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0782471771856W/2025-579606
中心医院
2025-02-05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2-05 11:18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医院成功晋升三甲后,打造全国高水平县级医院标杆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浙大一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全力推进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一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开展党纪学习和廉政教育,全面落实党委巡察和审计整改,推动干部职工凝心铸魂走深走实。这一年,我们倾力服务“国之大事”,派出呼吸科吴洪参加援疆工作,产科赵文龙接续完成援川任务。全力保障“省之大计”,高位融入三个“一号工程”,持续开展健康入企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完成中国居民肌肉骨骼疾病调查,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奋力拼搏“市之大业”,攻坚破题“七优享”健康考核,有力保障“义马”“义博”等重大活动,以奋斗者姿态投身全市卫生健康事业。这一年,我们奋力打造“义医精彩”,三期工程开工,新建感染楼结顶,基本建设马力全开;“无陪护病房”央媒点赞、患者满意度提升,服务改善蹄疾步稳;器械GCP通过评审、论文课题屡创新高,科研发展势如破竹;围手术期管理、多学科联合查房,医疗更加安全可靠。我们的各项工作干出了实效,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成效:
一、深学笃行、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系统推进党纪学习。医院党委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专题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制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系统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任务,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贯通党纪学习教育和党性教育、廉洁教育,将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持续开展巡察整改。通过巡察整改,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监督体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不断夯实党建根基。坚持问题导向,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全院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推进意识形态责任制“网格”。加强宣传阵地管控,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平稳可控。
二、强化组织,人才工程引育并举。
完善组织构架。根据医院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了组织构建,成立对外联络发展中心、疼痛医学中心、医学美容中心、运动健康促进中心的同时,撤销科教科,成立科研部、教学部、骨伤科、核医学科、耗材管理办公室、基建科,通过组织构建调整,明确职能、提高效率。完成工会、团委、妇委会换届改选,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服务中心工作。疼痛科作为新成立科室的代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就医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
优化干部队伍。随着组织构架的调整和工作职能变化,完成干部队伍优化调整,同时完成新一轮基层院区院长助理和科主任助理选拔,为医院发展锤炼更有力的中层干部队伍。
深化人才引育。我们深入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进行宣讲,开展校园招聘、公开招聘。通过人才引育,持续壮大人才队伍,为医院发展提供人才驱动力。
三、多头并进,基本建设快马加鞭
三期工程顺利开工,新建感染楼结顶,墙体砌筑基本完成,室内装修逐步展开。发热门诊阳光棚、安宁疗护病区改造、手术室餐厅改造、3.0磁共振机房改造等6个零星工程顺利完工投入使用。中医馆改造、介入治疗中心等6项目正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务实奋进抓项目,提质增效促发展,以早一日完成建设,就是早一日改善民生的信念,加快推进就医环境改善,为2025年三期工程建设和新建感染楼竣工奠定基础。
四、内强外拓,临床能力日益提升
加强协作拓发展。在浙大一院托管协作基础上,医院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达成协作意向,推动骨科向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目标不断前行。与广东省中医院签订协作医院协议,全面开启中西医业务融合,逐步实现高水平中医适宜技术进科室、进病房。同时,医院与海高会展开协作,搭建上海乃至全国高水平医学人才下沉桥梁,形成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环境,力求全国头部医院高水平医学技术在医院落地开花,再通过学习传承,结出硕果。
技术提升增内涵。2024年,以于吉人院长、马涛院长为代表的浙大一院专家持续帮扶,各专业能力日益提升,外科领域更是屡次突破技术壁垒,创造多项县域首例技术。阿尔茨海默病靶向药物治疗、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磐安胃癌患者跟随于院长来义乌手术……,一桩桩、一件件案例都是群众就医获得感的有力印证,更是我们临床能力提升的真实体现。
专项行动助提升。医院先后出台《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方案》《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和《围手术感染防控、保障手术治疗安全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医疗质量提升持续发力,对医疗过程的重点环节,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关注。不断改善VTE防治、重大手术审批、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工作流程,成功获评“浙江省VTE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示范单位”。
日常督导保安全。通过每月常规开展的核心制度抽查、重大手术审批核查、围手术期督查、会诊及危急值专项督查,每季度质控检查和委员会会议专题分析研判,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落实科室立行立改。通过全院医疗安全培训、重点科室及重点人员约谈、科室业务督导,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在提高。
诊后服务再延伸。诊后随访中心成立以来,“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专业、全面、有针对性的疾病健康管理服务,成功签约诊后随访健康服务6037人。非急救医疗转运中心,全年开展非急救转运任务1287人次,安全行驶里程14.38万公里。转运服务覆盖区域持续扩大,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同时还延伸至陕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多个省份。
五、多元优化,护理服务持续改善
优化护理教育培养。2024年新入职护士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对接,以带教、引导为核心,加强对新入职护士临床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带教和培养。派出护士进修,完成老年护理、外科加速康复护理、妇科护理、糖尿病护理、疼痛护理、骨科护理等专科护士能力提升。
优化护理细节温度。医院成立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小组,修订发布《义乌市中心医院优质护理服务SOP》,通过儿童患者定制服装、围手术期患者提供清饮、住院患者提供生活物品等一系列细节服务改变,持续提升护士人文素养,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推进无陪护病房建设,获得政府和行业认可,接待多家医院参观交流。央视《新闻周刊》对医院“无陪护”病房管理模式进行了长达7分钟的专题报道。
优化护理技术能力。2024年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完成申报和推广,《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率》《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内瘘血栓形成率》两个项目获得2024年浙江省品管圈大赛优胜奖。医院在浙里护理平台入驻353人,开展院外同质化服务项目65项,“互联网+护理”服务接单及时率<120分钟,“互联网+护理”服务满意度9.98分。不断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满足患者多元化、多方面服务需求,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六、进位争先,运营发展蹄疾步稳
运行指标持续向好。2024年,医院门急诊200.19万人次,出院85375人次,各项数据均为历史最优,创造历史最佳财务运营成果。
国考指标稳中有进。根据年初《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累计召开各类委员会会议30余次,审议议案66项,追踪落实议案和持续质量改善,汇编《医院质量与安全报告》4期,质量安全8项院级指标、185项科技指标有序开展日常监测,医院检验科和输血科先后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治疗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对三年横向、满分值、院际(对标)三个维度国考数据对比,开展每月统计与异常指标预警,稳步推进国考指标优化。
医保监管日趋完善。医保DRG信息化管理工作持续推进,医保患者次均费用显著下降,医保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去年同期的6.67下降至6.32天,医保基金使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院感监测深入日常。在传统院感监测基础上,我们对ICU/EICU手卫生实现了全区域智能化监测。通过5月手卫生主题月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手卫生趣味游戏、手卫生考核、外科洗手明星评比等系列活动,将“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根植于心”,将院感监测工作深入到日常诊疗活动当中。医院作为“浙江省医疗机构院内感染重点环节风险智控项目”试点医院,顺利开展并实施相关工作。作为金华市院感监督员培训定点机构,顺利完成浦江-义乌两地医疗机构院感监督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两地院感监督队伍综合能力。
七、创新驱动,教学科研势头强劲
激发科研创新活力。2024年共立项各级项目220项,较2023年增长62.96%,地厅级及以上课题立项36项,增长50%,2024年立项课题项目负责人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占比71.36%,40周岁及以下总人数较2023年增长98.73%,2024年立项覆盖42个学科,较2023年增长13.51%。药物临床试验与研究立项17项。
夯实教学基础能力。今年,我们共有32名人员首次参加结业考核,32人全部通过,是全省14家(金华地区唯一)首考通过率100%的单位之一。
八、心系群众,服务改善便捷可及
深耕医共体双向转诊。双向转诊中心不断细化制度与流程,简化操作步骤,逐步取消纸质亲情卡的使用,设“院区服务站”微信群,为村、卫生室等暂未开通“住院许可证开单”功能的地区提供开住院单服务,使患者免于来回奔走。
拓展义诊服务内涵。通过与各医共体院区的紧密合作,常态化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开展义诊和免费体检。全年共开展了41次义诊和体检活动,派出专家188余人次。
推行优质服务红黄旗考核。医院持续开展优质服务专项行动,下发优质服务红黑榜考核方案,系统性实施优质服务改善。通过提供四季茶饮、主动轮椅、志愿者陪诊等系列服务改善行动,院科两级服务理念打造,红黑榜数据反馈,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保安奔跑,众人抬车医院这一幕好暖”故事央视新闻客户端转发,观看量1600W+,“药剂师为台胞夫妻深夜打车”被美丽浙江收录,观看量达1000W+,医院优质服务成果初步显现。全年共收到好人好事424起,退回红包248起,锦旗133起。39封感谢信,近十万字手书,上有93岁老者,下至7岁幼童,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医者仁心的深情厚谊。
九、守牢底线,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培训和演练并重。消防安全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底线,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医院始终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以维护医院工作稳定,消防安全为根本目标,不断推进医院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先后开展反恐应急演练、消防应急演练、反诈宣传及消防安全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医院综合防控能力。
更新和维护并举。医院更新医疗设备,不断提升医学装备硬件水平。3.0磁共振和生化免疫流水线顺利投入使用,为医院技术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在持续更新的同时,不断强化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日常设备保养,实现大型医用设备维修保养及质量控制管理100%全覆盖。通过更新和维护并重,保障各类医疗设备高效运行,为临床业务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开发和维护并行。通过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弥补前期不足。医院HIS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教学系统等智能化项目有序推进,不断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
巡查和维修同步。基建总务科主动开展下科室巡查,对门诊楼、手术室等重点区域风机盘管、积水盘等空调设备进行更换,在保障水电气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持续改善就医环境。
十、常抓不懈,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统筹开展专项整治。召开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专题会议。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各级讲话精神,剖析本次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自查自纠工作精神内核,做好政策宣传与解释,明确工作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部署医院开展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具体工作安排。制定并实施《义乌市中心医院关于开展医药购销领域腐败预防和警示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督查共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医院始终坚持把清廉建设作为核心工作,党委书记讲廉政专题党课,纪委书记上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党委委员和班子成员以廉情分析会等工作为载体,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述职,实现监督在全院各领域工作全覆盖,开展“小微权力”专项自查,梳理职能部门廉洁风险点。全院共发布廉政短信12条,抓好重大节假日廉洁过节提醒,组织全院中层及以上干部及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到察院厅廉政教育基地访学。通过廉洁文化教育月、清廉微党课比赛、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廉政教育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问题导向推进制度建设。通过开展全院廉政岗位风险排查,排查有关问题,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整改完成时限,开展科室集体廉政约谈,开展供应商廉政约谈,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工作落到实处。对药剂科、采购招标中心、设备科等重点科室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廉洁风险排查,完成重点科室廉洁风险整治,制定防范举措,建立或修订院级制度,涵盖范围包括三公经费管理、合理用药监管、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通过制度修订,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形成不能腐的制度约束。
2025年,医院党委提出高标准打造全国水平县级医院标杆的奋斗目标,是未来一个阶段医院发展的根本蓝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年工作方针,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可负担健康服务的有效举措;是高标准优化全市公共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疑难愁盼,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行动。全院上下将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打造标杆,为全市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打造典范、再造辉煌”勇挑重担、多做贡献。