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82097919258G/2024-560720
义乌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07-02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7-02 17:01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义乌“打造典范、再造辉煌”的开局之年,建设质量强市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世界小商品之都”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深入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义政发〔2024〕10号)等文件精神及市委市政府质量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推动质量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迭代升级“334”科技创新体系,2024年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07%以上。全市不发生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重特大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9%,服务质量满意度(分)达89分。推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先进标准50项以上,研制浙江制造标准7项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以上,地表水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力冲刺美丽浙江七连优、“大禹鼎”金鼎加星。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5万亩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推进质量“三强”试点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动能
1.推进质量强镇试点建设。制定质量强镇建设实施方案,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实施路径,在苏溪镇、大陈镇先行试点,充分挖掘镇街发展特色,深耕质量、标准、品牌、技术、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加快推进镇街产品创新、产业升级和质量变革,形成一批质量治理高效、特色产业鲜明、品牌优势突出、质量竞争力强的质量强镇(街道),打造“一镇一品”质量标杆。
2.启动质量强链提升试点。聚焦智能光伏、先进装备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制定智能光伏产业集群“一链一策”质量提升方案,建立“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强链工作模式。加强对芯片(集成电路)和医疗健康产业的招引培育,深入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着力构建“链长+链主”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形成区域质量联动提升格局。
3.深化质量强企立标行动。聚焦质量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量品牌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加强培育引导,在光伏、无缝织造、化妆品、衬衫等优势行业,选树精益求精、质量卓越的质量强市建设领军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体系企业20家以上,培育一批行业单项冠军、龙头企业等优势企业及产业集群。
(二)增强质量品牌发展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实施科技主体“双倍增”计划,探索电商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聚集“4+X”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攻关一批“卡脖子”技术,力争申报省“尖兵”“领雁”项目8项以上、金华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0项以上。开展各类科技对接活动30场以上,“揭榜挂帅”签约项目15个以上。
5.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2个,累计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0项以上,建成“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家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达90%。创建国家级化妆品(彩妆)产业基地,创建省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2家、金华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招引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0个。大力推动数字化车间建设,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突破100家。
6.实施优质品牌培育行动。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新增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6家以上。体系化推进“品字标浙江制造”提质扩面,培育一批“浙江制造”“浙江农产”“浙江服务”精品等,新增“品字标”企业5家。创评省级老字号或中华老字号5家,累计培育浙江出口名牌个数12个。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以上。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建设,实现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超3700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6.7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19.5万件。
7.持续推动标准化创新改革。推动设立义乌市标准创新贡献奖,争取年内完成首次评选。开展标准国际化提升行动,推进“小商品标准”品牌建设,争取发布小商品团体标准50项以上,完成20项标准外文版翻译。深入推进“标准进市场”国家级试点建设,开展《中国陆港代码》行业标准研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标准空白。大力推进标准博物馆建设,诠释和弘扬标准化工作理念,向世界、中国展示和呈现好标准化工作丰富内涵及意义。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农业标准化基地。
(三)深化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质量整体跃升
8.深化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深化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深入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打造具有义乌亮点的小作坊集聚共富项目。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及传统农产品安全保障行动,加强使用禁限用农药、兽药的执法检查,保障农水产品质量安全。动态培育放心消费单位7000家以上,放心消费示范区5家以上。探索药品使用单位智慧监管新模式,实施化妆品“百千万”美丽消费提升工程,推进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加大重点领域,重点、敏感商品,重点项目的监督抽查力度,强化生产、经营、流通和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全链条执法,加大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监管,形成市场监管、公安、海关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合力。
9.深化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建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质量责任追溯制度”等机制,推进建设、交通、水利工程整体质量提升,推动工程项目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受监项目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质量投诉按期办结率达100%。开展每季度全覆盖“进场材料,开裂、渗漏等常见问题,外墙外保温脱落,全装修质量问题”四项专项治理,常态化开展商砼质量三色考核评价,推进智慧安全帽系统运用,实现监管系统迭代升级。开展水利建设质量巡查、抽查、项目稽察、“飞检”工作及质量隐患大排查。加快推进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推行工程建设全链条质量监管和工程预验收模式。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强化数字化、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控中的应用。
10.深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清单化加快城镇化试点建设进程,推动“居住证+积分制”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推进家庭关系服务试点建设,谋划家庭关系高配高频公共服务落地场景。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新建45个以上“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快全球数贸中心行业布局,完成全球数贸中心市场区块主体工程,全年完成产业带大型推介会5场以上,小型推介会10场以上。加快枢纽港道路、物流、航运等配套建设,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投用,培育壮大数字贸易业态。将质量教育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系统提升学生质量意识和质量思维。完善“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新增备案婴幼儿托位数800个,创建省级示范婴幼儿照护机构10家以上。持续开展“碳账户”金融扩面增量行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化水平,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85%以上,“一网通办”率达96%以上,推出义乌市“一类事”“一件事”15个以上,新增“跨区通办”城市10个以上,落地3个以上涉外“一类事”场景,新建2个以上国际贸易基层服务站点,全力打造全国政务服务高质量城市。
11.深化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指导1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1个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9个低(零)碳试点村(社区)完成验收。开展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减少污染天气三大攻坚战。深化碧水提质行动,确保全市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100%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100%达标,指导信息光电高新区“污水零直排”省级标杆园区“提质提效”。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危险废物“趋零填埋”。深化“多评合一”、“打捆”审批等改革扩面,完成区域电磁环境现状调查试点工作。做好全国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分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试点,形成标志性成果。
(四)充分释放基础设施效能,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12.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持续推进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标准化平台等质量基础设施高效运行,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指导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做好申报省重点实验工作。持续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规范服务方式,拓展服务效能,全年完成帮扶企业200家(次)以上。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设,开展夯基固本三年行动,积极推进计量工作数字化建设。
13.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持续推进“三同”试点,新增“三同”产品不少于5种。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精准帮扶,认证培育不少于200家。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企业培育,新增绿色产品认证证书不少于3张、绿色食品2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59%以上。开展“你送我检”“是真的吗”、实验室开放等民生服务活动,举办化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技能比武,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
14.推进质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首席质量官人才库,组织开展质量教育、行业研讨、论坛沙龙等活动,培训首席质量官50名以上。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新增卓越工程师5名。全年举办各类引才活动200场以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5000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7000人以上。
15.完善现代化质量治理体系。围绕电子电器、儿童用品等重点消费类产品,加大缺陷调查力度,动态监测行业安全状况,及时督促企业实施召回。全面推行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属地严重失信企业表单、个体工商户表单、中等及以下企业扣分事项表单前置机交互机制,实现省市县信用信息数据深度共享共用。持续优化“信用义乌”手机端操作界面,完善信用信息线上申报、查询、修复等功能模块。
义乌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