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目录 > 资讯要闻 > 镇街动态
上溪镇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发布日期:2025-02-14 08:37

信息来源:义乌商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忙生产、赶订单、拓市场……蛇年新春伊始,上溪镇便奏响了复工复产的“奋进曲”,辖区2612家中小企业干劲十足冲刺“开门红”。在熙熙攘攘的上溪镇258共富集市内,昂首扬蹄的“金牛”生动演绎了何为“牛气冲天”,这正是社会各界对上溪近几年高质量发展的认可与肯定。

回首过去的一年,上溪镇紧扣“建设现代化小城市,打造义西中心镇”总体目标,聚焦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城乡环境、民生事业、社会稳定等各项工作,全面弘扬“上溪出品,必是上品”的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2月12日,全市干部大会暨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进大会召开,旗帜鲜明地亮出了奋进的新“坐标”,吹响了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集结号。“再造新辉煌,我要怎么干”,上溪镇将继续弘扬“上溪出品,必是上品”精神,以“战”的姿态、“拼”的精神、“抢”的意识,着眼大局、拼搏实干、加压奋进,凭借高基数厚积优势,奋力达成高增长的新跨越,不断开创“建设现代化小城市、打造义西区域中心镇”新局面。

工业“向上”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4年完成有效投资9.1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制造业投资7.5亿元,连续8个季度总量居全市第一……这一亮眼的成绩单为上溪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2月10日,义乌市铭宽文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去年,我们厂房、设备投资近6000万元,春节前订单就已排到4月份,员工们一直加班加点干活,根本来不及做。”公司负责人黄天罡忙得不可开交,他在接待客户的间隙,匆忙地介绍了两句。

提前半年投产,产值实现翻番,“铭宽文具”在上溪镇安家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这一美好图景,着实让其他“高税无地”企业的期待值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有了自己的厂,我们自己有信心,客户对我们也更有信心。”接受采访时,黄天罡难掩欣喜之情。他介绍,“铭宽文具”以外贸为主,以前租用厂房、宿舍和仓库时,外商下单十分谨慎。自从公司有厂区后,来参观的外商多了,他们对企业的信任度也大大提升。有一名阿尔及利亚客户参观完新厂区后,直接把订单货值翻了一倍。2024年,“铭宽文具”完成产值1.25亿元,新的一年,他们正朝着1.5亿元的目标迈进。

去年,上溪镇共安置“铭宽文具”“华辉电气”等5家“高税无地”企业,完成供地55亩。此外,该镇还大力推进“工业上楼”,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鼎邦文具”“雅达工艺品”等14家优质企业获得“向上”发展空间。

“春节前,已有30台注塑机搬进了新厂房,目前忙着整理这些设备。”义乌市鼎邦文体用品有限公司“工业上楼”后,容积率从1.5调高到5.0,厂房面积扩大近5倍,企业发展壮大有了充足空间。

“鼎邦文具”拥有全球70%以上削笔机专利,曾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公司负责人金响标看着装修中的新厂房,畅想着驶入电动削笔机新赛道的未来,“下个月,设备就可以实现投产,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能达到2500万元。”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去年,上溪镇规上工业产值56.9亿元,同比增长13.8%;限上批发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28.74%;限上零售额1.21亿元,同比增长98.9%。同时,上溪镇新增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数量全市第一。

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产业布局。去年11月底,义乌模具城三期一阶段市场整体开业,项目总投资4.6亿元,招引主体近200户,进一步优化了上溪“东大门”区块的模具产业,将有效助力义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笃行不辍,奋进不息。去年,上溪镇全年经济数据完成情况位列我市各镇街第一方阵。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人口持续流入,上溪镇常住人口增速位列全市榜首。

文旅“向新” 全域旅游迸发新活力

上溪镇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2024年,上溪镇因地制宜深挖本土文化,构建“一湖两山三组团”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绘制文旅发展“向新”图景。

正月里,喜讯来。苦竹塘村上榜2024年省级未来乡村,成为金华市6个获评优秀等次的行政村之一,也是我市唯一获评优秀等次的村庄。

漫步村中,白墙黛瓦韵味十足,一池秀水伴着音乐喷泉,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近几年来,上溪镇深挖“吴晗故里”的历史底蕴,以吴晗史学馆、吴晗故居为核心,串联蝶恋花真情馆等文化地标,创新推出史学课堂、红色研学路线等文旅产品,年度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此外,上溪镇因村制宜打造了斗牛文化乡村IP,吸引超11万名游客,助力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

镜头拉远,苦竹塘村宛若一颗明珠,闪耀在上溪全域旅游的图景中。而历史悠久的“牛文化”如丝线一般串联起了一个个如画的乡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上溪牛杂汤声名鹊起,2018年,登上央视的《味道》栏目,2019年被列为第七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3年,上溪牛杂煲入选“味美浙江·百县千碗”1000道风味美食名录。

去年11月底,义乌市第二届“上品”牛汤季活动再次掀起上溪全域旅游的高潮,吸引超15万名游客前来,喝牛汤、话牛诗、看斗牛、买牛肉、品牛宴。“牛王争霸赛”盛况还登上了央视新闻,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上溪“牛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潜溪村“百桌千人全牛宴”再次翻红,宋濂文化“金名片”全面打响。

这场以“牛产业、牛文化、牛风俗”唱主角的文旅盛宴,就是上溪镇全力打造的“四季八味十景”全域主题活动之“冬汤”。

再过月余,十里桃花坞便会粉黛如云。2024年,上溪镇举办了义乌市首届环湖自行车挑战赛,精心打造了18公里“桃花赛道”,一路繁花迎客来。“我仍记得在上溪的骑行,一路桃花太美了。”也门留学生Osama对今年的“春桃”活动充满了期待。

过去一年,上溪镇还举办了义乌规模最大、参赛队伍最多、赛程最长的“溪牛杯”村BA联赛,“秋赛”吸引到场观众约30万人次,以乡村体育赛事带动乡村发展。另外,上溪文旅IP“溪牛”也全新亮相,“一湖两山三组团”全域旅游地图及美食地图等文旅推介图也随即发布。上溪镇农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让全域旅游不断迸发出发展新活力。

城乡“蝶变”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2024年,上溪镇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干字当头、众志成城,书写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答卷”。

“成交!”1月18日15时,随着最后一锤敲定,五塘村有机更新整村投标选位圆满结束,全村168户全部中标。“一想到很快就可以建新房,心情特别好。”同样怀揣“新居梦”的还有祥贝村村民。1月25日晚,该村参与选位的310户村民完成选位1192间。眼下,两村的土地平整、中干渠改道、工规证办理等工作依次展开,新房建设正有序推进。

而云门村和上溪二村的村民们更是满心欢喜,他们有不少人实现了在新家里过年的愿望。“新小区真不错,交通好、环境好、绿化也好。”去年9月,上溪镇新社区集聚项目首批1823套安置房圆满交付。作为我市体量很大的新社区集聚项目,实现了4个村1057户申报农户100%安置。

上溪镇始终以百姓“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为己任,有序推进苍王、下楼宅、水碓张等12个村开展更新改造,其中4个村建房结顶,2个村在春节前选位。同时,在全市率先启动“微改造”,完成黄山村第一批31户农户选位;投资1.4亿元,有序推进贾伯塘、寺西等5个村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拆而未安”工作,安置农户244户,提前6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住得舒心,还要行得通畅。为此,上溪镇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去年12月,G235上溪段建成通车,有效改善了祥贝村、上溪中学等周边居民出行环境,城镇面貌焕然一新,获评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此外,该镇还持续改善农村风貌,创建美丽庭院85个,打造垃圾分类样板点24个,获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镇。

养老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去年,上溪镇做出积极的探索。该镇完成住房适老化改造等民生微实事50余件,获批全省首个康养领域标准化改革试点项目,制定推出两项省级标准,上溪养老服务中心成为义乌首家“浙江省五星级养老机构”,为全省康养联合体服务提供了“上溪样本”。

提升干部基层治理效能,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上溪镇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全镇45岁以下镇干部全部考取执法证。去年,该镇行政执法案件总数同比增长41.3%,投诉举报同比下降37.8%。

“我们抢抓政策窗口期,去年共争取上级各类资金1.4亿元,用于支持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共富等各项事业,为群众办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的实事。”上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品”赋能 铺就“家门口”共富路

1月17日一大早,上溪镇第二届年货大集已是热闹非凡。近百个摊位遴选出上溪村村好品,汇集上溪特色年货产品,满足了市民一站式购物需求。在上溪牛汤、吴店馒头、王村红糖等“上品”品牌认证的摊位前,购买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去年10月,上溪镇建成投用全省首个“大企帮小店”上品共富工坊,为“小作坊”做大做强提供支持。同时,该镇通过推动“上品”区域公共品牌实体化运营,提升“上溪八味”知名度,不断赋能共富工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有“上品”品牌加持后,吴店馒头越来越受中小学校研学团队的喜爱。“去年秋季,我们每周要接待两次中小学研学。”荷市村青年委员吴俊说,该村甚至创新了“送馒头上学”的研学模式,组织村民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受到广大师生好评,当年为村民增收7万多元。

去年11月,王村红糖开榨后,越来越多的顾客慕名前来共富工坊购买红糖产品。有“上品”赋能后,王村通过优化产品品质、制作工艺和包装工艺,进一步提升红糖产品附加值。依托红糖产业,王村村集体收入从原先不足50万元到即将突破200万元,展现了“产业兴、收入增”的美好共富画卷。

“村里未来要打造成集冷库储藏、生产、直播、研学、销售等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斌信心满满,表示要向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等先进村看齐,在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后,去切割全国红糖市场40多亿元“大蛋糕”。

如今,“上品”已成为上溪的生动符号,助力打造了一个个共富工坊,让辖区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2024年,上溪镇村社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的超过一半。

产业做支柱,“链”起致富路。上溪持续深化“东西部战略协作”,推进“西牛东送”项目产业化。去年5月,首个浙中牛交易市场揭牌,与上溪镇结对共建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成为“上品”牛肉供应地。而后,“西牛东送”义巴运输专线的开通,也让枣林镇肉牛养殖户足不出户实现了致富梦。

“我家的肉牛直接卖到了义乌,价格比以前高多了,收入也翻了一番。”枣林镇肉牛养殖户张先生说,“西牛东送”让他有了发展底气,今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据统计,2024年,浙中牛交易市场义巴专线共运输肉牛38车,全省首家消费帮扶餐厅启用,助力“西牛东送”整体销售额达到1.35亿元,带动当地1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目前,巴中牛肉已进入义乌及周边各大菜市场,更被各大机关食堂采购。与此同时,吴店馒头、吴店索面、青柴棍等“上品甄选”远销周边县市乃至全国各地的千家万户。(左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