与磐安县尖山镇的共建故事。
【共建单位】
义乌市佛堂镇——磐安县尖山镇
【共建故事】
予我“心意” 返以“烟火”
【讲述人】
磐安县尖山镇副镇长、义乌市佛堂镇党委委员(挂职)陈竞男
佛堂挂职
佛堂老街
尖山老街
在佛堂挂职时,感受最深的就是那古朴而热闹的佛堂老街,不禁想起了尖山也有一条承载记忆、充满情怀的老街。尖山老街曾是浙中古盐道、金绍台三府贸易交流中心,随着时代变迁,它与许多古村落一样逐渐没落了。百镇共建后,我们立足佛堂老街的成功案例,头脑风暴、调度资源,制定了尖山老街业态盘活方案,迈出了老街复苏的第一步。
老街心意馆开业
“有了心意馆,我们有信心”这是党员周国兴的围炉煮茶店开业时告诉我的。在策划盘活方案时,佛堂的干部一针见血指出尖山老街盘活难的病灶在于没有招牌、没有业态,留不住游人的脚步,显不出老街的底蕴。他们说,要利用“百镇共建强基”行动这个机会,在街上最好的地块,送我们一座最好的场馆。借助共建资金,我们流转修缮沿街老房,建成了集农特产品购销、非遗文创、休闲书吧等功能为一体的“佛堂—尖山”心意馆。
开馆后,村民们担心一个馆是否能真正带活一条街。我们乘势而上,从抓规划着手,制定老街业态节点提升方案,启动老房活化修缮工程,小酒馆、根雕馆、火锅店纷纷“冒”了出来,消费人群也在稳定增长,村民的信心更足了。
小酒馆
根雕馆
火锅店
今年春节期间,老街接待了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万元。老街焕发的新生让我们意识到,业态活化不能是简单的对外招租,发展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老街里的烟火气
春节期间光心意馆就为村里增收了1万元。要延续春节的成功,就要让业态多起来、活下去,吸附更多人流,带动更多创收。我们从政策入手,打出“业态审核、三年免租、装修补助、经营指导”激励组合拳,43间无人问津的老房子转眼就成了新店。
我们向文旅迭代,共同打造集文艺展演、电商直播为一体的“梦工厂”文体中心。大家恍然间发现,老屋墙上贴一贴旧报纸就成了网红打卡点,闲置的汉服放到老街店里租一租,生意也好得很,夜晚灯光一亮就很有味道。我们开始意识到,强村富民不只有买地收租,乡村振兴也有千方百计。
汲取治街经验留住烟火气
授人以鱼又授之以渔是“百镇共建强基”行动的精神内核。要把这“味”烟火气留住,尖山的镇村干部必须练就一身促增收稳增长的本领。在佛堂镇的支持下,我们合办创业大赛,开展“红雁扛旗 共富争先”创富大比拼,路演互赛佛堂尖山优质产业项目,锤炼了镇村干部创富能力。我们还认真汲取治街经验,组织20余批次镇村干部到佛堂老街学习市场运维、安全管理等工作,我们共办“共富课堂”,线上线下结合,组建新农人共富导师团,着力指导产业项目培育。我们的实践充分印证了,只要共建机制抓得牢,山区乡镇也能留住“金凤凰”。
良伴同行路不遥。佛堂尖山继续携手互助、迈向未来,把“百镇共建强基”这条共富路走得更活、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