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4 14:36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工人们在加工制作豆腐皮。
“每年都好这一口,吃上豆皮素包就感觉要过年了。”这几日,家住浦江县的朱先生赶来我市赤岸镇朱店村采购豆腐皮。临近春节,豆皮素包成了许多老百姓餐桌上必备的美味佳肴,在义乌,做豆腐皮最有名的村庄当数赤岸镇朱店村。
义乌豆腐皮生产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朱店村是义乌豆腐皮制作专业村,如今虽然没有了传统手工做豆腐皮的人家,但这项传统的谋生技能被传承了下来——村里办起了豆腐皮厂,规模化与机械化的加工运作,使得豆腐皮制作不仅保留了原来的色香味,还大大提高了产量。
朱店豆腐皮厂位于朱店村南面一处小院,厂区常年弥漫着浓郁的豆浆清香。朱店豆腐皮选用优质黄豆为原料,经去皮、浸泡、磨浆、过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豆腐皮的制作过程超过20个小时,其中捞豆腐皮这道工序就需要10多个小时。”朱店豆腐皮厂负责人王素仙说。
目前,朱店豆腐皮厂有20多名工人,工人基本上来自朱店村。捞皮车间内有6组共78口大锅,高峰时每天出产豆腐皮近3万张,产值近2.4万元。每到豆腐皮销售高峰期,村民们利用娴熟的捞皮技艺加工豆腐皮,不仅传承了豆腐皮制作手艺,还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推动了乡村“共富”。
“烘干后的豆腐皮薄如蝉翼,每张豆腐皮的平均厚度为1毫米,重量只有10克。”王素仙说。近年来,朱店豆腐皮不仅远销到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市,甚至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作为义乌市级非遗文化之一,豆腐皮不仅可以用来做素包,还可用来做春卷、炸响铃、烧汤、炒青菜、涮火锅等。它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有保护心脑血管、补钙等作用。
“朱店豆腐皮新鲜、松软,买一叠没多久就吃完了。因为比较耐放,我这次买了300张,等在外地工作的儿女春节回来,好好给他们张罗一桌地道的家乡菜。”专程从义乌城区赶来的吴阿姨说,薄薄一张豆腐皮,为许多离家的游子保留了“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