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3 16:57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宗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文化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桥头文化遗址保护开发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桥头遗址保护开发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一是积极开展规划编制。为有效保护桥头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促进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我市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桥头遗址保护规划方案。该方案前期已组织了多次评审,目前正在修改完善。在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又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桥头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二是大力开展申遗工作。2022年5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包括浦江上山、义乌桥头在内的六处遗址正式启动了上山文化遗址群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去年,在省文物局牵头组织下,我市完成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报材料(桥头遗址部分)的调查和编写,预备名单申报文本及相关材料已正式上报国家文物局。
三是持续开展发掘研究。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桥头遗址发现出土了包括环壕台地、房址、墓葬和丰富的“器物坑”陶器等遗物遗迹,出土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主,约1000件。为巩固考古成果,我市会同省考古所和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推进桥头遗址区域古河道分布研究,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展桥头遗址展示利用策略研究。
四是做好项目建设及宣传展示。为更好的展示和宣传考古成果,桥头遗址游客中心已于去年正式建成投用,展厅内设有“文明之源—新石器时代桥头遗址”专题展,展出了桥头遗址的考古工作历程、出土文物和保护管理工作等情况。交旅集团积极做好游客中心的运营工作,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宣传媒介均注册开通,开展各类宣教、研学、沙龙等活动50余场次。桥头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先后在国家博物馆“鉴往开来—新时代考古成果展”、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浙江一万年”等进行展览。
五是积极推进村庄拆迁安置。城西街道在自规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桥头商品混凝土企业拆迁安置区块规划审批和旧厂房拆除工作。出台了桥头村庄拆迁安置方案,部分农户已完成建房报名、房屋腾空并拆除旧房。城西街道全域土地整治实施方案已获上级国土部门批复。
二、办理情况
结合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我们接下去将在以下方面积极推进桥头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
(一)深入推进考古工作。配合省考古所继续深入开展桥头遗址勘探调查、考古发掘、整理发掘资料,联合高校和考古科研机构开展古环境、人骨架、彩陶等遗址学术研究,为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系统阐释遗产价值、文物保护管理、科普教育推广和旅游开发,将建设桥头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内部展陈设计将采用图文结合、模型沙盘、实物和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全方位阐释遗产价值和展示遗址信息。目前,已初步明确博物馆选址,今年将完成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加大宣传展示力度。进一步完善桥头遗址游客中心服务设施与展示内容,加强和优化运营管理,继续开展各类研学活动。组织邀请国内外考古专家、申遗专家等走进遗址考察研学,举办文化沙龙专题讲座。推进“上山文化”进教材,积极与上级教育部门等沟通,跟进“上山文化”编入初中、高中地理教材事宜。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与载体,不断加大桥头遗址宣传力度。
(四)切实加强遗址保护。加快桥头遗址涉及村庄的拆迁安置力度,实施城西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桥头村庄拆迁安置。加快考古工作站建设,进一步改善考古研究、文物修复等工作环境。继续开展桥头遗址周边环境整治,优化提升遗址保护环境风貌。在遗址保护原则下,实施好周边道路改造项目。
(五)加快推进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持续跟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动态更新工作,按预备名单管理要求,编制完成《桥头遗址保护规划》、《桥头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加强遗址公园展示内容与业态布局研究。提升运营管理,深挖文化内涵,积极开发桥头文创和旅游产品。
(六)加强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围绕未来打造文旅融合金名片,以统筹义西南区块产业、交通、遗址保护等多规合一的总体规划为基础,结合桥头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的交通和产业布局进行优化。区域发展上,在义浦同城的大背景下,以城西桥头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作为文化遗产旅游线路,来充分展示万年上山文化。同时整合沿线圣寿寺、何斯路、望道故里等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引导沿线村庄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