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索引号:

    330782000000/2025-580755

  • 文件名称:

  • 发布机构:

    义乌市人民检察院

  • 成文日期:

    2025-02-1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4年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点击关闭详细目录信息

发布时间:2025-02-24 14:35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2025年2月16日在义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陈 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市检察院在市委和上级院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义乌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打造典范、再造辉煌”新使命新要求,深入践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开展自我监督”,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取得省级以上荣誉表彰55项,连续六年获评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

一、坚持治罪治理并重,高质效保障社会大局稳定

依法打击刑事犯罪。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年受理审查逮捕案件1043件1203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2730件3338人。依法严惩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127人,稳妥办理“绣娘”代加工等重大敏感案件,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严守金融安全底线,依法惩治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犯罪56人,在办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足额追赃挽损2000余万元。

坚决防范风险隐患。开展“民转刑”命案专项治理,助力构建矛盾纠纷管控体系,协同调解矛盾、促成刑事和解20件,相关工作获市委和上级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承办全国轻罪检察工作交流会,协同打造“一站式”速裁中心,凝聚治理合力。深化安全生产领域专项监督,依法打击相关犯罪16人,危化品靶向治理经验获最高检推广。

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开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安全稳定”专项治理工作,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件,获评全省优秀检察建议1件。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等工作,妥善处理各类信访2795件次;畅通司法救助渠道,办理司法救助案件76件,跨地区联动救助案入选全省保障妇女权益典型案例。

二、坚持依法平等保护,高质效服务改革创新发展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积极融入涉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构建“检优营商”办公室等立体化营商环境服务平台,做实涉企线索快转、案件专办、治理共促,工作经验获《检察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333人;开展民营企业内部贪腐专项监督,依法办理案件84件97人,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

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一案四查机制,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3人,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办理诉前调解案件12件,支持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46件,保护国内外商标128个,作为浙江省唯一代表在长三角检察工作座谈会作交流。探索护航国货品牌出海,建立“诉前调解+综合履职”机制,成功帮助一本土企业追回海外被抢注商标。

强化涉外检察工作。规范涉外案件办理,实施《外国人权益保障细则》,依法打击外国人犯罪14人,一案入选全国涉外检察案例库。开展涉外犯罪预防治理,制发涉外犯罪检察白皮书,面向外商提供英语、阿拉伯语普法服务,获最高检官微、《方圆》报道。服务保障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工作,在全国涉外检察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并被最高检确定为涉外检察工作联络站。

三、坚持深化监督职责,高质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持续做优。聚焦高质效办案,健全刑事案件办理细则、类案证据指引和类罪捕诉标准,案件办理提质增效,获评全省典型案例3件。强化诉讼监督,立案监督、纠正漏捕漏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242人,提出抗诉并改判3件。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开展财产刑执行数字监督3轮次,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强化监检衔接,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19件21人,助力清廉义乌建设。

民事检察监督有效。办理民事监督案件159件,数量居金华第一。开展企业信用修复专项监督,构建涉企民事执行违规失信惩戒数字监督模型,入选全省数字检察办案指引。创新“刑民”双向审查模式,深挖“逃废债”类虚假诉讼监督线索,一案获评全省典型案例。强化公积金、养老金等领域执行监督,制发检察建议书42份,协同法院执行到位550余万元。

行政检察稳步发展。加强府检联动,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6件。加强行政生效裁判监督,制发再审检察建议1件获法院采纳。健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522件,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259人,避免“不刑不罚”。在市委牵头下,参与“检察+”协同共治平台建设,实现检察建议、行刑反向衔接等业务线上协同,获最高检批复在省内先行推广。

公益诉讼检察深化推进。围绕生态环境、网络治理等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7件。创新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取证,查明电商直播等新业态销售“三无”食品、虚假宣传等违法问题,并推动开展规范治理,引导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健康发展,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领域专项监督,推动多部门联合治理,工作经验在全省“公益诉讼守护群众身边安全”新闻发布会上作交流。

四、坚持深耕司法为民,高质效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严厉打击相关犯罪73人,制发检察建议16件,督促职能部门逐一整改。深化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277人、境外电诈窝点3个,编写《反电信网络诈骗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获全省推广。聚焦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推动完善保护机制,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2件。深入开展“根治欠薪”专项监督,支持起诉22件,就装饰装修、电商直播等重点行业欠薪问题制发检察建议,联合职能部门协同整治,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3人,对一量刑畸轻的猥亵儿童案件,依法提起抗诉并改判,获评全省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贯彻“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深入推动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在市委政法委牵头下,联合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整治,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审查批捕人数下降25%,受理审查起诉人数下降27.3%。组织“百名检察官百场法治课”进校园活动,被央视少儿频道专题报道。

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依法办理污染环境、非法狩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49人,围绕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领域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8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动车夜间飙车“炸街”扰民问题,推动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助力噪声污染防治典型案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将公益诉讼赔偿金用于生态修复治理,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批示肯定。

五、坚持勇于自我监督,高质效锻造过硬检察铁军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筑牢政治建检根基。优化“义检道”党建品牌,“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打造“1+3N”学习平台,深入学习“义乌发展经验”,激发创先争优动能。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市委、市委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报告重要工作、重大案件31次。自觉接受市委政治巡察,边巡边改一严到底。

坚持锤炼实战素能。持续推进“1335”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实务攻坚、实案论辩、实例讲堂等练兵活动,积极参与公检法司律同堂竞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1名干警荣立个人二等功,2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人才库,5名干警获评全省业务标兵等荣誉。队伍建设经验在全省基层法检“两长”政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上交流发言。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业务、重点类案,深入开展调研,27篇理论成果在省级以上获奖或公开发表。

坚持从严管党治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打造“义检道·清风园”廉政文化品牌,开展实景实例实地学,扎紧思想防腐网。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等检务督查4轮次,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重大事项填报制度,确保检察权依法公正行使。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主动与公安、法院联席会商,强化工作衔接和协作配合。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提供阅卷等服务3100余次,持续深化检律良性互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历次会议决议,主动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未成年人检察等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报送人大备案审查、代表委员联络等制度,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检察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深化“政检同行”工作机制,助力营商环境监测点运行,共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进“工作晾晒+闭环反馈”的检务公开模式,规范推进检察听证、人民监督员工作,组织检察听证163件次,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办案活动154件。经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公开发布,我院检务透明指数居全国基层检察院第一。

各位代表,一年来,市检察院紧扣中心大局,忠诚履职、实干担当,奋勇争先,整体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和上级检察院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以及各位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检察院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还需进一步丰富,法治护航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机制平台还需进一步深化。二是践行高质效办案的成效还需进一步凸显,有标志性、辨识度的基层检察履职品牌还需进一步迭代。三是锻造高素质队伍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涉外检察等专业性人才还需进一步培育。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义乌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起步之年。2025年市检察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和全省新春第一会、金华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和金华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和全市干部大会暨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推进大会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紧扣“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十项重大工程”,锚定“港”“廊”“链”主战场,围绕“世界小商品之都”、“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小商品、大市场,不断地再造新的辉煌”等重大使命,聚焦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十大工程”,深入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五大行动”,聚力实现“五个更加”,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不断地再造新的辉煌贡献检察力量。

一是着力推进“党建铸魂”行动,更加有力强化政治统领。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四比四拼”活动,紧扣“四张清单”,在融入大局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发挥职能,在护航大局中创新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把全面从严治检贯穿始终。抓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将巡察成果转化为实干创新动能。

二是着力推进“护航发展”行动,更加有为服务中心大局。紧扣《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聚焦“一个目标、七个先行、两大支撑”改革重点,锚定高质量发展“六个地”“十大工程”,出台“1557”检察服务保障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顶格履职助力扛起“经济大市扛大梁”的责任担当。以护航国货品牌出海、服务自贸区发展等为切入口,完善“前端治理+刑事打击+全链监督+综合履职”模式,为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干出检察贡献度。健全检企联络机制,进一步深化违法“查扣冻”、趋利性执法等问题的检察监督路径,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三是着力推进“检心为民”行动,更加有心做实检察为民。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围绕医疗保障、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扎实履职,办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司法救助等民生要事,全力服务保障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动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治理,深挖案件背后的治理需求,定期开展普法宣讲,守牢“钱袋子”安全。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专项监督,联合出台综合治理协同机制,加大支持起诉力度,依法保障劳动者权利。加强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建立健全法治教育机制,常态化开展“检护校园”“法润民心”普法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四是着力推进“检促治理”行动,更加有责强化法律监督。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健全事前防控、事中化解、事后治理链条,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强化刑事诉讼监督,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从严打击恶性犯罪,稳妥处理涉众型犯罪,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推动民事检察精准有效,强化虚假诉讼和执行监督。深化府检联动,推进“检察+”协同共治,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助力法治政府建设。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找准公益诉讼监督切口,细化“善治、促治、共治”举措。积极融入反腐败工作大局,完善监检衔接,充分履行职务犯罪检察职能。

五是着力推进“人才兴检”行动,更加有效夯实发展基石。弘扬“六干”作风,切实把“能者上、庸者下、从严管、精心育、厚关爱”落到实处。深化“义检道”党建品牌引领,用好“实训展台”“实战擂台”“实绩舞台”,着力推进优秀青年干警梯队培养,大力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领军型检察“义乌兵”“戚家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确保检察权规范运行。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健全激励担当、纠错容错机制,不断激发检察队伍发展活力。

各位代表,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启新篇!新的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助推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更昂扬姿态、更旺盛斗志、更实干举措,为持续擦亮世界小商品之都“金名片”,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典范,不断地再造新的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