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7-12 09:48
信息来源:义乌商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中小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正式公布,121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义乌城西街道的桥头遗址榜上有名,被列入古遗址的文保单位。
桥头遗址位于城西街道桥头村西侧,于2012年7月被发现,当年底实施了试发掘,2014年为配合03省道支线扩建及桥头村新农村建设,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桥头遗址是浙江省发现的19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之一。
这些年来,桥头遗址发掘带来的惊喜一个接着一个,发现了东亚大陆最早最完整的环壕聚落,环壕第一次作为完整单元的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区的东、南、北三侧,是人工挖掘的环壕,西面被河流冲刷破坏,中部围成略呈方形的不完整台地,中心台地的基础面较为平整,可见对台地进行修整堆筑等营建行为,据考古学者研究,上山文化是跨湖桥文化的直接源头,比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早3000年-5000年。
桥头遗址出土数量丰富的陶器,前不久,成功入选首届浙江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的上山文化陶壶就出土于此,该壶属于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中晚期,该壶为红陶质,口径7厘米,底径6厘米,高22.5厘米,喇叭口外撇,直颈、丰肩、弧腹较深,平底,器型简洁、优美,外壁涂刷了一层红色陶衣,发出淡淡的光泽,内壁表面则覆一层细腻的乳白色涂层,体现出义乌先民,在制陶和装饰上的高超技艺。
桥头遗址中一些陶器容器相对较小,大小与今天的饮酒容器相似,且其陶器内部表面提取出淀粉、硅植体、霉菌、酵母等残留物。
经实验室检测分析研究,残留物符合“酒”发酵的原理,原来9000年前,桥头古人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
这一发现使得桥头遗址,成为世界上最早饮用“酒”的地方之一,也说明了人类对粮食的利用更进了一步,桥头遗址的发现,不单印证了中华农业文明的悠久时长,彩陶中的“卦符”太阳纹等更证明了伏羲八卦以及观象授时的存在可能已有9000年的历史,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世界存续最为古老和长久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