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转移!义乌赤岸:争分夺秒排隐患 向险而行护民安

发布时间:2024-07-31 14:4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日,义乌雨水不断,比常年明显偏多,部分镇街地处山区,土壤含水量饱和,地质灾害风险增大。自6月9日进入梅汛期以来,我市共出现了4轮明显降水过程,面对严峻形势,我市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全面发挥防范应对局地强降雨应急处置效能,有力有序处置险情,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联动 加密巡查

6月19日9时,市自规局、气象局联合对赤岸镇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单。赤岸镇防汛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协同联动,迅速发布指令,第一时间部署落实。10时27分,镇政府、毛店共建委、官余村两委三级响应,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53名村民发出转移提醒,同步安排群测群防员加密巡查频次。

敏锐研判 迅速转移

14时15分,巡查人员发现官余村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山体发生轻微塌方,赤岸镇同步启动应急救援机制,镇主要领导赶赴现场靠前指挥,根据现场分析勘测,组织人员对该区域涉及的8名村民立即开展转移,腾空涉险房屋15栋。

当日下午,阴雨连绵。在排查转移过程中,8名待转村民中有1名患有精神类疾病,且处于发病期拒绝转移,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安抚劝导下,该村民成功被转移至亲属家中安置。同时,工作人员对该区域实施硬隔离,设立安全提示标识,邀请地质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踏勘,推进下一步修复工作。

激活末梢 预警到人

连日来,为保障预警、响应信息到户、到人,全市上下强化信息发布联动,多维度确保灾害信息员收到预警信息,并通过微信群、村广播等方式及时发布汛情动态,切实提高群众应急安全意识。根据综合预测信息,严格落实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组织驻村干部每天进村入户,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易发区、农村老旧房、山塘水库、交通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针对隐患区域,落实镇村防汛防灾联动措施,果断组织人员转移避险、设置警戒,全面发挥应急处置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