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文旅局 > 建议提案
关于对义乌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后宅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13 15:2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曹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农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持续开展农村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节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1.多元融合,丰富乡村旅游内涵。乡村业态呈现新气象“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乡村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森山研学接待超60万人次,全民健身节毅行、登山、乡村越野跑等赛事活动热闹非凡,望道信仰”红色旅游景区2023年度接待游客约38.6万人次。持续打响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一镇一品”区域特色文化活动品牌2023年举办了佛堂“十月十”、缸窑“开酒节”、大陈“龙舟赛”、上溪“牛文化节”、后宅“重阳文化节”等活动贯穿全年、如火如荼,成为老百姓的“狂欢节”,期间的非遗踩街活动更是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吸引了数万人参与活动积极探索运营模式。李祖村试点职业经理人运营模式,实施“众创+文创”两条腿走路,打造“有礼的祖儿”鲜活特色文创IP,蹚出李祖共富道路。

2.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旅游体验和质量。开展乡村旅游“微改造·精提升”。2023年纳入省“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库118个,完成投资额7.3亿。强化政策扶持。根据《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品牌创建、业态融合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2023年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的镇街及村庄发放补助资396万元。目前我市共创A级景区镇街13个,A级景区村庄231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18

3.构建宣传矩阵,共享全市文旅体活动资源。借助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的宣传路径,建立全市各单位文化旅游体育活动资源共享模式,形成“主线+支线”“线上+线下”一盘棋的宣传格局,串联名人故居、文保单位、自然风景、文化资源、购物旅游,形成缸窑研学之旅、龙山慢生活之旅、城西红色文化之旅等多条精品线,全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平台播发500余篇提高了我市 文化旅游体育全方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加强统筹规划,构建乡村文化旅游新格局。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规划开展全市文旅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我市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根据普查初步结果,将400余处文旅资源点纳入资源储备名录非遗项目萌发新生活力,道情作为我市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2023年开展“望道书场”送戏下乡近900场次,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戏迷票友,在市民和游客间产生巨大反响,对展演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新修订的《义乌市文化精品和文化人才奖励办法》中新增非遗人才的奖励补助,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分别给予每年5000元和1万元奖励,推进非遗传统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二、办理情况

在收到提案后,我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对提案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前期工作成效,对吸收代表意见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谋划。

三、下步计划

下一步,我局持续实施以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加快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文旅融合产业层次,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作,做好“旅游+文化”文章,加强旅游与民俗、非遗、研学、等领域跨界融合持续培育“一镇一品”特色文化活动,深化民俗非遗踩街活动,增强游客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持续放大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拓宽旅游消费新场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宣传新模式,打造网红打卡“爆款”,持续激活消费流量,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文旅力量。

     在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方面,继续夯实非遗保护水平,加大非遗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有针对性地对濒危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工作,合理运用数字手段对项目进行记录、整理,保留传承的珍贵影像资料,让传统文化脉络有迹可循;完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增强传承人保护力度,采取多种扶持办法和措施加强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帮助和支持力度;创新非遗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专业知识讲好“非遗”的老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播非遗;整合我市优秀非遗资源,积极开展创排非遗一台戏、编制《流风遗韵》书籍、常态化开展“非遗周末聚”活动,培育“非遗与你童行”户外研学课程,做大“哆唻嘻”非遗市集,让本地特色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传播;借助我市国际化优势,可以让外国友人走进义乌非遗、了解义乌非遗,同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讲好义乌故事,推动义乌非遗“走出去”;非遗产业化赋能乡村振兴,以18个市级非遗工坊创建工作为契机,推进非遗与产业的深入融合,促进非遗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增产增收;加强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组织非遗项目融入景区,推出非遗主题活动、旅游线路等,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非遗与旅游的“双向奔赴。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农村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