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发改局 > 建议提案
关于对义乌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14 10:20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施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赤岸镇赶超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赤岸履职小组集体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赤岸镇地处我市西南部,是四个加快发展镇之一(分别是上溪、大陈、义亭和赤岸,以下简称“四镇”)。近年来,我市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聚焦缩小区域差距,创新提出四个加快发展镇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改革,先后制定出台《义乌市四个加快发展镇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支持四个加快发展镇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等政策文件。实施一年多以来,支持赤岸镇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渐完善,赤岸镇发展不断提质提速,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2023年,赤岸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34%;人口(含登记满6个月以上流动人口)达到6.26万人,同比增长1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571万元,高于前2年之和。

二、办理情况

围绕你们的建议,我市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赤岸镇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支持赤岸镇加快发展政策体系,在原有《实施方案》《十条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印发《关于支持四个加快发展镇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补充意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适当扩增赤岸镇城镇开发边界,赤岸镇纳入开发边界范围面积达7.97平方公里,扩展系数达到2.02,远高于全市1.3的平均值,目前赤岸镇国土空间规划已在公示阶段。开展赤岸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与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等省内一流规划编制单位对接,计划对赤岸镇2024-2030年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二)扩大投资力度。2024年,赤岸镇计划实施类重点建设项目11个,其中新建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45.5亿元以上。截至4月底,新开工建设拨浪鼓文化创意中心项目,完成有效投资16.8亿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迭代完善技改补助政策,技改补助最高可达30%,先后招引落地欣旺达、美科等两个超百亿元重点产业项目。

(三)推进乡村振兴。做实特色农业,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25家,粮食种植面积达1.6万亩,培育区域公用品牌“蒲墟南货”。做响文旅品牌,以“乡趣赤岸”主题文旅,打造“在山野”“莱山里”“小九寨”“栖隐大安”“西海湾”等7条趣游路线。全域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赤岸镇42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其中神坛村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

(四)谋划“一镇一事”。2024年安排项目是赤岸镇古镇保护开发利用一期项目。该项目一期拟实施面积18669平方米,以赤街沿路两侧266米长度范围,百户建筑的立面设计改造为主,兼顾华川南路、环溪路、双峰路、赤峰路部分沿街,打造传统老街风貌。项目预算5000万元,由建设局、文旅局、自规局提供政策指导和审批服务,市财政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五)加强要素保障。土地指标保障方面,2023年共安排赤岸镇建设土地指标170亩,今年1月12日赤岸镇与城区联通的重要省道江赤公路已获省政府用地批复。财政资金保障方面,2023年拨付赤岸镇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350万元,已谋划2024年专项资金分配计划;计划对赤岸镇中心卫生院综合楼装饰工程项目财政补助358万元。

三、下步计划

(一)坚持规划先行。加强赤岸镇发展顶层设计,紧紧围绕赤岸镇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平台整合、基础配套、民生服务、项目建设、体制机制等,高质量做好镇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多规合一”,强化规划衔接,按照“一主两副四组团”市域空间发展规划,适当扩增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原有镇区功能迭代升级,促进镇域经济向小城市经济转型。

(二)坚持产业带动。加快赤岸镇产业集聚,聚焦先进小商品制造业、新兴产业产业链,两年内新建400亩以上产业园,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镇区新增长极。促进赤岸镇加快融入市区,承接市区人口、产业、功能等疏解转移,推动有机更新、高税无地企业优先落地赤岸镇。其中,在传统产业方面,赤岸镇将重点布局发展印刷包装、服装服饰产业;在新兴产业方面,赤岸镇将重点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三)坚持生态引领。推动赤岸镇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引导生态资源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持续拓宽生态价值转化通道、增强转化效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探索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支持拓宽生态价值转化通道、提高转化效率,探索“共享田园”“共享湖泊”等模式,运用众包、众筹、众购等新经济理念,构建生态产品收益共享机制。

(四)坚持设施提档。加快赤岸镇老旧镇区改造,完善文教卫等配套设施,推动赤岸镇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吸引集聚人员、企业、资金等要素资源。加快构建外捷内畅交通网络,推动市域交通末端向交通枢纽跃迁。加快推进义龙庆高速公路、江赤公路等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加快规划建设赤岸中学等民生实事项目,提升镇域人口承载能力。

(五)坚持镇村联动。在镇区难以辐射带动的偏远地区,选择1-2个有一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的重点发展村,加强村庄规划编制,提升基础设施,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区域乡村新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一事一议”建设用地、财政奖补项目向重点发展村倾斜。支持重点发展村提升交通能级、推动A级景区提质升级,支持招引运营团队运营,鼓励发展特色餐饮、民宿和其他商业设施,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因地制宜推动白酒等特色农副产品小作坊集聚,大力支持发展农村电商。

(六)坚持要素赋能。积极做好人才、资本、土地、技术等资源要素保障,加强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兼顾效率与公平,以产出、效率为主要导向的基础上,适当向赤岸镇予以倾斜。推进低效用地整治,大力实施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梳理各类低效用地清单,合理确定再开发单元,推动赤岸镇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加大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力度。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赤岸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全面激发赤岸镇发展活力。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四镇加快发展特别是赤岸镇赶超发展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我市四镇加快发展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