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公开 > 司法局 > 规划计划
  • 信息索引号:

    11330782002609493F/2025-580403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2025-02-19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义乌市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5-02-19 16:39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4年,义乌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夯基础、补短板,抓改革、优服务,守平安、助共富,强队伍、提能力,一体推进法治义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法治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义乌连续三年获评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法治金华考评第一,2023年首次进入全省前十(第六名)。市司法局获评2019-2023年度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市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市公证处获评省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加强法治统筹协调,压实法治工作责任。统筹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法治政府建设专题会等,推动协调解决法治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大讲堂、法治培训等专题学习活动10次。完善法治建设考评机制,紧盯法治建设重点指标、问题短板,常态化开展针对性调研指导,强化过程性考评。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抓好重点对象、重点领域普法宣传教育,深化打造“专法融合”“E路说法”等特色普法品牌。全年统筹各部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平安义乌文化周等法治宣传活动1225场次,覆盖152万人次。义乌市城镇职校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二)全力推进法治重点改革,有效服务中心大局。入选全省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深化电商、外经贸等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改革,出台电商行业、外经贸企业合规指引,开展合规宣传服务230余次。“县域‘诉、仲、调’一站式涉外商事纠纷解纷平台”“外经贸企业合规”项目列入全省涉外法治改革“揭榜挂帅”中榜项目。持续推动法律服务机构“走出去”,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义乌分所与日本增田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开展“千律联万商”“益企行”等涉企法律服务宣讲400余场次,帮助商户解决法律问题5300余个。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推出“当日出证”服务承诺事项2类16项,参与现场监督公证86场次,赋强公证554件。外国人法律援助工作入选全省法律援助重点攻关项目。开展法律援助“讲好唱响”系列活动15场次,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493件,挽回经济损失4492万元。

(三)全力增强法治保障力度,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实体化运行市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制定法审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任命法审员38名。组织全市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常规清理和违反公平竞争专项清理工作,全年审查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合同等355件,协审疑难复杂事项175件,各镇(街)审查涉法事项8281件。市政府法律顾问常态参与重大事项的法律咨询和论证并提供专业意见。全面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组建行政复议委员会,强化行政争议化解攻坚。全年新收行政复议申请1664件。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严格规范罚没款实施、“法护雏鹰”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监督行动。出台“教科书式指引”1个、典型案例94个。组织集中评查行政执法案卷10次,发放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交办单等26份。

(四)全力守牢平安稳定防线,促进基层依法治理。严守重点人群教育管控安全底线。召开第三次社区矫正委员会全体会议。开展社区矫正数智笔录系统试点建设。严格落实安置帮教对象“四色管理”,重点对象100%“必接必送”。推进人民调解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深化“以外调外”品牌,在浦江成立首个跨县域派驻调解工作室、拓展5个涉外调解服务点,联合宁波海事法院签订合作协议。“创新以外调外工作法”在全省涉外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作经验介绍,相关工作在省《竞跑者》刊发。深化“法律明白人+村(社)法律顾问”机制,开展“三清一促”专项行动,审查村级合同1.06万件。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2个。2024年第二期全省“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在义乌举办。

(五)全力打造勤廉司法队伍,持续激发实干担当。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总结。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组织多形式学习活动31次。统筹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完成局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和一般干部人员调整。开展各类法治工作人员培训50余场次,覆盖2600余人次。成立义乌涉外法治人才库,11人纳入省级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召开全市律师大会,制定引导和规范律师事务所发展的若干意见,持续开展律师行业收案收费专项检查、律师执业风险防范专题教育。全省律师行业惩戒工作培训班在我市召开。律师党建工作在全省律师管理人员培训会上作交流发言。严把公证、鉴定行业初审关口,做好行业投诉查处、案卷质量评查等监管活动。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以示范引领,着力提升法治统筹协调能力。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建立完善法治协调监督机制,切实发挥法治督查、执法监督、复议监督作用,压实法治建设责任。积极推动成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逐步建立完善市镇两级行政执法协调工作体系,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二)以改革破难,着力提升法治护航发展能力。加强对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法治服务保障力度。开展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育,制定涉外律师培优计划。探索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援+调解+仲裁+诉讼”维权保障机制。

(三)以规范为本,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能力。完善合法性审查中心制度流程规范和队伍能力建设,增强对基层指导服务能力。推进法审员专职化建设。强化复议宣传和引流,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流程,强化复议调解力度。加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攻坚,加强对重点案件指导,提升行政争议化解质效。

(四)以底线思维,着力提升法治护航平安能力。深化开展调解国际化改革试点、律师调解市场化改革试点。放大“以外调外”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完善涉外调解组织体系、多元队伍、协同机制建设。全面落实重点人员管控举措,提升智能化教育帮扶能力。做好“八五”普法规划总结,谋划“九五”普法规划,抓好“法律明白人”队伍培育,持续提升普法精准化水平。

(五)以担当务实,着力提升铁军队伍建设能力。持续推进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领导干部、重点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通过理论研讨、定期赛考、实战练兵等形式提升法治理论能力和实践水平。持续抓好律所规范化建设和专项检查,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