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文旅局 > 建议提案
对义乌市十四届政协三次会议第8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13 15:23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义乌传统乡村文化的思考与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乡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已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74个,悦读吧168个,乡村博物馆10个。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流动书场”等乡村文化活动3000余场,“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等活动触角延伸至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义乌市级文化示范户115个、乡村文化能人518名,业余文艺团队2181支,有效充实了乡村文化发展人才队伍。

(二)乡村文旅产业卓有成效。制定《义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理清义乌全市每个乡村的发展定位和规划方向。建设了互通全市的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了112个行政村,辐射300多个村庄,极大丰富了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市旅游发展的支持,我市在编的义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对新认定的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分别给予3万、5万、10万一次性创建奖励。

二、办理情况

    在收到提案后,我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对提案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前期工作成效,吸收委员意见,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谋划。

三、下步计划

一是继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应建尽建,争取2025年实现基本覆盖。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博物馆、非遗工坊等新型文化空间,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品质。

二是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强化送戏、送书、送展览(讲座、培训)下乡的“点单式”服务供给模式,以“花开四季”课外公益学堂、“周末戏相逢”“流动书场”、“文艺赋美”等文化活动为抓手,推动文化艺术进文化礼堂,打造“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不断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力量。继续充实文化示范户、乡村文化能人、业余文艺团队力量,每年开展基层文化人才培训10000人次以上。依托送戏下乡、文艺赋美、广场舞大赛等活动,做好文艺人才“传帮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提高乡村文明建设水平、增强乡村文化服务能力、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丰富文旅产品业态供给。依托本地特色生态、文旅资源增加产品供给,差异化打造文旅项目,不断丰富精品线上新业态。推进云黄山、佛堂古镇、城西片区、李祖片区等区块文旅项目开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旅游“五创”行动,推出一批乡村旅游优秀案例,建设“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机械化、数字化”标准,打造“农旅融合、产村互美、城乡共享”的美丽田园。

五是激发乡村产业融合“新动能”。统筹利用好乡村闲置资源,进一步支持乡村民宿开发和建设,并利用“流量”红利撬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深化“义乌礼物”图库建设,为乡村农旅产品提供高辨识度标识。支持引导国有企业和社会企业与乡村合作社等合作,完善运营模式,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旅游、能管理、会营销的职业人才队伍,为乡村旅游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相关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文化旅游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