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4 16:12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叶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义乌市场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您提出的《关于赋能实体市场转型发展,打造数字市场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及成效
(一)聚力创新深化,强化数字贸易赋能作用
1.数字平台提质提效。迭代升级Chinagoods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第四方服务平台首页正式发布上线,实现首页由商品展示向服务展示转变。2023年Chinagoods平台注册采购商数量达400万人,年度服务在线交易额达600亿元;新增上线120个服务产品;开通西班牙、迪拜、哥伦比亚等国家站6个;在1688、百度、京东等平台搭建小商品数字馆。
2.数贸应用深化推广。推进Chinagoods平台与市场采购联网平台融合提升,深化采购宝、采购宝产业带项目,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主体自由便利参与国际贸易。采购宝新增下单额超45亿元、累计超60亿元,累计注册外贸企业超3000家;采购宝产业带“义乌总仓+全国分仓”履约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入驻实体市场展厅供应商201家,招引仓储服务加盟商4家。
3.数智金融扩面增量。发挥小贷、征信、保理、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牌照与市场贸易特色应用场景融合优势,为市场贸易提供合规、安全、高效的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今年以来,完成义支付品牌发布,上线数字人民币一币结、“支付+Sass”“商融义”等产品。义支付与全球400多家银行达成合作,业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收付主流币种达21种;新增国内支付业务交易额超700亿元、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交易额超12亿美元、数字人民币交易额超7亿元、保理业务放款量超5000万元。
4.数字市场建设提速。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建设提速增效,一期工程已完成主体结顶,二期工程基坑及土石方工程已完工,探索构建数字贸易创新生态,打造未来数字商品市场新模式。国际商贸城二区东数字市场样板建设加速推进,线上线下复合、云网端联动的市场贸易新场景初步形成。完成生意参谋、电子名片、活动日历等数字化工具上线。AI互动屏、数字市场小程序、客流分析系统等数字软硬件服务功能迭代优化。
(二)加快多维立体赋能,构建数字贸易新生态
1.要素供给赋能主体引育。系统强化标杆企业要素支撑,制订《加快电商标杆企业培育的要素保障办法》,推动如燕数字智贸产业园等7家头部电商企业供地。强化与拼多多Temu、Shein、TikTok等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的对接,累计组织各类招商对接活动200余场。成功举办2023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电商人才节、全省直播电商大赛总决赛等重大活动,举办速卖通达人赛、阿里国际站达人赛等千人以上大会6场,开展项目制电商人才培训,推动成立内贸、跨境、直播电商协会,持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电商主体数量达60.85万户,其中2023年新设电商主体18.8万户,同比增长49.8%。
2.模式创新推动品牌出海。出台跨境电商独立站政策,上线Chinagoods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营西班牙、迪拜、哥伦比亚等跨境国家站点6个,独立站点51个,跨境交易额破亿元。探索“保税+直播”业务,综合保税区内跨境电商企业保税直播覆盖率超80%。创新“跨境电商多抬头拼箱”申报模式,完成义乌首批沙特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实施“三百行动”,大力推介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推广AI应用、全托管等新兴模式。
3.“数商兴农”助力共同富裕。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加快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建设,累计建成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23家,山里云销“共富工坊”获省级专项激励,李祖乡遇“共富工坊”入选省级示范。积极开展直播电商促消费活动,在“廿家”共富工坊举办网上年货节暨廿三里麻糖节,推动邮乐购、绿禾网等电商平台开展年货节专场活动,累计销售额超1600万元。
(三)加速产业数字化改造,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1.大力培育数字化改造领头羊。全年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15个,累计50个,含省级未来工厂1个(梦娜袜业),未来工厂培育企业1个(华鼎五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个。棒杰无缝针织服装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2023 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义乌5个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名单。
2.全面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76.2%,位居省第一梯队。完成第一批针织服装行业5家样本企业“N+X”轻量化改造工作,5家样本企业均已通过功能性验收,2家已通过成效性验收。完成188家小微企业“1+X”基础化改造,并实现数据与平台互通。浙智专委毛光烈主任专程来义指导我市数字化改造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我市前期开展的工作。
3.积极推进平台建设。打造义乌市产业数字化赋能平台,企业侧主要由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组件、行业资讯、数改案例、培训中心、生态服务商、专家中心等7个功能模块组成;政府侧主要由数字化效果中心、数字化运营中心、重点细分工业互联网平台等3大平台驾驶舱组成。目前企业码登录功能已完成,7个功能模块已上线试运行,入驻数字化服务商25家、入驻平台数字化专家17名、提供36款“小快轻准”的数字化产品及针织服装行业、印刷包装等3个行业解决方案。
二、办理情况
(一)迭代升级数字贸易应用。迭代升级Chinagoods平台,谋划第四方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完成数字化服务产品上线规划,一季度,新增上线25个数字化服务产品,通过联动展会、营销推广等活动,实现平台年度服务在线贸易额超110亿元,采购宝累计注册认证外贸企业达3158家,招引产业带工厂或跨境卖家303家,义支付平台完成国内支付业务交易额超78亿元人民币,跨境交易额超7.9亿美元。
(二)加快推进电商企业“双百计划”。实施电商标杆企业支持政策,修改完善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政策,强化电商发展支撑;走访电商企业,宣传电商标杆企业政策,会同自贸区管委会做好西岸等项目联审;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对接,一季度已成功举办阿里国际站半托管服务招商会、SHEIN玩具全托管代运营专场沙龙、美客多新卖家招商会、阿里国际站半托管招品会暨义乌跨境创业者大赛、Coupang2024年华东地区首场官方招商大会(义乌站)等活动。
(三)强化电商人才培育。开展跨境电商万人培训行动,举办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义乌站、电子商务师(跨境)职业技能竞赛、电商人才就业创业分享会等活动,搭建电商人才培养交流平台。升级电商人才政策,突破学历限制,构建以能力论人才的创新评价体系。谋划电商人才培育改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层分类、体系推进”的原则,开展电商人才培育六大体系建设,系统推进电商人才培育工作。
三、下步计划
(一)打造数字贸易示范。聚焦小商品货物贸易数字化和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建设数字贸易示范区,培育一批数字贸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创新案例,贸易数字化服务和数字内容相关贸易额达4000亿元。
(二)培育数字贸易主体。加快推进“双百计划”,实施电商标杆企业支持政策,拓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和腰部电商企业发展平台和空间,培育引进年销售额超亿元电商企业20家以上,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700亿元以上,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1300亿元以上。培育壮大服务贸易企业,新增有服务贸易实绩企业20家以上。
(三)升级数字贸易平台。迭代升级Chinagoods平台,一体推进实体市场、国际贸易、履约服务数字化转型,新增在线贸易额800亿元以上。强化全球电商平台合作,落地一批电商平台区域中心。加强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提升直播电商服务功能。
(四)完善数字贸易服务。重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数据系统,开工建设“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加快电商摄影基地等电商配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线AI数字客服系统,在新能源行业试点商贸大语言模型。深化“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支付结算业务体系,“义支付”国内支付交易额450亿元以上,跨境人民币支付交易额15亿美元以上。
(五)集聚数字贸易人才。开展电子商务类、物流服务类、会展从业人员项目制培训,大力培养数字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实施直播电商“百人计划”,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网红带货达人1000人以上。实施跨境电商精英人才培训计划,培训跨境电商1万人次以上。举办商贸人才节系列活动50场以上,打造“商贸人力资源集聚中心”。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市场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欢迎继续对市场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