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355471653W/2023-531439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07-28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7-28 16:1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各镇街、国企、平台,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
为切实强化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预防高坠和有限空间事故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市建筑施工本质安全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强化履行各方主体责任
(一)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
建设单位要及时足额拨付各项安全施工措施费,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履行高处作业、有限空间安全管理职责,不得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定期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专项巡查、检查。
(二)夯实施工单位主体责任
1.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按照施工方案的内容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落实防护措施、开展检查验收后,再进行正常施工作业。
2.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场所风险辨识,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配备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装备,制定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监护制度、培训教育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
3.施工单位要强化对作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疾病的人员,按照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高处作业;对作业人员有身体不适、饮酒、精神不振的,应禁止登高作业。
(三)强化监理单位履职尽责
监理单位应当对高处作业实施旁站监理,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市建设局报告。
二、强化重点部位和环节管控
(一)强化“一带一帽”使用
施工单位要督促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高处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带、安全帽要符合《头部防护安全帽》(GB2811)、《坠落防护安全带》(GB 6095)等规定要求。
(二)脚手架作业防护
1.脚手架首层、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立面每3层或高度不大于10m处应设置一层水平防护。安全防护网须双层设置,上面一层使用密目式安全网,下面一层为大眼安全平网,增强防护强度。脚手架周边坠落半径范围内地面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防坠隔离区)。
2.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间距不应大于150mm,超过150mm应采取封闭防护措施。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固定牢固。每隔三层或高度不大于10m处设置一层水平安全防护网。悬挑架底层应规范设置封闭防护措施。
3.脚手架搭拆作业时,应张拉符合强度的水平钢丝绳,每隔适当距离用绳卡固定在双排脚手架的内侧架体立杆上,作为悬挂安全带母索。架子工作业推荐采用速差式安全带,对于不易设置水平钢丝绳的特殊部位,可采取固定安全绳方式作为安全带吊点。
(三)交叉作业防护
1.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之外,坠落半径范围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或硬质安全防护层等安全隔离措施。当尚未设置安全隔离措施时,应设置警戒隔离区,人员严禁进入隔离区。
2.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的进出通道口)、集中加工场地以及起重机的起重臂回转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场所,须搭设工具式或定型化的安全防护棚,结构应稳定牢固。
(四)攀登与悬空作业防护
1.对总搭设高度5m以上的模板支撑系统至少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安全平网随支模架搭设时同步设置。预制构件、钢结构、管道吊装安装等悬空作业时,作业层应设置连续安全(生命)绳,安全绳宜采用钢丝绳;作业层下方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作业区内严禁人员进入。
2.作业高度2m及以上的绑扎墙柱钢筋、安装拆除模板、张拉预应力、浇筑混凝土等作业,应规范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符合安全防护要求。
(五)临边与洞口作业防护
1.建筑施工各类临边必须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的,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进行封闭,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2.电梯井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5m的固定式防护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且不大于10m应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推荐钢筋双向拉通)。施工现场已安装且未投入运行的电梯,应在各层电梯门处设警示标志,严禁私自打开电梯门。
3.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临边防护的,应采取能代替原防护设施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建筑临边防护栏临时拆除或者不具备建筑临边防护栏设置条件的,登高作业下方必须设置安全平网。
(六)操作平台作业要求
1.施工现场因高处作业或接料而设置的操作平台应满足《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的相关规定;操作平台构造与材质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应在操作平台明显位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及限定允许的作业人数。
2.移动式操作平台面积不宜大于10㎡,高度不宜大于5m,高宽比不应大于2:1,平台移动时,平台上不得站人。层高超过5m的建筑物管道安装等室内外悬空作业,鼓励使用移动式升降平台车。
(七)机械设备作业要求
1.塔吊攀爬安全防护。塔机标准节每隔2节设置安全防护平网,鼓励在塔吊塔身上设置速差式防坠器或安全绳自锁器。
2.施工升降机应有完好的安全装置和停层装置,各层联络要有明确信号和楼层标记。跨骑式电动物料车不得通过施工升降机进入高层楼栋内。
3.吊篮施工严格按方案实施,并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吊篮内的作业人员不得超过2人,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并将安全带锁扣正确挂置在独立设置的安全绳上(必须每人一绳),严禁安全绳与吊篮连接。正常工作时,人员应从地面进入吊篮内,严禁从建筑物顶部、窗口等处或其他洞口处出入吊篮。
(八)极端天气作业要求
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冻等措施。当遇有6级以上强风、浓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及悬空作业。当有气象灾害天气预警时,根据预警等级应对措施要求应及时停止室外、高空施工作业。
(九)有限空间作业要求
严格有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现场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等作业规范。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撤离作业人员。
三、强化监督执法检查力度
建筑施工人员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发生率较高,是施工安全生产防范的重点。各单位要坚守安全红线,将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纳入班前安全“晨会”内容之一,强化从业人员防范意识,坚决杜绝“三违”现象。下步,市建设局将进一步加大对高处作业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在检查中发现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或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查处。
义乌市城市建设运行和建筑领域
安全专业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